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著书作画,78岁农村奶奶将岁月写成了诗行

央广网巴彦淖尔7月23日消息(记者魏全民 见习记者邵玉琴 实习生丁嘉蓉)70多岁的农村老人每天都在做什么,是倚着墙根儿晒太阳,和老姐妹们闲聊家长里短,还是坐在炕头慨叹人生苦短,岁月静好。而内蒙古河套平原78岁的“秀英奶奶”还在筹备着她第三本书的出版事宜。
她的两部书关注的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植物,植物结的果子,以及身边不同年岁里的人。
图片
“秀英奶奶”展示她的绘本画(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65岁开始重新识字画画
今年78岁的“秀英奶奶”大名叫秦秀英,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一个普通农民。现住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她给自己起了个微信名“临河而居”。
在临河区城东一栋三层的居民楼里,“秀英奶奶”家在一层,房间不大,干净利落。老人腿脚利落,走起路来矫健生风,齐耳短发透露着干练。
老人告诉记者,她的日子简单有序:早上六点起床出门溜达买菜,回来在本子上记录一下当日生活,然后再在画本上将有意思的场景画下来。下午打开笔记本电脑,将写的内容敲出来。日积月累,便成了她写作的基本素材。
1947年,秦秀英出生在内蒙古五原县一个小村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粉匠。
学龄时,秦秀英就希望自己能像刻苦好学的姐姐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写字,通过自己的学习改写人生命运。可是因家里姐妹多,她只上了一年多学便辍学回家务农。
17岁成家立业后,她成了四个孩子的母亲。在那个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里,生活留给她的是无法忘却的苦涩,还有难以抚平的心理创伤。
秦秀英认为,自己嫁给了封建家庭。因和夫家价值观不同,要强独立的秦秀英一辈子被困在夫家所立的“规矩”中。
“四妹妹婚姻不如意,以致精神失常,47岁离世,她那么漂亮,心气儿那么高,是不幸的婚姻害了她。”姐妹情深,这是埋藏在她内心永远的痛。
还有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就是村里的那个“村霸”。“他巴结大队干部,鱼肉乡里,手里有权想作害谁他说了算。”老人说,在过去农业合作社时期,这个人脏活、累活从来不干,工分、吃食照拿不误,一句话便能卡住人们读书、赚工分、工作。
图片
《生活笔记》里花花草草是老人的美好寄托(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1990年,他们卖掉老家的房子,搬到镇上。因收入窘迫,夫妻俩不得不外出打零工。随着四个孩子的长大,家庭状况逐渐好转。后在孩子们的支持下,一家人在市里买了楼房。老伴去世后,秦秀英开始独自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女们发现母亲变得越来越爱唠叨,她的话题永远是刻在心底那些无法释怀的“陈年旧事”。
博士毕业的小儿子吕永林是上海大学教授,同样博士毕业的儿媳芮东莉是国内最早的自然笔记倡导者之一。刚去上海的一段日子里,儿子吕永林发现60多岁的母亲每天一闲下来就是发呆。
“我不会讲普通话,也不会讲上海话。”到了上海的秦秀英感到难以融入当地老人的生活,只能独来独往,“可能大城市就是这样吧。”
看着母亲寂寞的状态,儿子儿媳商量给母亲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去干。于是,儿媳带着母亲一起做自然公益志愿者,去野外采集标本,还去聆听自然笔记报告。这对一直向往学习文化知识的秀英奶奶来说,重新点燃了她学习的火苗。
2011年,在儿子和儿媳的鼓励下,她重新开始学习写字画画,用电脑上网。还在网上开了博客,为自己创建了一个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创作园地”。她开始做自然笔记、农事笔记和社会生活笔记,写作并绘画。
图片
秦秀英将珍藏在脑海中的人和事画出来(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老人将记忆里的旧人旧事用文字和绘画记录下来,用画笔和简单文字记录六十多年来的生态和历史。
“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一遍又一遍地查阅,至今已翻烂了三本新华字典,用了好几个画本。”大女儿吕红梅说,从小节俭的母亲每天像个小学生,在普通的横格作业本上写满她的生活、心事。
起初,老人写东西总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一个没文化且还是左撇子的农村老太太写字画画让人笑话。
“我天生左撇子,小时候母亲不让我用左手拿筷子,我改不了,常挨骂,就端着碗去外头吃。我做营生都是左手,右手连菜刀也不会拿。”老人说,现在,她学会了用右手写字。但是画画,还是用左手。
出版了两本书的“秀英奶奶”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2015年,“秀英奶奶”绘著的处女作《胡麻的天空》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一本文字加手绘合集,里面的画都是“秀英奶奶”一笔一画勾勒出来的纯原创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专业的画工,但是能让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产生共鸣。一字一句都像写自己,又像画自己。
“有了动物,人的生活也能添一点乐呵,没有了动物,鸡不叫、狗不咬。”
“玉兰和樱花开得很好看,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花,红的紫的都有。村里晚上甚声音也没有,人就觉得冷清清的。”
“东莉把在公园里拍的相片放到电脑里,让我照着相片,画里面的花,可好看了。”
“从银川下放来一家人,来的时候背的一卷铺盖(被子),回时候满满拉了三车东西。”
图片
秦秀英的手绘作品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这是一部“笔记”体的书籍,在秦秀英质朴的文字和画面里,读者能感触到久违的乡情乡韵,仿佛看到大片的胡麻地里,细碎的小蓝花正在轻风的簇拥下,吟唱着大地之歌。
透过纸页能够闻到乡土植物的芳香,摸到土地的温度,看到炊烟袅袅,落日夕阳。书里有老人浓烈的乡愁,对亲人的眷恋,还有永远讲不完的乡村故事。
她在书里写道:“以前鸟多,我一个人在地里干活觉得寂寞,突然天空中飞来一群鸟,边飞边叫,我仰头看是什么鸟,听它们的叫声,就不觉得寂寞了。”
作家刘震云在《胡麻的天空》序言中评价道,该作品有客观的记录,有情感的流露,还有对一些生活哲理的记忆,饱含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智慧。
2023年1月,《胡麻的天空》入围“名人堂·2022年度十大好书”书单名录。
谈及人生第一本书的出版,“秀英奶奶”说,好像做梦似的,但又那么真实。尤其是到处受邀做演讲,谈心得。她最想和年轻人分享的心得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习的态度,用秦秀英自己的话说“牛头不烂,多费两炉柴炭”。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后,永林和东莉高兴地让我接着写第二本书。我说该写甚(什么)了?他们说,就写你熟悉的。思谋来思谋去,我决定从自己的角度,写写这世上的人。别处的人不了解,没法写,我就写近处的,还有身边的。地上的植物长得各式各样,它们的果子各式各样,我写的人也各式各样。”
2022年,她和二儿子吕永林著的第二本书《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出版发行。
图片
《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记录了老人身边的人和事(央广网发 受访对象供图)
《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中的大部分作品是秦秀英在老家完成的。2019年秋天,她回到内蒙古,远隔千里,与二儿子、儿媳的“家庭写作工作坊”视频会议从未间断,慢慢带出了一些本不在写作计划中的人。
有一天,秦秀英做了一个梦,梦到一群仙鹤、好多白云,还梦到了已故多年的小妹。做完梦,她觉得应该写一写。后来,她书中很多人物就是这样“主动”出现在笔下的。
“以前,听婆婆坐在小板凳上絮叨四姨的命运,我苦恼且厌烦。如今,读着她的文字和图画,我却像上瘾一般,特别想走近那些逝去了的美好生命,想寻回那些失散多年的亲人,还有那些在苦难的日子里给予婆婆温暖的好心人。”儿媳芮东莉说。
在《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中,植物并不是主角,而是一个个小小的引子,引出秦秀英身边那些或亡或续的人生故事。世上的人就像世上的果子,有的能健健康康地生长、成熟,也有的中途夭折,有的是绵软的,有的是强悍的,有的甚至带刺有毒,给其他人带来伤害……
重返故里与过去和解
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记者提出和“秀英奶奶”一同回一趟村子,重温她书里画的乡村场景,看看那些花花草草。去她家的老院子拍拍沙枣树,和老邻居们唠唠家常。
图片
秦秀英家门前的枸杞树结出了红红的小果实(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起先老人有些犯难,说自己书里写了村里很多人,包括早已不在世的“村霸”,还有被写进书里的村民,怕见面会很尴尬。
后来,“秀英奶奶”终于答应回村,同行的还有大女儿吕红梅。
“已经好多年没有回村了,村里的变化一定不小。”一路上,“秀英奶奶”和女儿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中。市区到村里的道路早已不再是以前那尘土飞扬的黄土路,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
路过她年轻时曾修过的水渠,那是在她书里出现过的熟悉画面,还有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
车进了村子,老人已经不太确定自家院子在哪一栋,经过岁月的洗礼,一切都变了。几年前,她家的老房子卖给了同村邻居,如今,土坯房早已变成了四间砖瓦房。原来的猪圈、羊圈也不在了。最让老人遗憾的是,那棵穿房长大的沙枣树也被砍了。
图片
门前的沙枣树留下老人满满的回忆(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虽说是乡音无改鬓毛衰,但是村里的老人见到她时,像是老友的重逢,热情寒暄、聊家常、问健康,互相问询孩子们长大后的情况。
等老邻居们离开后,秦秀英从房前到屋后转了许久,努力找回以前的记忆。院子前的田地里,一排沙枣树依然挺立在田埂上,那是孩子们曾经玩耍过的地方。
田野里,枸杞树及一些乡土植物长得正旺,这些植物都曾出现在她的书里。
图片
回到村里,秦秀英与熟悉的老邻居唠起了家常(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短暂的回村,老人释然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过去的那些心结在夏日的色彩缤纷中慢慢解开,压在心头的惆怅渐渐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