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前,获诺贝尔奖后第一次接受采访的爱因斯坦,从北外滩汇山码头登陆中国;48年前,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者许慎第一天上班,就是在北外滩的码头;今年,钢琴家宋思衡在北外滩采风,写下了钢琴独奏曲《申城之光》……今天,世界会客厅迎来7月公众开放日,联手上海文化沙龙“克勒门”举办首期文化沙龙《上海,“上海”的地方》。多位学者、艺术家从个人经历、作品故事出发,聊起了自己与北外滩、与虹口、与上海的渊源,也由此展开了一幅包容并蓄的海派画卷。
“推门见世界,进门见上海。”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陈祖恩从世界会客厅建筑本身出发,介绍了北外滩的历史。百多年前,汇山码头是仁人志士赴法勤工俭学的始发地,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启航地。世界会客厅原址是北外滩有着百年历史的扬子江码头,其中的两栋仓库建筑始建于约1902年。在北外滩贯通和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中,这两座建筑进行了修复性改造,并保留下清水青砖与清水红砖为特征的外立面,以历史的厚重承载起如今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与重要会议,让更多人共享城市更新成果,也成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在他看来,如果说上海的摩登源于都市街区,那么北外滩的码头就是拥抱世界的港湾,是上海真正“上海”的地方。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金亚秋从爱因斯坦从北外滩登陆的故事说起,讲到了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而艺术与科学的相融,在金亚秋身上同样存在。在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微波探月中,金亚秋领衔的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创性地估算出了月球氦3的含量与分布。就是这样一位重量级科学家,前些年还出版了绘画作品,收集了他在百忙中创作的素描、版画、油画、水彩画、速写等。“艺术与科学不分家,艺术可以点燃科学的火种。”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者许慎的家族,与虹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许慎的父亲许步曾在电台从事音乐编辑工作,还是翻译家和犹太人文化历史研究学者。1990年代,许步曾与夫人特地来到虹口区犹太难民音乐家住所旧址探访。退休后的许慎转向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研究,继承并发扬父亲的学术成果。去年,他还改写了一项历史纪录:经过追根溯源,他最终确认父亲收藏的两张唱片录制于1929年,是文献记载中上海交响乐团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最早的唱片,由意大利指挥家梅百器指挥,富华担任小提琴独奏。今天的活动之于许慎,亦是故地重游。站在世界会客厅的落地窗前,看到半个世纪前劳作过的地方华丽蝶变,他感慨万千,“这也是上海发展的缩影”。
本次沙龙还邀请多位年轻艺术家现场演绎。首位获得法国玛格丽特·隆—雅蒂博国际钢琴比赛金奖的华人、80后钢琴家宋思衡,带来了多首经典作品与原创作品。其中,他为虹口特别创作的《申城之光》,用跃动的音符展现了这里霓虹闪烁、高楼林立,都市感与烟火气交融。马林斯基歌剧院青年歌唱家温牧雅,指挥家汤沐海的女儿、小提琴手汤苏珊也一一登台表演。
身为“克勒门”的掌门人,著名作曲家陈钢从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说起,聊到了“克勒门”的成立初衷——把上海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他解释道,“克勒”是过去上海绅士的代名祠,是class(阶层)、classic(经典)、club(会所)和color(色彩)的合成语;“门”则是上海之门和文化之门。“克勒门”所追寻的就是当年“老克勒”所崇尚的高雅、多元的审美情趣和时尚、精致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上海城市精神中的“海纳百川”“大气谦和”,与上海城市品格中的“开放”“包容”。在他看来,作为上海城市新地标,世界会客厅同样是开放、包容、多元、创新的,这个国际交流平台正成为上海连接世界的窗口。此次沙龙作为世界会客厅公众开放日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打造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体验,成为公众走进世界会客厅的新选择。
作者:单颖文 姜方
文:单颖文 姜方图:主办方供图编辑:王宛艺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