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天开演,凭什么不让我退票?”“大麦显示‘售罄’的演出,摩天轮怎么还有天价票?”2024年演出市场持续升温,然而演出市场存在的问题依旧值得关注。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约谈大麦、猫眼等文娱演出票务平台,就其调研中发现的退票政策、平台套路、平台和商家协议等问题进行公示,并要求部分侵权企业限时整改。平台和企业啃下演出市场的“大饼”,相应的义务履行却不尽完善,究其原因,“强实名”制度推广后的规范不到位是其中之一。
何为“强实名”?2023年9月13日,文旅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后文简称《通知》),要求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
“强实名”究竟防了谁?笔者浏览社交媒体平台热门演唱会抢票后的网友吐槽,关于“‘强实名’能否防‘黄牛’”的质疑赫然在列。就今年来看,不少热门演唱会开售后秒售罄,有网友称其从2023抢到2024,没有收获一张周杰伦演唱会门票,抢票难度并没有因为“强实名”降低,而相应的,“强实名”阻止了票务“二级市场”(指二手交易市场)的溢价交易,却也滋生了“录入”“代抢”等灰色地带。
所谓“录入”,即将自己的身份信息提供给票务平台等,通过高价直接购买演唱会门票进场。随机查阅“摩天轮”平台可见,周深演唱会杭州场票面399元的门票,加上平台手续费需1963元,溢价近4倍,如此高的溢价真的合理吗?另外,这种“录入票”的来源也值得深究,2024年6月周杰伦长沙演唱会开唱前,就有售卖“录入票”的“黄牛”卷钱跑路,涉及金额高达千万,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代抢”则更为粗暴,在演出开售前提供个人信息,通过支付佣金委托“黄牛”代抢,笔者卧底代抢群发现,佣金从百元到千元不等,依演唱会的热门程度而定。这种“代抢”看似更有保障,但当“黄牛”随手将几十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等信息发送至百人群,个人信息的过度泄漏已成定局。无论“录入”或是“代抢”,高价票务生意的出现由谁管辖、如何规范,仍需进一步关注和解决。
抢票只是第一步。由于“强实名”制度导致演出票无法转让,市面上大部分演唱会都设置了退票机制,允许消费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退票,并收取相应的手续费,但退票何时截止、手续费比例如何并无统一规定。以蔡依林演唱会为例,其合肥站开演前四天截止退票,手续费最高收取票价的50%,而其上海站则提前两天截止,手续费最高为20%。像这种同一演出不同主办方或同一主办方不同演出地点、退票政策不相同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当消费者购买任何一站演出,稍有大意就会错过退票期或需支付更高昂手续费。
抢到一张演唱会门票,“开出”什么座位也是消费者的期待之一。“强实名”之下,大部分演出不提供选座服务,开出“柱子票”“遮挡票”的消费者维权也较为艰难。凤凰传奇演唱会常州站,买到“柱子票”的消费者在登上微博热搜榜之后,凤凰传奇亲自送票邀请其前往鸟巢观演,但更多其他演出“柱子票”观众的诉求仍无人应答。当演出市场成型,退票期有多久、手续费收多少并不能只听从主办方一家之言,“分配制”座位的阶梯价格如何设置,同一场馆也应有较为统一的标准,红火的演出市场还需精准、有效的市场监管。
下班后看一场演唱会正在成为一种新风尚,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测算,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25.17万场,同比增长30.19%,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3.24%。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各地文旅也着手发力,如山西太原打造“歌迷之城”、江苏常州塑造“青春乐都”等,都将演出经济视作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良药”。演出市场蓬勃,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看到潜力也要看到问题,“强实名”并非一劳永逸,面对频出‘状况’的演出市场,及时回应和解决才是对症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