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静安区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督促企业整改成效明显。轻食企业新装的‘天鹰’智能远程监管系统,实现了‘透明化、可视化’监管,让美味又多了一份保障。”近日,静安区检察院邀请区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参加一起轻食类食品安全监管公益诉讼案“回头看”,区政协委员王勇伟对检察机关的做法表示赞赏。
图片来源:静安区检察院供图(下同)
回头看黑科技监督模式很酷
“智能远程监管系统对食品加工场所进行24小时监控,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店内卫生等情况,企业负责人可以根据实时推送到手机上的异常提醒及时整改,管理更高效、便捷,消费者用餐也更放心。”“益心为公”志愿者章琼妮这样感慨道。
据悉,这些轻食企业新装的“天鹰”智能远程监管系统创新应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鼠患、口罩未戴、帽子未戴、制服不标准、温湿度超标、垃圾桶长时间开盖、异常人员等七大类疑似违规操作实现主动抓拍、自动报警,并推送至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手机客户端,方便监督与整改。截至目前,静安区生产企业、大中型餐饮企业、集体送餐企业、大卖场、宾馆酒店、养老机构食堂、白领午餐供餐企业、中小学校食堂等共615家单位已安装3000个左右“天鹰”监控探头。
“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经过这次整改,我们也意识到规范操作才能确保食品安全,才是商誉的保证。这次检察机关和职能部门联合制作的餐饮后厨食品安全‘十不得’海报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还自带背胶、容易撕脱,设计非常人性化。”现场一轻食企业负责人表达了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和由衷的赞许,而这样的转变,源于检察官的一次“多心”之举。
一条留言引发调查……
近年来,以水煮、凉拌等方式烹饪的轻食备受年轻白领追捧,深受健康爱美人士青睐。“不想吃太油腻,就点了这个轻食,谁知吃完肚子就不舒服了。”2024年3月下旬,12345举报平台上的一句留言引起了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徐衍的注意。
向来以健康著称的轻食,吃完出现“闹肚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夏日即将来临,如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低脂、健康美食的新需求,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面对众多餐饮企业,检察机关如何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更好“法律良方”?
带着这一串疑问,徐衍带领团队仔细查阅了辖区内众多轻食店铺在某APP平台的评论,选取了其中8家差评较多的商家进行外卖点餐,并将收到的轻食及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某A轻食”等4家店生产的食品菌落总数达到10的6次方级cfu/g。
是什么导致食品菌落超标?
食品菌落总数超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等环节可能存在卫生方面的问题。这究竟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卫生引起的,还是配送途中污染导致,抑或是存放时间过久形成?为了弄清原委,静安区检察院于同年3月28日立案。
检察官徐衍带着这些问题,率队现场走访调查,询问相关工作人员,拍摄后厨卫生状况照片、视频等,查明其中4家轻食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食品加工场所环境不整洁、原料与半成品及成品混放、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放在地上、后厨垃圾桶无盖、健康证未公示等食品安全问题,均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31654-2021)的情况,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加工场所环境整洁和卫生要求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如何实现从个案处置到类案系统治理?
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密不可分。网络食品安全个案处置并不难,难的是对个案的长效监管、对类案的系统治理。
为凝聚多方共识、启动社会共治,静安区检察院决定就如何对轻食类食品后厨卫生问题开展有效监管,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等举行公开听证。
2024年4月24日,静安区检察院邀请具有食品安全专业背景的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担任听证员,相关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等一同参加听证,共商对策。
会上,静安区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达成磋商意见。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涉案几家企业进行闭环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治理,包括安装“天鹰”智能远程监管系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普法宣传等。听证员对此表示期待,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轻食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压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等。
会后,相关职能部门立即开展调查处置,责令上述4家涉案企业全面整改,涉案企业的后厨卫生状况很快焕然一新;通过安装“天鹰”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对4家涉案企业后厨卫生情况进行实时长效监管,真正实现长效治理,帮助企业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为以外卖为主的网络食品安全有效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夏季来临,为防止出现因食品加工环节不卫生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相关职能部门还以本案为鉴,及时就轻食类餐饮企业后厨卫生问题在全区开展专项监督,对600余家餐饮企业全覆盖监控管理,受到广泛好评。
创新普法形式助力轻食企业合规经营
案件办理过程中,静安区检察院了解到相关餐饮企业未落实后厨卫生要求的主因是合规意识不足,且对专业的国家标准内容并不知悉。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合规经营,静安区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有关国家标准为基础,结合餐饮企业后厨常见和多发问题,制作了形象生动的《餐饮后厨食品安全“十不得”》海报,向全区一百余家轻食类餐饮店发放。餐饮店将海报张贴在店内,时刻提醒后厨员工注意相关食品安全要求。
整改完成后,静安区检察院再次邀请担任过本案听证员的区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同跟进监督,开展“回头看”,于是有了开头一幕。
2024年7月3日,静安区举行“诚信尚俭,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静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应邀在现场向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协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代表、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等普法,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例阐述食品安全与公益诉讼的关系等,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提醒广大市民关注食品安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下一步,静安区检察院将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食药安全公益诉讼案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通讯员 苏双丽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