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医学创新的“催化酶”,头部企业如何探索创新路径

​生物医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审议通过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中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到医药产业发展、关系到人民健康福祉。《方案》强调,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而在今年早些时间,创新药、生命科学不仅被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被纳入具有生产力跃迁意义的“新质生产力”范畴。所谓的新质生产力,则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行业暗流涌动,剑指医药创新。
动脉网也注意到,医药行业头部企业正在积极投身到对医药创新的探索中。截至今年4月22日,259家披露财报的A股上市药企研发投入达到811亿元。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药企百济神州,其2023年研发投入更是超过120亿元。此外,头部医药企业显然也意识到传统研发效率的低下,正尝试通过数字化转型,依托AI大模型技术等等,提升新药研发效率,改变以往投入风险过高的局面。
在一众企业当中,百洋医药集团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生态化创新路径。简而言之,大股东百洋医药集团借助产业资本和合理的机制,携手“国家队”挖掘源头创新,再链接给旗下产业化平台百洋医药负责生产制造及商业化推广,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路径。百洋作为“耐心资本”,也能够在筛选出“真创新”的同时,给予创新成果成长、转化落地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要素配置,最大程度为成功孵化保驾护航。
原研创新稀缺、成果转化难,“产业投资人”助力产业革新
源头创新实现难、应用场景洞察难、科技封锁破局难,成为阻碍中国医学创新发展的几大痛点。
首先,是源头创新的稀缺。不久前,张礼和院士就指出,我国的医药研发“习惯于使用已经被证明的成熟靶点”。靶点以follow为主、靶点过于集中、新药创制的关键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是横亘在源头创新之路上的“三座大山”。
其次,是应用场景探查的匮乏。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应用需要“双向奔赴”才能真正释放价值,但现实情况是,科研人员往往专注于实验室,距离临床需求端较远,难以验证研发成果是否真正能够优化临床医疗场景。
再次,是科技封锁的阻碍。我国不少生物核心技术和配套产品依赖进口,部分高端设备、核心部件尚不能实现国产化替代,人工晶体材料等50多种关键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生物医药发展的主动权。
而从创新层面来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中国科技攻关上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彰显——国家级科研院校有资源、有能力集中战略科研力量,进行大量早期的原创性研究。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一定会产生新的发现,其中不乏具有first-in-class潜力和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创新。
显然,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首先要顺应生物医药的发展规律;而创新成果的孵化与落地,则亟需一个稳固且高效的培育体系,即“护航者”与“催化酶”的角色。这类角色对于破除各环节障碍、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是推动医学创新成果顺利转化的关键力量。
“中美之间的科学路径是相同的,但资本路径完全不同。美国是以公司为主体的市场化资本驱动,而中国是举国体制,源头创新的人才和资源都在‘国家队’内。因此,在中国靠自筹资金做源头创新难度极大,这也是诸多Biotech资金流断裂的根本原因。”对于源头创新路径,不久前,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在一场论坛上分享了他的观点。
“要真正激发源头创新的活力,并确保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临床应用场景的精准探察、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多方要素的协同配合,才能让创新成果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运营,兑现创新价值。”
也是基于此,百洋不做与国家队科研资源重复的投资,而是选择了把国家队未释放出价值的成果与多种生产要素配置到可以产业化的程度,起到“催化酶”的作用。百洋的创新实践也展示出了成效——百洋孵化出多家创新企业,例如研发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创新企业同心医疗、中国首个自主研发I类创新核药的药企瑞迪奥、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研发企业华科先锋等等。
“这些企业都是我们和科学家合作的创新企业,百洋会从研发、临床、申报及商业化等各个方面配置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就是和科学家共同创业。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也有较为灵活的孵化机制,有信心、有能力承担一定的创新风险。”付钢说道。
耐心资本+资源配置,推动企业价值实现
把时间线拉长,百洋作为“产业投资人”的视野,看得更远。
今年4月,国家在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所谓“耐心资本”,是指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是坚持长期投入,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医药创新周期漫长,又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正需要耐心资本的加持和陪伴。
事实上,百洋在早期入局医学领域投资时,就已经具有了耐心资本的特征。
日前,百洋医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百洋医药(301015.SZ)宣布完成对上海百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百洋制药”)的收购:百洋医药以8.8亿元人民币收购百洋制药60.199%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百洋医药及百洋制药均为百洋医药集团旗下企业。
如今的百洋制药,正是由百洋早在近20年前就投资的两家企业——上海现代中医药和青岛百洋制药合并而来,二者经由百洋多年的孵化培育,各自发展成为国内中药现代化和高端缓控释制剂领域的代表企业。
图片
合并之后的百洋制药,以中药现代化和高端制剂两大特色并举,拥有多款针对肝病、代谢疾病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其中,最为核心的产品之一是扶正化瘀片(胶囊),适用于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作为唯一获FDA批准在美国完成II期临床试验的肝病领域中成药,扶正化瘀具有扎实的临床证据和循证医学基础,基于“双抗”(抗病毒+抗肝纤维化)这一概念获得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扶正化瘀也获得11大权威指南共识推荐,并在多个指南中成为首推。
图片
百洋制药的另一款产品——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奈达,则更具有传奇色彩。奈达于201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2023年进入国家医保。但奈达的研发、上市一路走来颇为不易:渗透泵控释技术有较高技术壁垒,为突破这一“卡脖子”难题,自2005年起,百洋制药经历十多年潜心研发,最终成功实现技术突破。2018年,在历经2年的诉讼博弈后,百洋制药凭借独具创新的渗透泵控释技术,成功打破国外专利封锁,2019年在美国市场实现销售。
此次收购百洋制药的百洋医药,已在其发展历史中孵化并运营了多款十亿级、亿级的爆款产品,包括大众耳熟能详的进口钙领导品牌迪巧、化学性消化不良品牌泌特、医用级乳清蛋白品牌纽特舒玛等。百洋医药的核心优势是品牌的运营和打造,本次并购完成后,百洋医药将得以拓充上游医药工业生产制造版图,而百洋制药的产品也将获得商业化赋能,进一步释放双方潜力价值,实现1+1>2的效果。
锚定优势,耐心培育,抓住时机,适时整合——百洋医药集团的耐心陪伴,让百洋制药发展壮大,更借由此次并购,形成了“集团创新孵化—上市公司生产制造及商业化”的生态,构建起医学创新成果孵化、生产制造及商业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另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同心医疗。凭借自主研发、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同心医疗已成为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当之无愧的明星企业。在国内,同心医疗产品临床植入已有约300例;在国际舞台,同心医疗也逐渐崭露头角——今年二季度,同心医疗的产品获得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成为中国首个在美国获批临床的植入式医疗器械。其后不久,产品临床试验又获美国医保批准,每例可获得22万美元补贴。
百洋医药集团早在2016年就慧眼识珠,参与多轮投资,协助推动了同心医疗产品在中国的临床、申报、上市并参与商业化落地,同时也正陪伴同心医疗一起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做医药创新“催化酶”,百洋在加速奔跑
纵观上文提到的百洋孵化的项目,几乎都带有“中国首个”、“中国唯一”、“first-in-class”、“突破卡脖子技术”等亮眼的标签,越来越多创新项目在成功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印证着百洋的投资能力。
“投得准,养得活,长得大”。正如前文所述,生物医药的发展和进步自有其规律,百洋精准投资的背后,也是遵循了这样的规律:
医学进步首先来自生物学的发现,即发现疾病发病机制、新靶标等;其次,来自于生物工程学的突破,即运用生物学发现做出新的药物结构,干预靶点;再次,需要临床医学来支撑,即验证研发成果的临床应用和是否安全有效。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计算科学作为工具帮助提升研发效率。
这套医学进步的“方法论”,正是百洋精准制导的根本原因所在,也让百洋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化创新体系:
首先,与“国家队”密切协作,挖掘具备技术壁垒的源头创新项目。百洋与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等顶尖机构携手研发,并联合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如上文提到的创新核药企业瑞迪奥,就是由百洋战略投资,并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了核医学分子影像联合实验室。
其次,构建“六科会诊”创新孵化体系,筛选能优化临床医疗场景的“真创新”。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与临床洞察,百洋能够从成药可行性、靶点竞争性、技术领先性等多维度对创新项目进行精准筛选与评估,降低研发风险。在“出手”之后,也会根据企业成长阶段配置产业资源,从临床研究、专利申请、注册申报等各个环节给予支持。
再次,积极与地方政府携手,共建科创“根据地”。7月12日,百洋携手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所与另外两支苏州政府引导基金,共同设立助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产业基金。该基金由百洋旗下百洋众信基金担任管理人,百洋投资的诸多创新企业也正是由众信基金实际操盘投资孵化。作为中国生命健康领域领先的早期价值投资者,百洋众信基金已成为北京、青岛等多地区域生物医药产业专项基金的管理平台,正运用资本力量为创新注入动力。
图片
最后,在产品上市到商业化阶段,百洋凭借产业化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助力企业商业价值实现。
医学科学领域尚有许多未知的生命密码需要解读和探索,医疗需求更是没有天花板的限制。“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颠覆式创新,方能实现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重塑价值链,并在生物医药的全球竞争当中站稳脚跟。作为医药创新的“催化酶”,百洋正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