邹平市码头镇: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增智赋能”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刘亚男 滨州报道
  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育才。高素质农民是乡村人才队伍中最基础的人才构成,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邹平市码头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期间,成功培育了一批以“金蝉养殖带头人”张长合为代表的新型高素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分析研判,探索“金蝉养殖”发展之路
  盛夏时节,走进码头镇前安村,蝉声阵阵,为这个原本平静的小村庄增添了一份热闹的旋律。“我们的卵枝必须做好防晒、防螨,还要注意控制湿度、温度。大家在挂枝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卵枝朝下,分开挂,这样有利于它落入泥土生长。”在码头镇前安村广场,高素质农民张长合正在为村内学员传授“金蝉养殖”技术,详细讲解产业发展现状、卵枝选择、土壤管护、病虫害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2019年,前安村村民张长合参加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时,接触到特色产业“金蝉养殖”,课堂上听培训老师讲述了金蝉的营养价值及“林下产业”的未来前景。从那时起,他开始探索这条新型致富路,分析研判村内土地性质,不断汲取养殖经验和技术,开启金蝉养殖之旅。
  金蝉养殖虽门槛低、易操作,可真正将金蝉养殖好,成活率高,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为尽快让农户掌握金蝉养殖技术,张长合带队外出学习金蝉养殖知识,观察蝉卵的孵化程度和蝉蚁发育情况,最终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金蝉养殖终获成功,并形成了一套专属的养殖模式,并于2020年成立邹平市码头镇前安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覆盖金蝉养殖土地600亩,涉及农户50余户,亩均纯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村集体年均增收约17万元。
  “这几年,多亏了我们合作社理事长张长合的带领,让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收益,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作为第一批跟着张长合养殖金蝉的张建由衷地感慨。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产业要发展需要有人带头谋划。近年来,码头镇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兴旺目标任务,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不断壮大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头雁”模范带头作用,开拓致富思路,以先进典型助推村庄经济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打造“生力军”。
因地施策,优化“韭菜种植”技术服务
  “他们都叫我‘土专家’,其实这是对我的尊重,对我技术的认可。”自从被评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农联站站长,码头镇李坡村高素质农民李春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的热情越发高涨。
  2022年,针对人口少、规模小的行政村增收难题,码头镇党委提出“党建引领、支部联建、抱团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党建联盟为契机,引导李坡、大寨责任区12个村党支部成立韭菜产业党建联盟2个,在原有5000亩种植规模基础上,投资400余万元,打造220亩高标准韭菜种植示范区。
  示范区建成了,种植技术从哪里来,成为当时问题所在。通过村内筛选,将具有28年韭菜种植经验的李春斌推选出来。
  自被推选为韭菜种植技术专家,李春斌从第一茬韭菜种植到收割,他扎根基地,现场指导,期间还不忘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到青岛、潍坊等地现场观摩,不断将他的“土”方法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因地施策,为群众普及农业科技和栽培种植技术。在他的宣传引导下,“绿色防控”“韭菜育种”“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电子溯源认证”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本土人才成长于乡村、成才于乡村,他们更懂农村更懂农业,是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码头镇积极创新涉农人才培育方式,就近就地开设培训基地,依托高素质农民专业技能,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方式,培育乡土人才、服务乡村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据统计,目前李春斌指导生产的韭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他讲的都是我们种植韭菜中常遇到的难题,接地气、通俗易懂,他推荐的种植方式适合我们土地性质,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汝林表示。李春斌主张采用的小拱棚种植模式,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塑料膜、竹片、草毡等材料可回收10年,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的特点,这样算下来,每亩韭菜的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开启“万亩农田”管护模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手工劳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依赖经验到依靠科技,农业现代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一批高素质农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带头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使广大农户当起了“甩手掌柜”,开启码头镇“万亩农田”管护模式。
  码头镇孟家桥村26岁小伙孟祥岳,现在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田科技专家。前些年,他把握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是2022年有幸参加了邹平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一下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先进的农业先进科技知识。”孟祥岳跟记者诉说着他踏入农业发展的过往。
  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他通过竞标顺利承包了300多亩土地,并成功持有了先正达公司试验田一块。“父辈们背着农药机一点一点在地中喷洒农药,我看着就心疼,我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孟祥岳说。通过培训,他了解到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模式,于是抓住商机,购买了植保无人机,起初先在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中实施,后来发现这办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省钱。慢慢地,他开始宣传并为群众提供农药喷洒业务。据统计,目前他拥有农机达到15台,服务土地面积近30万亩。
  随着事业的发展,孟祥岳还成立了山东岳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除去为农户提供农机、农资服务外,他还联合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选种、施肥等方面的农技指导,实现农资、农技、农机的现代化管护模式。“年纪大了,自己种地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自从有了小孟这个‘小管家’我倒省心了不少,而且粮食产量有所上升。”村内成大叔表示,播种、施肥、灌溉、飞防、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土地种植成本降低的同时,农民收入也增加了。
  农业现代化之路充满了无限可能与挑战,一个个高素质农民,也已成为助推全镇迈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澎湃动能。接下来,码头镇将继续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开展农业人才技能培训工作,激励各类人才在广阔乡村大展才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不断汇聚起磅礴力量,更好地促进乡村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