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40度,嘉兴冬装市场,记者蹲点了一整天……

7月22日,大暑,气温节节攀升至40℃。当行人出门走两步都快融化的时节,嘉兴的三大冬装市场却在悄然升温。
平湖羽绒服、海宁皮衣、桐乡羊毛衫,几乎承包了绝大多数人的冬日温暖。我国三分之一皮革制品出自海宁;全国八成以上的羽绒服产于平湖;桐乡坐拥中国摊位最多、出货量最大的毛衫市场,吸纳了超过10000家经营户。
但在这个盛夏,这三大传统冬装市场统统“不按常理出牌”,力争实现反季逆袭。在平湖,6月的反季羽绒服销量达到高峰,海外订单量不断上涨;在海宁,不少带货主播在直播间内“边吹冷气,边穿皮草大衣”;在桐乡,每天下午,各个快递公司的小哥涌进市场,小车载着堆成小山的包裹滚过……
起步早、体量巨大是嘉兴三大冬装市场的优势,但也意味着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等冲击时,转型升级难度更高。加大研发、加入电商、加速出海……在承压关键期,嘉兴服装人不断创新求变,也仍旧坚信勤劳与奋进能够创造奇迹,让冬衣也能在盛夏俏销,让服装产业永远都是朝阳产业。
8时,一个做原创设计的“土办法”
地点:平湖·中国服装城天雅服饰
图片
一开店门,天雅服饰负责人方进忠就开始和打版师沟通设计细节。和想象中不同,只见他右手拿一支亮色水彩笔,设计“图纸”却是一件成衣。
天雅服饰主要做羽绒服原创品牌的开发设计,90%的产品销往东欧,眼下正是外贸销售的旺季。方进忠告诉记者,现在国外客户更喜欢新颖、独特的风格,他们不得不从代加工转型做原创。但做了十几年羽绒服生意的方进忠,从没学过画画和设计,直接拿笔在成衣上修改,这是他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土办法”。
“今年已经‘上新’了25个款式。”方进忠笑称,自己算是平湖·中国服装城里的“设计大王”。去年,天雅服饰总销售额约2000万元。
约两个多小时后,方进忠和打版师对接完设计细节,又转身离开服装城,奔波在嘉兴全市的9个生产工厂,紧盯生产和发货进度。
9时,一张搭上“直通车”的外观专利
地点:海宁皮革城内的海宁(纺织服装与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图片
一上班,海宁(纺织服装与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预审员小孙的电脑键盘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她正仔细核对信息,进行预审工作。与此同时,一张皮草外套的外观设计专利初审合格通知书,以短信发送到企业负责人的手机里。
海宁拥有国内外专职设计师2000名,设计企业(工作室)250余家,全国60%以上的新款皮革服装设计出自海宁,每年推向市场新款服装约15万款。
“但以前服装企业想用专利来维权,因为审批时间长,时常面临着‘服装已下架,证书才到手’的窘境。”中心主任朱晓峰说,2022年,海宁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快维中心正式投用,开辟了一条国家知识产权局特别授权的快速审查通道,审批速度从4个月以上缩短至最快3天以内。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搭上了“直通车”,也大大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每年七八月,是服装企业申请专利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快维中心受理工作的繁忙旺季。“二季度受理量惊人地跃升至1772件,是一季度受理量的8倍,三季度还会达到一个更高峰。”朱晓峰表示,中心预审员加班排班计划已紧密排布至十月底。
10时,一场展会带来的国外订单
地点:海宁聚仁皮革服装有限公司
图片
“您订的这几款,七月底安排生产……”一上午,聚仁皮革董事长金初荣都在忙着洽谈、接待。就在十几分钟前,他刚和一名外国客商敲定了一个皮草订单。今年上半年,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
第三十一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已经结束,但火爆的交易“余温”犹在。金初荣带到展会上的几十款新品,在数万名客商和买手前一举亮相,“展会结束后,一些老客户直接来公司看品,一波接一波。”在金初荣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叠如雪片般的客户名片,侧面印证着订单的红火。
10多年前,金初荣看中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优势,将企业从北京搬到海宁,从十几台缝纫机做起,如今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我们已经采购2000多万的皮草原材料,就等着排单生产了。”这两天,金初荣和设计师们还在商量调整新产品系列,皮博会上的市场风向给了他们新的灵感。
11时,数据图上的一个谷底
地点:浙江喜歌实业有限公司
图片
“这里出现一个谷底,关注人数降到100以内,20分钟成交量为零……”在喜歌直播城23楼,刚结束3个小时的直播,团队就进行了一张紧急复盘,运营人员陈双全对着一张张曲曲折折的成交量图、关注度图看得格外仔细,特别是每一个谷底。
喜歌羊绒主营高端羊绒制品,年销售额接近1亿元。“夏天卖羊绒服饰不容易,我们很多同行最近都在休息了,我们反而加大直播场次,不断刷存在感。”陈双全介绍,目前企业坚持每天直播2至3场,基本上每天都不间断,6点半就要来直播间准备了。“这个月,我们最好的一场直播,可以超过10万元。”
12时,一张装修图纸里的期盼
地点:平湖·中国服装城迷姿鹅绒服饰
图片
“衣架要摆到中间”“灯光调成暖色调”……在平湖·中国服装城三楼的迷姿鹅绒服饰,负责人林阿明拿着图纸,和店员一起对店铺装修做最后的微调。图纸上,叠满了用铅笔反复修改的痕迹。
“根据今年羽绒服流行的风格,我们从6月初开始,对店铺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装修。”林阿明说,企业入驻市场近8年,每2、3年就要对店铺进行全新装修,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购货体验。
尽管还未正式装修完,但前来进货看版的客户已络绎不绝。“我们的客户主要为二级羽绒服批发商。去年首次打开海外市场,向东南亚等国家供货。”林阿明说,去年7月至今,迷姿鹅绒总销售额累计达1000多万元。对即将到来的旺季,林阿明充满期待。
13时,30块的差价
地点: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国贸名品港
“款项已经收到,今天下午就发快递。”在国贸名品港一家60多平方米的店里,导购陈孟娟通过微信,与一名北京的老客户敲定了一笔3万多元的订单。几天后,200件轻薄羽绒马甲就将快递到北京,在客户的3个门店上架。
为了提前“抢占”市场,陈孟娟从4月开始就通过各种渠道在联系老客户,“我们都是反季商品,主要方法还是让利,比如刚刚成交的这款马甲,一件能便宜30块。”
目前虽然新款还没上市,但因为品质好、价格优,陈孟娟所在的店铺销量一直比较稳定,“夏季其实算是淡季,但我们每月的销售额也有100多万元。”
说话间,一位上海批发商来店里逛了逛,陈孟娟迎了上去认真介绍起来。桌子上,ipad还在不断提醒有新消息进来。
14时,一本写满差评反馈的笔记本
地点:平湖·中国服装城杰上服饰
图片
“长款羽绒服没有双头拉链,穿脱实在不方便。”在平湖·中国服装城一楼的杰上服饰,负责人童丹萍边吃午饭,边翻看线上店铺的评论区,一条刺眼的差评引起了她的注意。童丹萍立马放下碗筷,将该评论记在笔记本上,只见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买家们的反馈。
一边做笔记,一边修改设计图纸,童丹萍整整花了2个小时整理差评区的每一条评论。“现在已经和这些差评‘和解’了。”童丹萍笑着说,差评虽然会对销量产生一定影响,但从中能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在旺季来临前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童丹萍和羽绒服打了25年交道,如今开始走上电商之路。每年羽绒服销售淡季,她都会反季销售上一年的库存和爆款。近1个月来,企业线上销售额约700万元。
15时,2度的温差
地点: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图片
“还是热了点,等这几个大射灯一开,温度更高,空调温度再调低两度试试。”在浅秋服饰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销售部王炜炜正和导购何秀梅共同调整空调温度。
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个仓库,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工厂折扣店。“作为一家本地老牌高端服装企业,我们在不断提升服务,让顾客的体验感更好。”王炜炜说。其实企业原本有一个以当季新款为主的生活馆,每年冬天也会举办淘货节。但为了适应今年女装市场的新挑战,浅秋一边在全国不断拓展加盟店,另一边也在本地推出工厂折扣店,让品牌不断刷新存在感。
16时,一件皮衣有了“身份证”
地点: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
哒哒哒……缝纫机的声音,从雪豹服饰的生产车间里不停地传出,在这里,百台缝纫机从白天转到深夜,日产3千件皮衣。
拿起一块皮衣布料,缝纫工贾琴华没有像以前一样,马上开始投入于缝纫上。只见她手指轻触智能缝纫机的显示屏,一件女装皮衣的立体图立马展示在屏幕上,旁边附带着每道工序的工艺要求。放眼望去,这样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已经覆盖到了仓储、裁剪、缝制等车间的所有工位。
“我们企业已创立40年,近年来一直在求新求变,打造智慧工厂。”公司董事长张志彤说。除了生产环节,企业还在每件出厂的衣服上都设置了一个条形码,售后端服务人员在电脑前扫一扫,就能清楚地显示出它生产全过程的信息。这种追根溯源的方式不仅保证了雪豹皮衣的品质,也让消费者购买得更加放心。
“这个芯片就是皮衣的‘身份证’。”张志彤说,智慧工厂建成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50%,产品不良率下降了将近40%,综合效益提升20%以上。
17时,化整为零的订单
地点:浙江汇港时装有限公司
图片
“刚刚西班牙那家客户想让我们早几天交货,问我们有没有办法。”虽然已经到了傍晚,但汇港时装公司总经理沈强一直捧着电脑和手机,查完一封来自客户的新邮件,他立即和主管生产的负责人通电话协调。
汇港时装是一家主营外贸女装的企业,今年已向欧美市场发出了500多万件毛衫,比往年增长了10%。最近正是欧洲订单密集交货的节骨眼,大大小小的状况比较多,沈强忙得不可开交,甚至放弃了7月巴黎的一个展会。
沈强的秘诀是跟着市场走,比如原先款式少、大订单多,一个订单几万件,如今都转变成多款式、小订单,一个订单1万件。迎合市场风向,企业及时调整设计、供应链、生产。“今年我们已经出了几个爆款,现在在准备秋天的广交会了,相信到时候会更好。”
18时,新增的直播间背后
地点:海宁市皮革城电商直播基地
傍晚走进这栋楼,几乎每家店铺,都会不断传出主播甜美的带货声。这栋楼就是海宁打造的长三角电商供货直播中心,每天都有上百场直播带货正在进行。
“五、四、三、二、一……”化着精致妆容,身穿一身深色皮草,身为海宁紫娇服饰有限公司老板娘的董思化身主播,在刚刚启用的直播间里拼抢流量。倒数声还没数完,分秒之间,交易数从零暴增到一千,刚上架的这件爆款女装销售一空。
“这是我们第二个直播间,粉丝呼喊我们加场次很久了。”紫娇服饰总经理周建林笑着说,对他们来说,皮衣销售没有淡旺季之分,“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卖皮衣,日均销售量一两千单。”
紫娇是海宁皮衣企业头一批拥抱电商的企业,不过头两年,直播生意不太理想。直到2021年,企业搬进皮革城电商直播基地,得益于基地的流量等扶持政策,从原本3个人的直播间慢慢干到近百人,成为基地里有名的“流量大户”,旗下的直播号如今已有几十万粉丝。
19时,一个计划表里的未完成事项
地点:平湖·中国服装城
图片
天色渐黑,距离市场打烊已过去2小时,吴林琪却为了一个未完成事项,仍忙得团团转。
再过一礼拜,平湖·中国服装城联合订货会就要开幕了,所有设计方案、效果图、宣传视频等都要在23日前定稿,总共有近百个事项。“现在商家的宣传视频还在调整,今晚看来又是个不眠夜。”吴林琪匆匆扒了几口桌上凉透的饭菜,转身又投入审片工作。
吴林琪是这场订货会的执行负责人,为了吸引更多羽绒服采购商前来洽谈订货,她和团队成员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了招募商家、广告投放、宣传手册制作等筹备工作。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6000多位客户报名参加,预计总订单额能超3.5亿元。”吴林琪一边盯着宣传视频,一边抽空对接物料供货商催发货。短短半小时,吴林琪就打了十多通电话。
夜幕下,还有无数像吴林琪这样的嘉兴服装人,正在为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来源:潮新闻(记者 沈烨婷 王雨红 李茸 褚晶君 徐惠文 王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