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广听见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月26日《新闻进行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节目报道了: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图片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属中国西北极干旱的温带荒漠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该地区以连绵起伏的高大沙山和丘间众多湖泊而闻名,展示了沙漠景观不断变换的地质和地貌特征,令人叹为观止,全球少有沙漠可以比肩。

图片

巴丹吉林沙漠的重要标志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相对高度达460米,还有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如此独特的景观展现了巴丹吉林沙漠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展示着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生物栖息地。

图片

游客黄耀美: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心心念念想要去的地方,这趟感觉非常地心满意足,阿拉善太美了!

踏进夏日的巴丹吉林沙漠,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巴丹湖湖畔,朝阳之下,黄沙泛起金光,湖水深邃。

游客彭玉凤:很美,我基本上每年都来。

游客李凤文:真的广阔无垠,相当壮观!

图片

高耸入云的沙山,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也成为众多沙漠越野爱好者的圣地。54岁的胡红德,从小生长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他说,小时候,沙漠出行都靠骆驼,随着时代变迁,他成为了沙漠探险向导、职业车手。在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过程中,他还曾作为向导,多次带着专家进入沙漠考察。   

图片

胡红德:到了沙漠中心地带,大概走四五十公里,到无人区后,就是高大沙山群附近,几乎每个高大的沙山下面都有一个湖泊。进去以后,各种植被、水鸟,还有野生动物,比如野兔、狐狸、黄羊之类的,让人感觉,哎,咱们这里面也有生命的迹象,好多动物在这里。

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遗产外联部主任杨子砚介绍,“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独特、稀有、绝妙的高大沙山,以及无数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是温带和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和地貌持续演变的杰出范例,是全球范围内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沙漠景观之一。

杨子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满足世界自然遗产价值标准(vii):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和美学价值的地区;以及标准(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重要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图片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于2020年正式申报世界遗产。杨子砚表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申遗成功,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这一空白。

杨子砚:“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申遗成功,为进一步研究沙漠沙山的形成和保护沙漠丘间湖泊奠定了基础,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这一空白,具有很大意义。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我国湖泊和沙丘沙漠特征自然遗产方面独一无二的价值,其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是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记者:总台王泽华、宝音、内蒙古台董云静、孙竞、阿拉善右旗融媒吴雯

编辑:张轶男
审核:赵   婧
监制:侯爱文
图片来源:阿拉善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奔腾融媒 新闻广播》官方微信

 

点亮“在看”,与您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