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刘志永
“学时都是刷的,科目三都是靠4小时的练车时间速成的,这样学完上路不是增加道路隐患吗?”近日,来自深圳的梁先生反映,他报了深圳某驾校的驾考服务,没想到科目二和科目三都被教练要求坐在空车上对着摄像头刷学时,“每15分钟看一下摄像头,偶尔挪一下车,不让发动车辆,也不让练车”。
记者调查发现,深圳多家驾校存在类似问题。 (7月23日澎湃新闻)
□黄齐超
为了培训合格的驾驶员,防范“马路杀手”上路,2013年1月,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两部委出台并实施了《机动车驾驶教学与考试大纲》。按照这个“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行学时制,学时不满,则不能参加考试,
然而一些驾校教练使用免指纹芯片、跑码器、破电子围栏芯片等外挂设备,人为控制更改车速、GPS定位参数,虚构学员练车假象,达到刷学时目的。驾校如此钻空子,导致培训时间缩水,逃避了市场监管,影响了培训质量,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学时造假,缩短了学员的培训时间,降低了驾校成本,让其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同时,并不是所有学员都反对驾校造假,一些学员没有充裕的练车时间,反倒支持驾校刷学时。驾校、教练和部分学员结成利益联盟,监管制度成了摆设,培训质量就成了牺牲品。
虽然也有学员想保障充足的练车时间,但他们通常也不敢举报,因为怕教练乃至驾校给自己“穿小鞋”。外部监督太远,内部监督太软,敢于举报的“朝阳群众”太少,对违规者的处罚又太轻,驾校刷学时就成为常见的造假行为,在各地按下葫芦浮起瓢。驾考刷学时造假,影响到了公共交通安全,我们不能麻木不仁见怪不怪。因此有人建议职能部门多措并举,围堵刷学时造假:比如加大检查与惩戒力度,建立违规黑名单;比如拓宽举报渠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比如严惩提供外挂技术和设备的商家,等等。这一切都很有道理,同时还有一个Bug我们绝不该忽视,那就是——提供驾培智能化培训系统的运营商。
职能部门拿公共财政招标了驾考培训智能化监督服务,运营商就该提供优质的网络系统,打造严密的防火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既然有那么多的驾校能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外挂,驾考网络监管系统出现了漏洞,那么服务商是否有义务升级防火墙,对系统定期维护优化,保障监督系统的有效?
表面上看,驾校刷学时造假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局外人难以发现。但实际上,作弊造假的数据异常,应该能被驾考网络系统运营商觉察到,除非运营商丝毫不作为,处于躺平状态。所以,长期发现不了,或者解决不了外挂设备的驾培管理系统,似乎可以说明运营商没把这项服务当回事。在笔者看来,驾培智能管理系统一个不容忽视的Bug,就是运营商的服务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