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云再开山门收徒,寄语新一代:要将京剧麒派艺术传播到更广阔的舞台

图片
拜师仪式现场 王凯 摄
麒派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演剧精神,成为京剧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流派。7月20日下午,当今麒派领军人物、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再开山门,在上海京剧传习馆收下李国辉、包东东、曹宇、李明洋四名弟子,为京剧麒派艺术培养更多优秀接班人。
四位年轻的戏曲演员,来自不同的戏曲领域、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剧种,他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选择拜入麒派艺术门下。陈少云说:“这不仅是对麒派艺术的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我将尽其所能帮助他们去理解并掌握麒派艺术的表演技巧和演剧精神,我也期待他们能够将麒派艺术精髓融入自身表演,使之更丰富多彩、更具生命力。”
艺术家分两种,一种天赋异禀,站上舞台自成一格,但未必擅长教学。而陈少云属于后一种,既是专业领域内的名家,又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造力。他总说,学麒派就是要“死学活用”——所谓“死学”,就是要把麒派艺术完整不缺的一个唱、一句念、一个手势、一个脚步地继承,而“活用”则是指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发挥出来。11年前,在上海麒派人才最青黄不接的时候,他挑起大梁收下郭毅、鲁肃、于辉三名弟子。而如今,三名弟子已能独当一面,他们共同主演的《成败萧何》传承版反响不俗。
图片
大合影 王凯 摄
陈少云迷上麒派,因着小时候看了一出《徐策跑城》。而曹宇拜师陈少云,学的第一出戏也是《徐策跑城》。这位来自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早在2014年就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却直到2020年才得以结识陈少云。偶像突然来到身边,忐忑难免,但曹宇没想到,舞台上这么大的角儿台下一点架子都没有,“我提出想学戏,他一口答应。他耐心指导、言传身教,让我掌握很多宝贵的艺术经验。”
让曹宇感佩的不仅是师父的艺术造诣,还有艺德:“师父教戏,必亲身示范,每个小细节都不放过。”前不久,曹宇以《明末遗恨·杀宫》参加湖南戏曲比赛,正值陈少云大病初愈,回长沙休养,他顾不得身体还未痊愈,就为徒弟加班加点说戏。曹宇说:“师父家到我学校来回六十多公里,师父、师娘亲临排练厅为我把关。我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师父、师娘对我的辛勤教导。”
李国辉来自山西省京剧院。2011年8月,上海京剧院与山西省京剧院举办“菊坛名角·走马换将”专场,他与陈少云结缘:“我多次向先生请教问题,他都耐心指点。让我得以在此后的剧目建设、新编戏人物塑造中借鉴先生的表演风格,使其更有灵魂。”陕西秦腔演员包东东曾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表演奖。他看了上海京剧院《狸猫换太子》,为陈少云的表演所感染,迷上了麒派表演艺术,他说:“我虽是秦腔演员,但很崇拜老师,有幸能拜陈老师为师。”
图片
陈少云手持爱徒鲁肃亲手绘制的折扇 王凯 摄
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李明洋,早在读大学时就参加了麒派研习班,每次上陈少云的课,都能感受到他表演时的那份专注,不论在舞台上还是排练厅,陈少云始终声音很洪亮。学生在领会人物时遇到瓶颈,他不厌其烦,一遍遍示范和讲解。李明洋记得第一次在后台看陈少云的全本《乌龙院》,就为他的艺术深深地折服。如今如愿以偿拜入麒门,跟随陈少云学习,他说:“我会以师父为榜样,用心感受每个角色,用情感染每位观众,让麒派艺术在舞台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收徒仪式上,陈少云对徒弟提出四点要求:一、坚守初心,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希望徒弟们始终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二、勤学苦练,艺术之路无捷径,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练习才能达到艺术的高峰;三、创新融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将麒派艺术与其他戏曲剧种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四、传播文化,作为新一代的戏曲人,有责任将京剧和麒派艺术传播到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