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娃哈哈再度“失宗”、BBA退出价格战......

图片
作者 | 智谷产业组
图片
娃哈哈再度“失宗”,这次还能怪谁?
宗庆后逝世不到5个月,网传宗馥莉也辞职了。
图片
从辞职信来看,宗馥莉辞职的原因是“部分股东就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本人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
如此来看,宗馥莉辞职若属实,很可能是因为内斗。
娃哈哈上次“失宗”之后,农夫山泉遭受了无妄之灾,而这次,却以内部斗争收场。
原因无他,作为娃哈哈诞生和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娃哈哈在宗庆后任期内大部分时间都实现了快速增长,股东们也赚取了不菲收益。加上宗庆后有情义、好商量、粗线条的中式人格魅力,让他在娃哈哈内部人气极高。
相比之下,资历尚浅的宗馥莉并不能服众,36氪在此前的一篇报道中称,娃哈哈内部员工对宗馥莉的定位更多是“老板的女儿”,而非“二老板”。换言之,宗馥莉的威信更多来自他的父亲,而非她本人。
再加上她在娃哈哈内部的管理风格与父亲大相径庭,在2016年的一次采访中,年轻的宗馥莉口出惊人:“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它(公司)需要内部清理一下。”宗馥莉曾因手下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将其直接开除。这个广为人知的例证,或许就是她“内部清理”的方法论。
在她接棒的5个月里,多位老臣退出了分公司。
但不留情面可以被解读成铁面无私,杀伐果断也可说成干脆利索。在企业老人们的眼中,从敌人变成朋友的唯一标准,是经营成绩,和由此产生的能到他们手中的效益。
为此宗馥莉做了不少尝试,2017年,她准备收购中国糖果,试水资本市场但无疾而终。
2018年,宗馥莉就开始试图推进品牌的年轻化和多元化。她换掉了合作多年的代言人王力宏。
2022年,宗馥莉又加速推进变革,苏打水、运动饮料等新品大量上市,IP联名、跨界营销玩得风生水起。
但截至目前,这些尝试都算不上成功。其中不少项目,如娃哈哈奶茶店已经以失败收尾。就连宗庆后也曾坦言,女儿营销搞得挺热闹,但没有体现在销量上。
其实,即便宗馥莉真的辞职,她手中也并非无牌可打。
年初至今,宗馥莉接手了20余家娃哈哈上下游公司,在娃哈哈依然具备较强话语权。
所以,也有市场人士分析,宗馥莉的此番辞职,或许只是拉开娃哈哈权力斗争大戏的帷幕。
图片
BBA“不玩了”,中国车市价格战要结束了吗?
BBA醒悟了。
自7月16日起,BBA陆续宣布“降量保价”。宝马中国宣布,2024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宝马将从2024年7月起,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意在帮助经销商应对短期市场挑战,缓解业务压力。
简言之就是要涨价了。
据媒体报道,上海地区一些4S店,宝马X3涨了3万元。重庆门店销售透露,从7月开始,5系车价格至少涨2万、i3减产后每台车涨3万;X5每台车涨价2万以上......
奔驰和奥迪也跟上节奏。上个月22.8万能拿下的A4L 40豪华版涨到了24.3万,奔驰虽未明确涨幅和时间,但也有销售称接到涨价通知。
BBA集体退出价格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降价打价格战短期内刺激部分车型销量,但导致利润严重下滑。比如去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255.5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售出82.5万辆,同比增长4.2%,但集团总的净利润却下滑34.5%。
而且,BBA发现,降价已经“可耻且无用”了。今年上半年,宝马和MINI的中国销量仅为375947量,同比下滑4.2%。奥迪更是门店每卖一辆车,就亏2万左右。至于奔驰,超电实验室写道:“奔驰C200L售价降幅逼近40%,奔驰EQB 260裸车价降到17.6万,但降价后客流同比下降50%,订单转化率更低。”
这是因为持续降价导致消费者容易“持币观望”,中国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贯彻始终。
第二个原因是BBA大幅降价,自损品牌价值和形象。BBA原代表着中产的面子,但超过行业平均折扣率的降价水准让有钱人开始对BBA祛魅了。最人物报道,一位县城高端电车车主说:“对BBA已经祛魅了,打折打得别人以为我爱买折扣车”。
降价带来的销量暴涨,反而削弱了BBA的稀缺和中产属性。对很多有钱人而言,他们宁愿花50万买蔚来汽车。因为此时此刻的高端纯电车,正在取代BBA原有的圈层属性和身份象征。
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价格战将休战。
跟进BBA涨价的,是丰田、大众、本田、沃尔沃等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仍未从价格战中收手。
从这段时间的车企高管喊话中也能看出来。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纷纷开炮“价格战”,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卷是市场竞争的本质,有竞争才有繁荣”。
比亚迪的底气不仅来自销量上的一骑绝尘。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拥有巨额补贴和完善供应链。根据财政部下达的2024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比亚迪将获得新能源汽车补助总额79.26亿元,占总补贴金额的34.56%,比第二至第四名的特斯拉、上汽和广汽加起来还要多。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主导价格战还能打多久的,是比亚迪的降价幅度还有多少。至于这一轮先休战的BBA以及其他合资品牌,更多还是在保护经销商和门店利益,防止“保时捷逼宫”风波再度上演。
图片
特朗普被刺,视觉中国赢麻了?
注意了!特朗普高举拳头、耳旁淌血的遇袭照片,以后要慎用了,因为可能被视觉中国“起诉”。
那张刷屏的“遇刺”照出自美联社摄影师埃文·武奇之手,是一张很有望拿普利策奖的照片,但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图片来自视觉中国”了。
它到底属不属于视觉中国呢?
版权不属于,不过视觉中国有分发权。据媒体报道,视觉中国是美联社的合作伙伴,“收到了美联社向全世界分发的该事件图片并上线,仅供媒体类签约客户资讯传播使用。”
也就是说,这张图不能商用,媒体想用?不好意思,先跟视觉中国签了年框吧。对了,大多数媒体都是签了的!
一方面,在中国商业图片领域,目前视觉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50%,而在新闻图片领域,新华社市场占有率为50%,视觉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媒体、自媒体、商业公司用图,几乎很难绕过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视觉中国是有名的“起诉专业户”,并以高达96%的胜诉率,让业内闻风丧胆。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还从没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说明还做得不够大。
图片
而且视觉中国还有个隐藏技能,据蓝鲸财经报道,早在2017年,视觉中国就研发了鹰眼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想不花钱用图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且哪怕用了一次没有任何反应,千万别侥幸,很可能视觉中国在“憋大招”,等侵权积累到一定程度来一把大的。2018年7月,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就曾公开发微博称,视觉中国漫天开价索要几十万人民币巨额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
当然,我们是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只是经历过将国旗、国徽、黑洞照片等纳入自己的图库,摄影师自己用自己的图还被视觉中国反告事件后,大家对知识版权有了新的认识。
图片
三星电子大罢工,缺芯潮又要来了?
三星电子全国工会与三星电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据雷锋网消息,三星官方表示从7月8日到7月12日参加连续五天罢工的工会成员将不会获得每周的假日工资,导致下个月的工资中扣除6天的正常工资。
这直接点燃了三星电子工会成员的怒火。三星电子工会罢工诉求包括:全体工会会员基本工资提高3.5%;工会成立纪念日休假一天;调整绩效奖金的计量标准;对参与罢工的工会会员给与补偿。
此次罢工是三星成立55年以来的第一次大罢工事件。原因是,三星电子以往每年都会在7月份给员工发放一次“半年度奖金”,最高比例为单月工资的100%。但今年存储芯片部门的最高比例被设限在75%,晶圆代工和LSI业务的比例设限为37.5%。
几轮谈判未果后,工会取得合法罢工权。韩联社消息,6500名首轮罢工人员中,5211人任职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和制造岗位。
这可能导致三星落败于SK海力士。摩根大通数据预测,2024年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市占比分别为44%和48%。而三星一直想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挤走SK海力士的份额,但考虑到英伟达对“稳定供应链”的高要求,劳资矛盾悬而未决的三星恐怕难以“心想事成”。
而且,尽管三星对外宣传罢工不影响生产效率,但不稳定的供应链或将推高存储芯片价格。智信思维写道,当前市场上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半导体在HBM的市场份额为100%,且三星和SK海力士都表示企业2024年的HBM产能已排满。
也就是说,当罢工危及三星HBM生产线中断,没有企业能填补这部分产能。供不应求将推高HBM芯片价格。而过去一年里,HBM芯片价格已经上涨了五倍。
图片
2024上半年中国整车出口量数据出炉,谁在海外最吃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商用车出口45.4万辆,同比增长25.7%。
分品牌看,传统车企里,奇瑞反超上汽,海外出口冠军易主。中汽协数据,上半年奇瑞整车出口53.2万辆,位居榜首,上汽出口43.9万辆,紧随其后。上汽销量受挫主要是因为在新能源汽车冲击下,合资车销量萎靡。而上汽销量主要由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资车企支撑。
奇瑞出口量提振则主要受俄罗斯市场影响。据盖世汽车社区,今年1-5月,俄罗斯本土最畅销的乘用车前十排名中,除了本土品牌拉达、合资品牌BELGEE外,其余皆为中国品牌,包括哈弗、吉利、长安和奇瑞五个子品牌。
新势力品牌中,哪吒汽车以17687台的出口量位列第一,主要增长地区在东南亚和中东市场。从2023年在泰国曼谷建成首个海外工厂以来,哪吒汽车在泰国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3年,哪吒V右舵版单一车型在泰国纯电市场占有率约为20%。后又以泰国为跳板,哪吒汽车进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东市场,并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建成汽车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销售。
2023年,哪吒汽车国际销售占比15%,2024年预计超过30%。
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市场原是被日系车三分天下。但2023年开始,日系车在东盟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国,泰国市场的份额开始跌破八成,中国汽车品牌份额提升至10%以上。
放在新能源车中,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碾压之势更加明显。
但据汽车媒体AutoLife数据,2023年,泰国电动汽车销量76314辆,其中中国企业占据80%,日系车仅1%。随着哪吒汽车和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列队进入东南亚地区,国产新能源汽车对日系车的冲击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