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从心出 歌暖万众 | 胡小石与《乌苏里船歌》的故事

图片
▲ 创作中的胡小石    张建友 摄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60多年前,一首《乌苏里船歌》问世,唱响神州大地,让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为人所知。
7月18日,记者走进《乌苏里船歌》词作者之一、词作家胡小石位于哈尔滨的家。老人满屋子的书籍像个小型图书馆,谈起《乌苏里船歌》的创作过程,84岁满头华发的胡老师打开了话匣子。
1940年,胡小石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19岁时,他离开家乡来到哈尔滨投奔姐姐,因自制并演奏了一种类似黑管的乐器而进入黑龙江省歌舞剧院。1962年,为了筹备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22岁的胡小石走进了赫哲族人的生活。
当他了解到,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赫哲族开始了新生活,人口逐步恢复的历史,胡小石受到很大的触动,下决心写一首歌曲。
1962年4月,胡小石来到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及乌苏里江畔的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进行采风创作,一待就是两个多月。当时生活条件有限,交通不便,他住的招待所就是一个地窖子,阴暗潮湿。与艰苦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里的少数民族兄弟个个热情爽直。
“每年鱼汛来的时候,真的是船儿满江鱼满仓。”胡小石回忆,“他们每天都给我拌一脸盆的刹生鱼(赫哲族人逢年过节、待客、婚嫁时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酒菜)。我走村串屯广交朋友,与赫哲族人一起挤住在鱼窝棚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仍有一些朋友或他们的后代与我保持着联系。”
胡小石还在四排赫哲族乡巧遇深入生活采风的作曲家汪云才,两人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赫哲族的关注,决定把创作的点放在赫哲族人生活的巨大变迁上。
尽管在几个聚居点留下过足迹,胡小石最终选取四排乡作为这首歌的背景,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考虑,大顶子山的白桦林、红杜鹃,乌苏里江的蓝色与幽远,衬托着船儿满江鱼满舱的丰收场面,构成了完美的抒情画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赫哲族人的幸福感。
“我们经过酝酿、推敲、碰撞,写了多少稿无法统计,由最初的五段精炼成现在的三段,直到1962年7月中旬才完成创作。”胡小石说。《乌苏里船歌》的歌词选用通俗朴实的语言,以直叙、白描的简洁手法,歌唱赫哲族人在江水中撒网作业的欢快心情,通过对劳动的赞美,歌颂了党和政府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在曲调上,《乌苏里船歌》借鉴了赫哲族民歌《想情郎》的曲调,表现了赫哲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1962年,歌唱家郭颂随武汉歌剧院出访日本,在名古屋的联欢会上唱响《乌苏里船歌》,现场反响热烈。
1963年3月,郭颂在北京正式推出《乌苏里船歌》,反响强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每周一歌”向全国播放,并获首届“金唱片奖”。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选定为代表亚太地区的国际音乐教材,推向世界。只有5000多人的赫哲族因为这一首歌变得家喻户晓。
此后,胡小石任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获得了黑龙江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还创作了《党是春雨我是苗》《告别童年》《我从黄河岸边过》等1500多首歌词作品。其中《北京你好》获全国首届青年民歌与通俗歌手大赛作品一等奖,《铃兰》被选入小学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由胡小石执笔的音乐剧《鹰》开中国音乐剧的先河,荣获中国第五届文华剧目奖。2010年,其执笔的歌舞剧《中华吟》,获中国第十三届文华剧目奖。
如今,乌苏里江绕饶河县城流过,江中心的绿岛上赫然写着“乌苏里船歌诞生地”,落笔为胡小石。特别是夜晚,在灯光、江水、绿树的映衬下,这一行大字熠熠生辉,成为饶河县的一处景观。
胡小石说:“城乡的和美环境感动着我,高速发展的经济感动着我,百姓的幸福模样感动着我,我的歌词作品来自于无数个感动!”
2024年7月23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笔从心出 歌暖万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