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筑牢安全“堤坝”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暴雨黄色预警”“青海将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暴雨、地质灾害、山洪预警齐发”“启动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7月22日至23日,青海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面对防汛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全省各地各部门闻“汛”而动,严防死守、严阵以待,广大党员干部扛起责任、当好指挥,从细节抓、从实处干,勠力同心迎战风雨,全力筑牢防汛救灾的安全“堤坝”,在关键时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
海东市化隆县巴燕镇干部为转移群众送午餐。通讯员 马福海 摄
闻汛而动,
积极落实重要部署
7月22日8时至23日8时,青海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西宁市、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小雨到暴雨不断,雷电活动频繁,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Ⅰ级……
全省水利系统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持续推进水库、淤地坝、山洪沟除险加固、维修养护,充分发挥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作用,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相关部门、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推进,防汛形势总体平稳。
全省各级交通部门全面强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客运场站、道路水路运输企业防汛工作,加大对易受水毁、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风险隐患突出路段巡查力度,加强与气象、应急、公安交警等部门协同联动,全力确保人员财产安全。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严格执行各项汛期行车安全措施,茶卡线客车临时停运,民和联络线、宁大线、双湟线、甘河专用线等铁路线路夜间固定临时停运,确保列车安全。
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布提醒,紧盯山地型、库区型、湖泊型、临水临崖景区景点、文物设施等重点领域风险,责令存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危险的景区和因极端天气不能保证安全运营的景区关停,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针对此轮强降水天气过程,全省气象、水利、交通、文旅等部门全力以赴密切监测、提前预报、及时预警,紧盯防汛重点部位,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图片
海北州门源县东川镇党员和志愿者帮群众渡河。通讯员 冶雪芬 摄
未雨绸缪,
有序展开应急备战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随着全省全面进入主汛期,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水利部门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扎实做好防汛抢险。
共和县水利局局长关却说:“接到预警后,我们及时组织全县水利系统召开部署会和分析研判会,并第一时间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向县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5个工作组30余人分赴恰卜恰镇、龙羊峡镇、沙珠玉乡等实地查看雨势水情,对水库、在建水利工程、重点河道、山洪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防汛不漏一处,不留盲区。”
海东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以“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2日,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第一时间对地质灾害隐患村进行紧急转移,哈洞村、下吾具村等八村139户501人被妥善安置到村党员活动室、中心广场。23日中午时分,巴燕镇党委政府向转移安置的群众,送去了爱心午餐和矿泉水,让转移群众有饭吃、有水喝,紧接着组织开展了700余人的防汛抢险应急演练,进一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号召迅速组织动员全镇15个党支部和500名党员干部,组建12支突击队民警、辅警,在对东川镇开展防汛宣传、治安秩序维护、重要点位进行路段管控、防汛安全覆盖巡隐患排查之外的同时,协调挖掘机、装载机、发电机等装备,未雨绸缪,科学高效应对抢险救援工作,以向险而行的战斗姿态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图片
黄南州公安局开展防汛演练。
面对防汛减灾严峻形势,黄南州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迅速组织动员全体党员民警、辅警,开展防汛宣传、治安秩序维护、重点路段管控、防汛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以向险而行的战斗姿态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海西州农牧局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提示,“叫应”各涉农区部门、种植养殖户,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包片蹲点、进村入户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措施,通过深入乡镇田间地头、畜禽养殖企业,检查农田沟渠、田间地头灌排设施,加强农田沟渠疏通和鱼塘排水,引导低洼处牧民转场,随时做好农田排涝和防汛救灾准备,时刻处于应急响应状态。
图片
黄南州公安局开展防汛演练。
人民至上,
防汛一线党旗飘扬
雨情严峻、汛情紧迫。7月21日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致使海北州G338寺沟口至克图路段出现多处塌方及泥石流,路面落石和泥沙堆积,道路受阻,车辆无法正常通行,险情发生后门源县及时组织公安交警和公路管护等部门联合对该路段进行清理,截至目前已全部清理完成,由于降雨范围缩小,强度减弱,经会商研判,海北州气象台于23日18时解除海北地区暴雨黄色预警。
越是艰难时刻,越能体现为民服务、为民奉献的真章。
7月19日20时左右,受连续降雨影响,玉树州玉树市新寨街道那隆达东巷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值班人员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同时组建应急队对该地段实行交通管制并及时疏散往来人员和车辆,当晚对周边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常住户和租住户4户16人进行了安全疏散,为群众筑牢了安全防线。
7月21日,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对有不稳定性滑坡地段的30户107名牧民进行防汛临时安置。在拉加镇政府广场上,40顶帐篷整齐排列,为了让群众住得安心,7月22日,国网果洛供电公司组织人员连夜冒雨赶赴防汛临时安置点,10余名工作人员奋战一线,放线、布线、接线,安装灯头、灯泡、插线板,一场接通电源的流水线作业迅速展开。如今,40顶帐篷的通电工作已全部完成,群众用电充足可靠。
7月22日,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双苏堡村党支部书记薛玉邦,在党员微信群里发布信息,由于双苏四社整社被划分为转移区域,当晚双苏堡村“两委”连夜入户统计,预计转移人数79户262人。双苏堡村党支部30余名党员闻“汛”而动,有人认领残疾家庭转移任务,有人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转移事项,有人电话统计外出上班人员的归宿情况,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仅30分钟,双苏堡村第一批25户75人转移完毕。
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22日22时,在全省972个可观测降水站点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瓦窑台村,为131.1毫米,瓦窑台村背靠山体,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风险急剧上升。三合镇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以“汛”为令,应急队伍分5个小组,开展“拉网式”敲门行动,他们手持手电筒,敲锣喊话,逐户劝导群众撤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8户16人安全转移。同时协调挖掘机、抽水机等设备对排水堵点进行疏浚,确保道路通畅。
吹响“防汛哨”,筑牢“防汛堤”。全省各地区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迎“险”而上,把防汛作为试金石、将抢险当成磨刀石,推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构筑起防汛一线的“铜墙铁壁”。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牛玉娇 执笔;丁玉梅 栾雨嘉 陈晨 王臻 倪晓颖 洪玉杰 李兴发 王晶 李庆玲 通讯员 扎西东周 参与)
编辑:乔明周;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