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攻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夏秋季多见,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宝宝为主,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伴随发热、食欲不振和喉咙痛。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脑干脑炎、迟缓性瘫痪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家长们一定要提起警惕。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专家提醒,了解症状,做好预防,及时治疗,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飞沫传播:如果宝宝患有手足口病,打喷嚏或咳嗽时空气中含有手足口病的病毒,其他宝宝接触到含有病毒的飞沫,也就是空气中的病毒,就可以造成感染。
3.消化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食物传播,或者用手接触食物,没有经过处理,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肠道内,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感染。
手足口病的症状:
1.发热:发热通常是首发症状,体温多在38°C以上。
2.口腔溃疡:宝宝的嘴巴里会出现疼痛的溃疡,影响进食和说话。
3.手足皮疹:手心、脚心和指(趾)甲周围会出现红色的小疱疹,有时臀部也会出现。
4.全身症状: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5.重症病例:极少数病例会出现脑炎、脑干脑炎、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教育宝宝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2.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清洁,定期开窗通风。
3.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清洁,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4.减少接触: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亲吻、拥抱、共用餐具等,不要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5.接种疫苗: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用于6个月至5岁的宝宝,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治疗方法:
1.隔离: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休息: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睡眠,有助于病情恢复。
3.饮食: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4.抗病毒治疗:可遵医嘱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等。
5.退热:发热时,可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6.重症病例需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家长应遵医嘱。
专家提醒,手足口病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王琴 杨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