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20年突破性技术纵览:从进化到颠覆,破译生命密码

全文8472字,阅读约需2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生命科学在20年内取得重大突破,从进化到颠覆,破译生命密码。

022021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200项全球突破性技术中,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技术多达52项,超25%的比例令人惊叹。

03细分为生物大分子组学、基因组学、比较相互作用组学等领域,推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04此外,合成生物学、脑科学、mRNA技术等前沿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可观的发展前景。

05由于政策支持和资本青睐,生命科学领域成为科技创新的热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基于生存的需要和对生命的好奇,人类自诞生以来便开启了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之旅。起初,人们多是观察和描述大自然,典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对各种动植物进行分类;进一步则是“格物而致知”,基于对自然界持久、多维度的观察,人们开始尝试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比如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 1859 年提出生物进化理论;而至为关键的转折发生在 1866 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利用 3 万多株豌豆,提出遗传学规律,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重要基础。自此,人们不再满足于博物观察和规律总结,开始对生命的本质和遗传的奥秘展开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
1953 年,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自然》上发表“DNA 双螺旋结构”,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开启了生命科学全新的发展阶段,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呈井喷之势。数十年后,在以科技、创新为使命的北京中关村,一座名为“生命”的 DNA 双螺旋结构金色雕塑成为地标建筑,寓意着生命科学生生不息。
发展至今,生命科学除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回答生命过程的机理问题,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生活中包括饮食起居在内的方方面面,都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粮食、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领域,也都离不开生命科学技术。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不再仅仅追求三餐饭饱,更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高要求:护肤界的成分党崛起,有机食品加入饮食界,健身行业根据需求开展“有氧”和“无氧”训练……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现代人。
意料之外的疫情在全球肆虐,更是促进了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多少人怀念曾经不戴口罩的生活,疫情之前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似乎成了一种奢求,人们对“健康是一种自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何治愈疾病?如何健康生活?一切的答案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问题的源头——生命。
图片
图|2001 - 2021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领域分布
21 世纪是属于生命科学的世纪。短短 20 年间,一大批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在多个领域突飞猛进。《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过去 20 年里评选出的 200 项全球突破性技术中,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技术就多达 52 项 ,超 25% 的比例令人惊叹。
图片
细分领域技术蓬勃发展
从入选技术所涉领域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已让生命科学技术演化出多个分支。从 21 世纪初开始,带着对生命本质的想象,生物体从整体被逐级放大到组织层面、细胞层面,再到分子层面。人们围绕生物大分子如糖、代谢物、蛋白、基因等展开全面的研究。
首先,分析各类生物大分子的独立组学技术迅速建立,如糖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等。除去各自独立领域的发展,不同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研究也促进了比较相互作用组学、单细胞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建立。如此多管齐下,生物大分子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的独立和联合重要作用得以体现,为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预判奠定基础。
组学之中,基因组学异军突起。DNA 测序技术的迭代发展帮助人们充分了解庞大的基因组序列。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定位和编辑等不断被表征。由此衍生的个人基因组学、100 美元基因组测序、单细胞测序、癌症基因组学等多个技术,实现了人们快速、高效且低成本地诊断潜在疾病的可能性,“私人订制”的医疗措施走进大众视野。针对突发疫情,除了测序技术助力,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也迅速响应,如上文所述,2021 年的 mRNA 疫苗技术和 2022 年的新冠口服药出现,从预防到治疗,让病毒无所遁形。除此之外,2022 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疟疾疫苗也让人们看到了战胜疟疾等寄生虫传染病的光明未来。
此外,得益于多个组学技术对各类疾病的分析,人们也开始寻找解决各类疾病的根本方法。例如,基因组编辑和基因疗法 2.0 技术让本就源于基因的疾病(地中海贫血症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罕见病)在源头得以解决;面对传染病(如新冠肺炎和疟疾等),除了控制传染源,未来也不妨尝试从基因层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实现传染病的预防;癌症及更为普遍的常见病,相关的基因治疗实验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着。
图片
需求推动技术革命升温
全球市场中,生命科学领域也备受资本青睐。如合成生物学截止到 2021 年年底相关市场规模达到 737 亿美元,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食品和农业等领域;微流控生物芯片在基因测序、药物筛选和即时检测等领域大放异彩等。
图片
图|2022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领域分布
过去几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对各个国家、各个产业,乃至个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的评选结果来看,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生物医药技术也成为近两年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角。2021 年,mRNA 疫苗入选“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而在 2022 年入选的 10 项技术中,生命科学领域就有 4 项技术上榜,包括“新冠口服药”“AI 蛋白质折叠”“疟疾疫苗”“新冠变异追踪”,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有 2 项。
其中,mRNA 疫苗在疫情出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得到快速发展,它通过临床试验,在 2021 年获得美国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权的紧急使用许可(EUA),随后正式获批。截至目前,BioNTech、莫德纳等企业的 mRNA 疫苗针已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新冠口服药的出现也给新冠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毫无疑问,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手段与药物创新,正是当下以及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我们也必将看到越来越多与疫情防治相关的技术和药物推出。
图片
政策助力产业腾飞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将生命科学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技术储备。在 21 世纪初,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制定相关的科技计划。虽然各国发展规划各异,但可以看到,各国都极为重视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在我国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上,早在 2009 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医学材料等做出指导。到了 2016 年,发展生命科学技术被写进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后,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相继发布多个文件,从多个维度助推我国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
图片
图|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重要文件
对于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而言,21 世纪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诸多技术将在对应的应用场景中大放异彩。在过去的 20 年里,这一事实在多个细分技术领域中已经得到验证了,细胞和基因疗法(Cellular and Gene Therapy,CGT)、免疫-疫苗、生物制药-肿瘤药、脑科学-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无一例外地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且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可观的市场前景。
图片
细胞和基因疗法不断突破,前景可期
细胞和基因疗法(CGT)是当下最被看好的抗癌新手段。该疗法将确定的遗传物质转移至患者的特定靶细胞内,通过基因添加、基因修正、基因沉默等方式修饰个体基因的表达或修复异常基因;又或利用患者自体或异体的成体细胞或干细胞,通过获取、分离、培养扩增、筛选等一系列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处理之后,将其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而对组织、器官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比传统肿瘤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以基因技术和细胞技术为基础的 CGT 更具针对性,不仅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还能大大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其发展前景被市场广泛看好。
细胞疗法大体可分为干细胞疗法和免疫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的临床数据较丰富。近几年,全球每年新增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数量稳定在 400 项左右,其中我国每年临床研究数量稳步增加,占全球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比例不断提高。其中近 7 成临床研究中所使用的干细胞来源于骨髓、外周血和脐带的造血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
图片
图|全球干细胞临床研究数量(截至 2019 年 2 月)
图片
图|全球免疫细胞临床研究数量(截至 2019 年 2 月)
从临床数据看,美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欧盟和中国仅次于美国。此外,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临床研究也比较活跃。
另一方面,免疫细胞疗法的临床数据也表现出明显的增幅。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采用基因编辑的方法将 T 细胞改造成 CAR-T,把 CAR-T 注入患者体内,通过免疫作用高效杀灭具有相应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近几年,CAR-T 疗法通过不断优化改良,已在临床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靶向性、杀伤性和持久性,是一种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细胞疗法,展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广的应用前景。
如今,随着以 CAR-T 疗法、T 细胞受体工程化 T 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TCR-T)疗法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的兴起,临床研究数量逐步攀升,特别是 CAR-T 疗法临床研究更是以接近 40% 的年平均增长率呈井喷式爆发趋势。以 CAR-T 疗法、TCR-T 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疗法和自体细胞免疫(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疗法这 4 种常见的免疫细胞疗法为例,美国和中国的临床研究规模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呈现 “双雄争霸” 的格局。其中,中美两国开展的免疫细胞临床研究均以 CAR-T 为主,且中国开展的 CAR-T 产品临床试验数量为全球第一。
发展过程中,载体递送技术、基因编辑技术、CAR-T 技术等都实现了迭代创新。其中,CGT 治疗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更是让基因编辑步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该项技术的发明者——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沙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科学家珍妮弗·A. 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在 2020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技术的发展成熟推动 CGT 应用的进一步普及。目前来看,CGT 的适应证覆盖比例在不断提升,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L.E.K. 数据显示,2016 年 - 2020 年,接受 CGT 的患者数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35%~40%;预计 2020 年 - 2025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最高或达 25%。
图片
图|全球 CGT 市场规模增长趋势
CB Insights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 CGT 市场规模可达 290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 19.70%。
截至 2021 年 2 月,CGT 适应症已经覆盖肿瘤科、眼科、血液科、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领域,且比例在不断提升。其中,覆盖比例最高的为肿瘤科,高达 39%。
图片
图|全球 CGT 适应症覆盖比例和全球 CGT 产品临床实验阶段比例统计
CGT 行业也在加速产出。截至目前,全球各国已有多个 CGT 产品获批使用,包括 CAR-T 疗法、干细胞疗法和腺病毒基因疗法等。此外,从全球 CGT 产品的临床阶段分布情况来看,截至 2021 年 2 月,处于临床 1 期的产品占比最大,为 55%,其次为临床 2 期产品,占比 36%,临床 3 期产品占比 9%。
自 2015 年开始,我国 CGT 的临床试验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后文简称沙利文)的数据,在 2015 年到 2020 年间,我国累计开展了约 250 项 CGT 临床试验,数量仅次于美国;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 60%,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 CGT 产业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的背景下,相关成果也在陆续出现。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发布了多个与发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相关的政策。
图片
图|国内 CGT 相关政策
其中,2016 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 2017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都对基因治疗领域的产业发展给出了激励政策。最近的一项政策是 2022 年 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
可观的发展前景叠加政策“红利”,也让 CGT 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自 2015 年以来,行业内融资并购事件频繁。根据 L.E.K. 的统计数据,CGT 行业融资与并购规模从 2017 年约 80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约 200 亿美元。
CGT 在海外已经发展、应用多年,并涌出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头部公司,如诺华(Novartis)集团、罗氏(Roche)公司等。其中,诺华集团成立于 1996 年,该公司重点开发、转化的是 CGT 的3个领域:基于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tus, AAV)的疗法、CAR-T 疗法和基于 CRISPR 的技术。从数据来看,诺华集团 CGT 产品的年收入自 2019 年以来迅猛增长,从 2018 年的 7600 万美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6.39 亿美元,在 2020 年更是实现了 13.94 亿美元的年收入;2018 年 - 2020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328%。
在国内,CGT 领域也已吸引多方布局,投资、融资活跃。根据沙利文报告,中国 CGT 领域风险投资、融资金额在 2020 年达到 38.6 亿美元,较 2019 年的 25.86 亿美元增长约 50%。
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也备受资本青睐,其中,上市公司药明巨诺在 2018 年 - 2020 年,连续 3 年进行了 3 轮融资。在登陆港股市场之前,药明巨诺前后完成融资共计约 2.84 亿美元;生物制药公司科济生物在 IPO(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融资也超过 2.8 亿美元。
图片
肿瘤靶向药发展迅猛
受环境恶化、社会压力、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全球范围内肿瘤患者的数量在快速增加。
一方面,肿瘤新发患者数量日益增长,癌症类型日益繁杂;另一方面,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又存在诸多局限。因此,肿瘤治疗领域亟需“新鲜血液”。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肿瘤靶向治疗也成为医疗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新型疗法之一。
所谓肿瘤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蛋白分子或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使其进入体内后与致癌位点结合而起作用。肿瘤靶向治疗因其精准度高、毒性低,成为被广泛看好的抗癌新疗法之一,而靶向药物也迎来迅猛发展。
图片
图|2013 - 2021 年全球肿瘤免疫治疗行业融资总额和交易数量
CB Insights 数据显示,自 2013 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融资总额与交易数量呈上升趋势,分别在 2015 年和 2018 年达到阶段性峰值,与之相对应的便是两款重磅药物 —— PD-1 和 CAR-T 的获批。
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毒副作用较小等优势特性,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药物,在近几年也成为抗肿瘤新药的主流。IQVIA 数据预测,到 2025 年,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支出预计将超过 500 亿美元。
肿瘤靶向药在海外市场的用药历史已超过 20 年。自 1997 年至 2020 年,美国 FDA 共批准 184 个抗肿瘤药物(不含辅助药物)上市,其中,靶向抗肿瘤药物总体占比约 65%。数据显示,在过去近 20 年里,靶向药物在整个肿瘤药物市场中的占比在逐年提升。2022 年,肿瘤靶向药占比约为 73%。
在我国,肿瘤靶向药也在快速发展,国内新药审批政策、医保政策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2020 年 12 月 28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 2020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纳入医保的肿瘤靶向新药达 49 款 。
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也吸引了众多中国本土药企相继布局肿瘤药领域。目前,肿瘤药制造上市公司主要有: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益佰制药、贝达药业、君实生物、哈药股份、莱美药业等。
图片
合成生物学大爆发
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是当今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合成生物学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化学合成成为全球医疗健康、食品饮料、化工、材料等领域“绿色合成”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相比,合成生物学技术具有原材料可再生、低碳排放、效率较高、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性能优势。
广泛多元的应用场景,给合成生物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多种新技术如物体设计的超高通量筛选平台、酶法 DNA 合成和新型基因编辑的开发也推动着行业加速创新。合成生物学可观的市场前景,也在吸引全球资本入场。
图片
图|2017 - 2024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
CB Insights 数据显示, 2019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达 53 亿美元。预计到 2024 年将达到 189 亿美元。
2010 年以来,合成生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诸多传统化工和新兴企业均展开了合成生物领域的布局,2015 年后合成生物技术企业全球融资规模不断扩张,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融资额高达 78 亿美元。
根据 CB Insights 的统计,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共发生 391 起融资事件,其中 2017 年的融资事件数量为 70 起,是历年来最高,而 2018 年则创下融资金额最高纪录,约为 23 亿美元。
在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在过去几年里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合成生物学正在成为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重点。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为 64.16 亿美元,较 2020 增长 39.38 亿美元。
在国家政策带动下,包括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区、市)在“十四五”规划中都对合成生物学发展提出相关的目标和要求。
图片
元宇宙加持,脑科学迎来百亿市场
在一众前沿科技领域中,脑科学无疑是最尖端也是最具颠覆性的一个,是人类理解自身和整个自然界的“终极疆域”。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高度重视脑科学的发展,无论是政策层面的激励,还是商业层面的活跃,都反映出脑科学所具有的可观发展前景。
图片
图|大脑健康领域全球市场规模估测
CB Insights 数据显示,2020 年大脑健康市场规模约为 62 亿美元,预计在 2024 年将突破 100 亿美元,2020 年 - 2024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 17%,从而成为下一个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影响的产业。
从全球来看,脑科学领域的融资在过去几年呈上升趋势;2021 年全球有 181 起融资事件,金额高达 67.64 亿美元。2021 年平均每起事件的融资金额约为 3700 万美元。其中,千万美元级的融资事件共有 110 起,是 2020 年的 2 倍,2019 年的 3 倍。中国脑科学领域的融资同样呈上升趋势,2021 年共完成 54 起融资,总额约为 13.2 亿美元。
图片
图|2016 - 2021 年 4 月脑科学创业企业融资情况
从 2016 年 1 月到 2021 年 4 月,全球脑科学创业企业融资数量整体稳定上升:2020 年的融资数量较 2016 年上升了 35% 左右,2020 年融资总额达到 5 年来的峰值,超过 50 亿美元。
从公司阶段分布来看,脑科学领域的创业公司主要为中早期(B 轮及以前)公司。从过去 5 年的数据来看,B 轮的公司份额虽有浮动,但总体在增加;种子轮/天使轮和 A 轮的企业份额略有波动,但在 2020 年触底(共计占比 37%)。这也说明早期成立的脑科学企业正在走向壮大,并且获得资方青睐;也意味着该领域还有巨大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投入,或许产业化将实现井喷式增长。
图片
图|2016 - 2021 年 4 月脑科学创业企业融资数量占比情况
图片
图|2016 - 2021 年 4 月脑科学创业企业阶段分布情况
从公司分布来看,中国位列第二,美国、英国、韩国、瑞士也有一定比例的脑科学创业公司融资动作。从上面的数据总体来看,脑科学的市场潜力巨大,各国的创业企业都在跃跃欲试。
据 CB Insights 最新专利数据统计,Top 5 的脑科学相关专利内容分别是: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生理学、神经病学诊断、神经外伤、神经科学。
从脑科学研究的落地模式来看,首要的应用领域,必然聚焦在维持健康的大脑发育及智力发育,脑机接口在元宇宙概念的推动下,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脑机接口是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从而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近两年,在元宇宙概念热潮带动之下,脑机接口也备受市场关注。
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代表的一众科技商人,在脑机接口领域布局积极。在他们看来,脑机接口是未来进入元宇宙的路径,将带来比 AR、VR 更为革命性的体验。数据显示,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在 2019 年达到了 13.6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可达到 38.5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 14.3%。
作为重要的前沿技术领域,脑科学的发展在我国也受到高度重视。“中国脑计划”(CBP)在 2016 年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开展类脑研究。“十三五”期间,北京和上海成立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目前均已启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地区性计划,开始资助相关研究项目。
2021 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瞄准生命健康、脑科学等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将围绕脑认知原理解析、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等 5 项重点展开。
图片
mRNA 技术的远大前程
过去的数年间里,生命科学领域最为受关注的莫过于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技术和药物,而 mRNA 疫苗便是其中一颗闪闪明星,尤其在海外表现突出。从 2020 年春夏开始,科研领域和药企都不约而同关注起“信使”RNA (mRNA)疫苗,2020 年辉瑞/BioNTech 和莫德纳生产的两款 mRNA 疫苗获批上市。
数据显示,2021 年,辉瑞实现营收约 813 亿美元,同比大涨约 94.01%,该年辉瑞向全球提供了约 22 亿剂 mRNA 疫苗,新冠疫苗为公司带来约 367.8 亿美元的收入,让辉瑞从 2020 年世界药企收入排行榜的第八名,一举跃升到 2021 年的世界第二。
莫德纳公司在 2021 年全年营收约为 184.71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199.12%。该年,莫德纳则为全球提供了约 8.07 亿剂 mRNA 疫苗,带来的收入约为 176.7 亿美元;公司净利润约为 122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1733.33%。
事实上,学界对于 mRNA 疫苗的研究早在 1990 年就已经开始。不过,由于 mRNA 的稳定性和递送方面的技术问题,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进展并不顺畅,直到近些年,mRNA 疫苗及 mRNA 技术在实际应用领域快速发展。
当然,mRNA 技术并不仅仅用于如新冠疫苗等预防性疫苗,还可用于生产治疗疫苗、治疗药物等。PubMed 预计,治疗疫苗 2035 年市场规模约为 70 亿~100 亿美元;治疗药物 2035 年市场规模约 40 亿~50 亿美元。
除新冠疫苗之外,口服药的出现也为防疫抗疫工作提供了不少助力。2021 年 11 月 4 日,默沙东/Ridgeback 生产的新冠口服药 Molnupiravir 在英国获批上市,这也是全球首个新冠口服药。新冠口服药也在 2022 年被评选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2022 年,国内也迎来首款国产口服新冠药物。根据媒体报道,用于新冠病毒肺炎适应证的阿兹夫定片已于 2022 年 8 月 2 日在河南平顶山市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本文摘录自:《科技之巅(20周年珍藏版):全球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