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杯伏茶,就是温州“city”

7月21日,温州再次登上央媒,红日亭持续50多年,免费提供爱心伏茶的善举被点赞。
入伏以来,走过温州的街头巷尾,各处伏茶点相继“营业”:大到如红日亭一样的公园亭台,小到街边各大药房及商场门口,为过往的市民、户外劳动者免费供应。这份清凉成为夏日里温州的独有风景。
杯载千言,茶蕴文化。这一杯杯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爱心伏茶,不仅驱散了暑气,更是温州始终保持向上向善的精神底色,展现着大爱温州的姿态。如果用当下网络流行语来表述:这杯伏茶,就是温州“city”。
图片
何以是“伏茶”?
伴着红日东升,坐落在华盖山脚的红日亭已经开始忙碌。几位“银发”志愿者将夏枯草、茯苓、菊花等中药装进药包、倒入热水、上锅煎熬…… 浸润着中药味的茶香,从红日亭飘到人流熙攘的环城路上,招呼着行色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步,饮一口热茶。
这座“善亭”便是温州“爱心伏茶”的起源。
图片
1972年,家住市区涨桥头的居民众筹在桥上建了一个亭子,附近的老人都喜欢到亭子里纳凉、聊天。亭子面朝东方,坐在亭中,可见太阳升起,故取名“红日亭”。
那时候,涨桥头是东向进温州市区的主要入口,环城河通向瓯江,河上蚱蜢舟来来往往,桥上每天聚集大批挑夫、车夫,一派热闹景象。老人们不忍见辛勤谋生的工人舀河水生饮,便你1元我5元地凑出了买煤球炉和茶壶的钱,开始设摊烧伏茶。工人喝了伏茶,也会捐点小钱,一分、两分……红日亭的暖心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
“现在红日亭有固定志愿者40余人,平均年龄70多岁。”今年73岁的孙兰香,是红日亭的第三代“亭长”,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义务工作了14年。据她介绍,为让凌晨就出门作业的环卫工人能喝上一口伏茶,志愿者们每天凌晨2点左右就开始准备,“现在平均每天都要送出去3吨至4吨伏茶。”
作为民间优良的传统习俗,温州伏茶还有专门的配方,由荷叶、夏枯草、白茅根、茯苓、甘草、薄荷、藿香等10多味中草药熬制而成,口味甘甜,有着非常好的解暑降温、清凉祛暑的功效。62岁的市民苏女士说,每到夏日,去善亭喝杯伏茶,是老温州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孩子的朋友来温州旅游,我都让他一定要去尝一尝温州的伏茶。”
图片
现今,在红日亭的示范带动下,“爱心伏茶”遍布温州街头,龙湾“状元亭”、瓯海“爱心亭”、瑞安“云江暖心亭”、乐清“聚善阁”、永嘉“红长廊”……还有爱心人士将“温州伏茶”传播到了杭州城区。
何以是“温州”?
为何“伏茶”的爱心能在温州能持续?
自古以来,温州民间素有仗义疏财,救人于解悬之急的优良传统。白马殿施粥,义仓荒年赈灾,商贾富户建桥铺路,养济院、育婴堂养老育孤,社学、义塾助学寒士,惠民药局、白累德医院救死扶伤,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优良传统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
图片
再则。温州人既受永嘉学派、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又受勤劳朴实、同舟共济的海洋文化等区域文化的养育,因此温州“善亭”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农商并举、义利并重”沉淀在一代代温州人的善治善为善举善爱中。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全市已有3000多个伏茶点,北至永嘉上塘岩头,南至苍南宜山,东至海岛洞头,西至文成西坑畲族镇,包括快速公交BRT1号线站台和轨道交通S1线站台也设置了多个伏茶点。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千百年来,一代代温州人修建茶亭与无私施茶,形成了温州特有的“善亭”文化,更是演化出“寻找美丽”公益行动“一杯水”活动、“爱心冰柜”等公益慈善项目,春节“慈善大宴”、台风灾后救助、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到处可见可感“亭慈善”的温暖身影。
入夏以来,来自江西的95后骑手小李,每天都会趁着午休间隙,去附近的爱心伏茶点,装上满满一瓶伏茶,“免费又消暑,温州这波爱心,接得真暖。”
在伏茶摊前,我们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早早地起床,为熬制伏茶忙碌着;也可以看到年轻的志愿者,他们放弃休息时间,热情地为过往行人递上一杯杯伏茶。在温州,伏茶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慈善标点:任何年龄、任何阶层,在伏茶传递间,彼此连接,延续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这份力量,也让“大爱温州”愈渐立体、丰盈:从慈善地标“红日亭”,到道德馆内的“好人墙”;从隐善15年的温州好人“兰小草”王珏,到爱岗敬业的90后教师陈莹丽;从一个个“最美温州人”,到志愿服务温暖全城……这座瓯江之畔的温暖之州,正在构筑起一条由“人”到“城”,并走向全国的“道德链”。
正如新温州人杨女士所说,爱上温州,可能无关风花雪月,只因为这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只因为这一种大爱的精神,“爱,便爱了。”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