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今夏气温更热  上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实地体验

7月19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幕首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口的入口处,等待进场的观众顶着最高39℃的高温排起了长队,场内的观众则笑称“被挤成木乃伊”……这场一个月内20万张门票抢购一空、预约全满、一开幕就刷爆各大网络平台的重磅大展,究竟有什么魔力,能比三伏天的气温更火热?
两国八百多人
四百多天的努力
图片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上海博物馆最大规模的特展,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在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中,带领观众一览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之前国内举办的埃及文物展,多是从欧美博物馆借出文物,而此次展品则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7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埃及境内一个大型古代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是中国和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首次通过展览的方式进行合作。为此,中方和埃方八百多人的团队经过了四百多天的努力,在幕后付出了巨大心血。
有些展品从埃及考古遗址现场直送上博
展览的首个板块“法老的国度”,如同一部古希腊的百科全书,从诸神、法老、祭司等神权、王权的代表,到书吏、工匠等中下层普通人;从大型的雕像、石碑、彩绘木棺,到精美的首饰、面具、书画、护身符,包括极具古埃及特色的众多文物:展开双翼的金色鹰形护身符,趴在金色底板上的蓝色玻璃圣甲虫,有着细长眼线的荷鲁斯之眼,将国王守护于自己胸前的鹰神……让千百年后的我们得以一窥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念、社会秩序、文字书写、工匠技艺、墓葬习俗等,如同翻阅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古埃及文明史。
图片
“图坦卡蒙的时代”以9岁君临天下、19岁暴亡的“少年法老”图坦卡蒙为主角,展览现场不仅有他和父亲埃赫纳吞的两座巨像,观众还可以通过狭长走道进入环绕式的影像空间,目睹年轻法老的生命祭典、共情公元前14世纪的生死别离。“萨卡拉的秘密”则展示了在萨卡拉地区最新的考古发现,埃及政府破例将这些尚未完成考古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直接从考古遗址现场稍做整理后便送到了上海博物馆,呈现了这次考古成果的全球首展。
法老组团来沪, 彰显工匠精湛技艺
法老是古埃及权力的代表,被视为太阳神阿蒙之子,受万民膜拜。在上博南门口,一尊高2.4米、重2吨多的雕像静静伫立,这是古埃及第19王朝的第四任法老美内普塔,这尊站像也是本次展览中最高的一件石雕,高大庄严,五官清晰可见,肌肉线条流畅明显,展现了新王国时期古埃及工匠精湛的技艺。而在展厅内,还可以看到多位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埃及法老。
图片
埃及第19王朝第三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活到90岁高龄,在位67年,有一百多个孩子(包括门口那位美内普塔),被历史学家称为“最著名法老”,极具传奇色彩。据传,他曾下令制造了很多雕像以彰显自己的权力和威严,并挪用大量中王国和新王国早期的国王与神雕像,将把自己神化了的雕像矗立在埃及各地。
图片
埃及第12王朝法老拉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埃及长达45年,将埃及带入了中王国的“黄金时代”。在展出的雕像中,这位法老长着一张嘴角下撇、一脸愁苦的“忧国忧民脸”。展览首席策展人、著名古埃及专家颜海英教授介绍,这大概是中王国时期国王的典型面孔,“可能因为中王国时期是在经历长久分裂之后的统一,那时期的王权已经没有古王国时期神秘的光环了”。
“古埃及武则天”
“少年法老”的前尘往事
提到女法老,大家都会想到“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而在她出生约1400年前的埃及新王国第19王朝,就出现过一位传奇女王——哈特谢普苏特,颜海英称她为古埃及的“武则天”。
图片
她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图特摩斯二世结婚,图特摩斯二世英年早逝后,其与嫔妃所生的年幼儿子图特摩斯三世继位,哈特谢普苏特先是作为他的姑姑和继母摄政,而后以女王身份统治埃及。展览中展出的“哈特谢普苏特跪像”表现了她手捧涅姆赛特罐,跪地供奉的虔敬形象。与之对立而坐的,就是图特摩斯三世的坐像。这位憋屈了20年的继子在哈特谢普苏特去世后终于继承王位,并抹除女王的痕迹——她的雕像被推倒并打碎,她的形象和头衔被刻去。
“少年法老”图坦卡蒙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有知名度。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了图坦卡蒙的墓葬,包括黄金面具、珍贵的珠宝、精美的雕像和壁画,震惊世人。著名的“法老的诅咒”,便是传说他的墓室口刻着神秘的咒语,而几个最早进入坟墓的人皆因各种原因早死,这一神秘事件使得图坦卡蒙的名字家喻户晓。展厅中的“图坦卡蒙巨像,被埃耶和赫伦布挪用”,是1931年芝加哥考古队在埃耶时期始建、赫伦布时期完工的葬庙中发现的。虽然雕像上最早刻着埃耶的名字,但根据已知的形象判断,雕像的面容描绘的显然不是上了年纪的埃耶,而是年轻的国王图坦卡蒙。
木乃伊不多,但周边很多
在很多埃及主题的好莱坞影视中,木乃伊都是永恒的“主角”。本次展览中,虽然只有猫、鳄鱼等动物木乃伊,但“周边”众多,无论是彩绘棺、面具、随葬人偶,还是制作木乃伊的工具、操作台,都能让人近距离体验埃及的墓葬文化。
图片
“法老的国度”板块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几个竖立着的彩绘木棺——佩德阿蒙套棺。这个套棺分为外棺、内棺和木乃伊盖板,采用这种层层嵌套式的棺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亡者的木乃伊,另一方面是利用棺木上的图像和咒语构成形象化的死后世界,使死者的灵魂获得永生。
图片
展厅中各种各样的木乃伊面具也十分引人注目,最早出现于中王国时期,虽然历经两千多年岁月,依然色泽明艳,栩栩如生。
图片
 “萨卡拉的秘密”板块也展出了萨卡拉遗址最新出土的10具木棺,其中一具人形棺的脸部呈现绿色,佩有假胡须,还佩戴了尼美斯头巾和宽项圈,象征着传说中死而复生的奥赛里斯神,同时也代表着泛滥的尼罗河,将神话元素以具象化方式予以表现。
猫神驾到,一起奇“喵”游
在埃及文化中,猫有着神圣而崇高的地位,猫神巴斯特被视为守护与灵性的象征。
图片
本次展览中的“萨卡拉的秘密”板块,有大量的猫元素,包括神圣动物崇拜、猫神巴斯特的供奉和猫神祭司丧葬习俗等,不仅展出了多个猫坐像、立像,还有一具猫木乃伊。考虑到猫猫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这个展厅还将“青少年友好”纳入设计原则,降低展柜和陈列带的高度,设计可触摸的文物模型,动态演绎猫神的一体双面,并营造一处蒙太奇的猫神圣殿,以期通过虚实结合的场景引发观众遐想。
图片
自7月27日起,上海博物馆还于每周六晚连续举办10期“博物馆奇‘喵’夜”特色活动,观众可在“萨卡拉的秘密”展厅特设的猫神庙区域与爱宠留影(但必须使用牵引绳+胸背),还可以体验“携宠云游埃及展”“巨型猫雕塑合影”“猫爪互动”和“猫爪留言”等项目。
这些展品也值得一看
■瓦赛赫项圈
图片
宽领项圈是古埃及非常受欢迎也是最常见的首饰类型,该黄金项圈属于公主努布霍泰普提-赫来德,被放置于公主木乃伊的脖颈处。
■彩绘萨布提匣
图片
萨布提人偶的主要功能就是替代墓主人在来世劳作,使亡者能够免除耗费体力的苦役。而随着墓葬中随葬的萨布提人偶数量增加,用于放置人偶的专门容器——萨布提匣应运而生。
■阿努比斯像
图片
豺狼形态的阿努比斯是墓地之神,掌管木乃伊防腐和开口仪式。游荡于沙漠边缘的豺狼有吞食尸首的习性,这可能是古埃及人将它们当成“冥界引路人”的原因。
■赛提尔伯尼的卡诺匹克罐
图片
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还有一组用来放置4个内脏的罐子,以护佑王者的身体在来世完整无缺地复活。4个罐子的顶盖被雕刻为荷鲁斯四子的形象,分别有着各自的职责——人头的为肝脏保护者艾姆谢特,狒狒头的为肺的保护者哈比,豺头的为胃的保护者多姆泰夫,鹰隼头的为肠的保护者克贝克塞努弗。
作者/华琪(《上海电视》独家稿件,转载请联系《上海电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