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版《无国界医生手记》亮相书博会 新增11篇动人故事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7月27日讯(记者 王杨 蔡娟 李丹)眼下,第32届书博会正在山东济南火热举行。7月27日,《无国界医生手记》背后的故事分享会在湖南出版展位举行,新版《无国界医生手记》亮相,现场观众和读者走进冲突、疫病、灾难的救援一线,聆听无国界医生背后的故事。
从卢旺达到阿富汗,从也门海岸到海地,从西非埃博拉疫区到缅甸孟加拉边境的难民营……半个世纪以来,“无国界医生”出现在每一个人道危机现场。正因为此,“无国界医生”在1999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2012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由无国界医生救援人员集体创作的《无国界医生手记》。该书记录了无国界医生救援人员在人道行动中的见闻和感受。该书所有作者,都曾以医务或后勤的身份参与了具体的救援工作,他们真实而质朴的记述,感动了国内万千读者,也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人道工作,有的读者甚至因此书加入了无国界医生的行列。时隔十二年,该书重新出版。
新版《无国界医生》。
活动现场,无国界医生代表张凯淇、黄媛分享了自己的人道救援经历,把书里的故事搬到书博会现场。
山东小伙张凯淇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30岁那年加入无国界医生,作为后勤人员跟随无国界医生医疗队去到世界最大难民营工作,之后又去到塞拉利昂、基里巴斯。他生动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工作经历,令观众和读者犹如身临其境。
内科医生出身的黄媛曾在非洲工作了4年多,并亲历过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她与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在艾滋病和耐药性结核领域,进行临床治疗和研究的故事。
魏保珠是无国界医生北京办公室传播主管,也是《无国界医生手记》特约编辑。魏保珠2007年加入无国界医生办公室,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得以有机会见证从中国内地出发的前线救援人员在项目上的成长,听到他们的一手故事。
“每每听到人们谈起《无国界医生手记》,心弦都会为之触动。尤其是有些读者在大学时代读了这本书,从而萌发了加入人道工作的志向,后来真的加入了无国界医生的前线工作。”魏保珠说。
魏保珠介绍,几年来多次听到读者反馈,希望重印这本书,看到更多无国界医生的故事。于是,新版的《无国界医生手记》中,保留了一些曾经让读者们为之痛心、揪心、振奋的故事,也增加了11篇新的故事。作者来自北京、山东、广东等地,他们用或严谨理性、或活泼张扬、或温婉文艺的文字,展现出救援一线无国界医生的风采。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潘晓山介绍,2024年版的《无国界医生手记》反映了过去十多年中国一线救援人员参与无国界医生国际项目的经历,希望这本书能在所有读者的接力中,不断更新下去。
据悉,无国界医生(简称MSF)是一个独立的、专事人道救援的国际非营利团体。成员皆遵守医疗道德,遵循不偏不倚和中立原则,不分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为身处困境的人群以及天灾人祸和武装冲突的受害者提供紧急医疗援助。每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的三千多位救援人员,联同在项目当地聘请的四万多名当地员工,在约70个国家救伤扶危。(王杨 蔡娟 李丹)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