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山”和他已经走完的20万公里巡山路

全文2525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剑阁国有林场护林员肖大超用29年走过近20万公里巡山路,相当于从成都步行到拉萨走100遍。

02肖大超管护过的林场从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事故,从未发生一起森林资源违法案件,被誉为“活地图”。

03作为“林二代”,肖大超跟随父亲脚步走入山林,逐渐对参天大树、不知名的花草、野生动物产生了感情。

042019年冬天,肖大超的父亲患病瘫痪在床,但他仍然坚守岗位,最终选择理解肖大超。

05如今,剑阁县像肖大超一样的生态护林员有1043人,翠云廊古柏保护区为每棵古树建立了“身份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7月,剑阁国有林场苍莽葱茏。茂密的树丛里窸窣作响,“簌簌……沙沙……”,由远及近,忽然,一个充满虎气的男子一跃而上,钻了出来。
皮肤黝黑、身材精壮,年近六旬的肖大超,依然保持着矫健的身手。作为剑阁县国有林场剑门工区资源管护站站长,肖大超每日都要巡山。用29年走过近20万公里巡山路,相当于从成都步行到拉萨走100遍。肖大超俨然一张林场“活地图”,1.2万余亩山林管护区,哪里有哪种树,哪里有溪河深谷,他心里都有一张图。
从青春到白发,肖大超管护过的林场从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事故,从未发生一起森林资源违法案件。以山为家,与林相伴,四季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肖大超践行着“待我白发时,不负青山绿”的誓言。
两代人的接力
作为“林二代”,肖大超年少时对父亲有不少埋怨。
图片
一年春节,母亲让肖大超去给正在守山的父亲送年夜饭。他摸黑背着背篓翻山越岭5公里,好不容易走到护林站,发现莽莽林场中只有父亲一人。环境显得冷清可怖,年少的肖大超非常不理解,“你一个人呆在这儿不害怕吗?人家老汉儿下班都要回家,你居然年夜饭都不和我们吃!”
“现在是高火险期,林子里不能一天没有人!”父亲说,“我是护林员,我不管哪个管?做这份工作就要做好!”父亲的态度引发了少年肖大超的好奇心:为什么父亲如此喜爱这份工作,如此牵挂这片山林?
为了贴近父亲,解答心中的疑惑,少年肖大超跟随父亲脚步走入山林,在日积月累的接触中,肖大超逐渐对那些参天大树,对那些不知名的花草,对林中的野生动物都产生了感情。
27岁那年,肖大超放弃了在城里维修家电的工作,返回自己思念已久的大山,钻入山林,成为了一名护林员,终于把父亲的接力棒攥在了自己手里。
图片
2019年冬天,又到了森林高火险期,肖大超的父亲患病瘫痪在床。面对两难全的境地,守了一辈子林场的父亲替儿子肖大超做了选择,“你赶紧去吧,林子里不能一天没有人。”
“林子里不能一天没有人”,等再次听到这句话,肖大超年少时的记忆又一次被唤醒。跨越几十年,父与子,守林人与守林人之间的默契与爱,在这11个字里形成了闭环。
2022年,肖大超父亲去世,没能在父亲身边尽孝,成为肖大超的遗憾。
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理解肖大超,肖大超也用近30年的时间理解了父亲,给了年少时的自己一个答案。
图片
父亲离开已两个年头,但其实父亲也从未离开过。父亲成了一棵树,又或者成为了一片林。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国有林场岩店乡林区,有一大片次生林,很杂很乱,从父亲那代开始,补种了柏树、马尾松这些植物,好好规整了一下。”肖大超说,如今这些树最大的直径达40厘米。一棵棵树密布在山坡上,远看一片苍翠,几代人没白忙活!
一群人的热爱
一把镰刀,一支手电筒,一个水壶,一包治蛇毒的药,一条登山绳……7月22日早上7点,肖大超背上近20斤的装备出发了。
“山上蛇多得很,我父亲以前都被咬过,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肖大超说。
在林区里面穿行和在景区里面走山路完全是两码事。深入林区后,没有所谓的“路”又处处都是“路”。“跋山涉水”四个字变得具象化。20米的登山绳一甩一系,肖大超和一起巡山的同事常常手脚并用,顺着粗壮的树干往上爬。
图片
有一年冬天,肖大超和工作站的同事一起巡山,为了搭建起一个方便过河的独木桥,同事不小心踩滑,掉进了下面2米多深的河沟里。冬天衣服又厚,吸了水使劲往下沉,肖大超赶紧捡起附近的树枝去救同事。
危险和困难还有不少。刚当上护林员那会儿,山路还没修好,肖大超每次都要走5公里的山路从家里到工作站。遇到雨天一片泥泞,胶鞋啪嗒啪嗒地被黄泥巴粘一脚,前行困难。护林员们都索性脱掉鞋子,光脚踩在地上。那时护林站也没有电没有水,只能点一盏小小的煤油灯。
图片
有时候一趟巡护要出去好几天。“带着帐篷出去?”记者问。“带啥帐篷哦!”肖大超一笑咧出一排牙,“石岩就是天然的床!”
一个月走烂一双胶鞋,满脚老茧,关节还经常痛。29年的工作让老肖落下了职业病。
为啥喜欢这份工作?肖大超说,从小和这些树、这片山打交道,它们就像自己的家人。“和它们待在一起最自在。”
图片
当天下午,肖大超正好要去自己管辖的片区翠云廊巡护。面对这些参天古木,这个壮实粗糙的男子竟流露出了细腻柔和的眼神。“人最长也就活100岁。但这些古柏已经站在这里几百上千年了。剑阁的大人、娃娃都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爱树。树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
据悉,剑阁县像肖大超一样的生态护林员有1043人,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大家每天会把巡护照片发到工作群里,遇上“生病”的树,会立即上报,有专家“把脉”。而作为更为珍贵的千年古柏保护区,翠云廊还给每棵古树建立了“身份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对应古柏的树龄、保护等级、树高、生长势等信息。
据测算,林木蓄积量每增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可以说,以翠云廊古柏林为代表的古柏树群,就像一个大型的“森林碳库”。
图片
两千年的坚守
一个人的爱可以改命运,一群人的爱却可撼天地。
作为目前世界上存世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树群,翠云廊——古蜀道金牛道的一段,被称为“蜀道奇观”。其中古柏树有两万余株,树龄最高者达2300年。
翠云廊的古树群能有如此规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世世代代爱树护树累积至此。
图片
自秦汉始建,到三国时期张飞率众在沿途植柏;北宋有知县将栽树纳入官员考核;明代剑州(今剑阁)州官离任时,必须清点古柏,向接任者移交;行至清朝,曾设禁条保护蜀道古柏……
“到了今天,剑阁县创新了‘一树一档’‘一树一人’‘一树一策’保护举措,优化完善古柏‘离任交接’制度,成立全国首个古柏保护专项基金,古柏保护专科医院、古柏保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让家乡‘后继有树’。”广元市剑阁县委书记杨祖斌表示。
图片
千年之间,诸如罗马道路、波斯御道等世界著名的道路都逐渐被密封进历史书页中,只有中国的古道还在延续且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片
“来剑门关-翠云廊景区的人越来越多,客源地也扩大了。”在景区从业二十余年的游客部主管蒲元彬告诉记者,“一年来,翠云廊景区的游客同比增长782.65%。客源地也从以前的川内扩大到全国、全世界。不仅有黑龙江、上海、山东这些外省游客,还有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外国游客。”
图片
来自天津的张韩潇小朋友站在著名的剑阁柏下背出了“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的诗句,“我听说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棵松柏同株树,树龄竟然有2300多年了!”12岁的张韩潇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当地村民收入增加了,像肖大超一样的护林员们也有了新的工作站,水电一应俱全,工作环境和工作装备都有了改善。
图片
7月,空气郁热黏腻。记者准备返程时,肖大超提醒我们把伞带上,“这片山马上要下雨了。”
29年,对山林的脾气了如指掌。“肖大超”们与这片山林互相托付,成为彼此生命的注脚。
图片
在回程路上,记者用手机传了一张肖大超工作时的照片给他。
图片
正如肖大超的微信名“大剑山”
“大”是自己的姓名
“剑”是自己的家乡
而落脚点在“山”
有了山
就有了生命的意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策划 张魁勇 陈彦川 饶竹舟 郝燕萍 执行策划 成欣芸 彭戈 记者 成欣芸 拍摄剪辑/摄影 彭戈 编辑 蔺虹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