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用活文化资源 带火旅游发展——广南县文旅品牌创建路径的思考

 作者 田莉 中共广南县委党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旅游要火需让文化活。广南县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厚植旅游产品的精神文化内涵,重视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传承和创新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
 广南县文旅产业的发展优势
  区位条件优越,物产丰硕。广南县位于滇、桂、黔3省(区)交界,国土面积7810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77.19万人。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省通边达海、南下两广的主要通道。位于昆明两小时经济圈和南宁两小时经济圈的重叠区域,境内广昆高速、云桂高铁穿境而过,设有广南县站、珠琳站2个高铁站。目前广那高速公路建成,红河泸西至丘北至广南至富宁高速公路、广南至西林高速公路、广南机场正推进建设。广南县境内生物种类繁多,有植物50多个科目600多个种属,其中桫椤、蒜头果、七叶树等10余种属国家及省级珍稀濒危植物。如蒜头果野生种源仅云南和广西有分布,保存数量3万余株。蒜头果由于种源数量稀少,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种源优势。广南还是“中国八宝米之乡”“中国广南铁皮石斛之乡”、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油茶基地、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是全国主要的蒜头果资源原产地。
  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据考证,五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秦汉时期是句町古国的治所,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是中国铜鼓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域内有旧、新石器遗址和文化遗址数十处,有保护较完好的庙、阁、祠、塔、牌坊等不可移动文物184处。县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11094件(套),珍贵文物99件(套)。广南县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其精粹有创造并承传至今的“铜鼓文化”、人神共娱的“节日文化”、以歌代言的“歌坛文化”、以壮族刺绣为特色的“服饰文化”、用糯米加工的“美食文化”等等。广南县是云南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县,涌现出柯仲平、陆丕臣、赵信诚、黄文祥等革命历史人物,现有革命遗址遗迹45处,红色历史厚重。
  原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以文塑旅底气足。广南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天然氧吧”。2021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原生态康养旅游县”“美丽中国·最佳国际休闲旅游城市”,2023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1个,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1个,还有句町古城、六郎城·仙草秘境、五福山万花岭文旅融合产业园等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极具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资源禀赋。在宣传方面,“新时代柯仲平大众宣讲团”采用队伍在一线选择、方式在一线创新、平台在一线搭建、活动在一线开展的“一线宣讲”模式,为文化思想传播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广南县莲城镇南街“每月一主题,每周一讲(演)”的“相约在古城·缘来在句町”活动,为广南以文塑旅提供了成熟的宣传平台。
 广南县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以文塑旅的深度不够。广南县既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农文化等资源,又有坝美、六郎城·仙草秘境、滴水村玄天幻境景区、董堡牡露侬人谷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但景区留不住游客,回头游客少,究其原因,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力度不够,旅游路线不够精品,优势特色发挥不明显;景区普遍未形成强有力的特色文化项目,旅游仍停留在观光旅游等前端链条;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文创产品创新创造及周边景区景点打造关联性较弱。
  以旅彰文力度不够。广南县虽然景点众多,但在游山玩水中达成“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效果不明显,实现知行合一的底气不足。文创产品的开发、创新、利用与景区提质增效缺乏有效联动;文艺精品的创作创新与旅游品牌提升契合度不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景点景观的打造缺乏联动。
  以文促宣能动性不强。广南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力度不够,主要以传统文化保护方式为主,进行记载、活动推演等保存的资料相对较少,没有结合对外宣传将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呈现出来,大众知晓率低,吸引力不够;文化活动的举办虽然隆重,但更多的是以区域性特点为主,宣传推介不够;文化与宣传联动性不强,宣传作用和影响力发挥不到位,以文促宣能动性差、力度不强。
 提升广南文旅品牌的对策建议
  文旅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广南县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后发赶超的奋斗期,迫切需要提升文旅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广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做好文旅资源整合文章,树立文旅品牌。一是打造精品路线。着力开发几条精品路线(如红色资源旅游路线、传统文化资源旅游路线、乡村振兴示范旅游路线等),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增强游客历史体验感。二是挖掘运用好名人资源。深入挖掘被誉为“为革命战斗一生、歌唱一生的著名诗人柯仲平”名人资源,将参观柯仲平纪念馆与柯仲平不同时期的著作串联成珠。可以借鉴陕西华清宫景区背诵《长恨歌》即可获得背诵卡片兑换当日门票、四川剑门关景区背诵《蜀道难》可免门票等“金点子”,把“背诗”(柯仲平著作)与减免、赠送景区景点门票(如侬人谷、滴水村等景点)相结合,在实现“知识变现”的同时,又能提升广南文旅吸引力。三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广南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深入挖掘土司文化、儒家文化、地母文化等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文化资源,利用好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资源,在城区安装游览示意图,将多种文化资源串联成珠,增强城市历史气息,提升古城区文旅影响力。四是提升文旅资源联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提升服务品质,加大景区科技赋能投入,增强文旅资源联动性,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如,提升烈士陵园、“拥军示范村”者偏村与滇桂黔边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孙太甲展馆、孙太甲故居与珠琳乡拉狗塘战役遗址的联动性,让“一条游线留住游客一整天”。
  做好深挖特色资源文章,擦亮旅游招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提升广南文旅品牌,要深挖特色资源,融合构建“旅游+”“+旅游”新业态。一是“文旅+康养”厚植旅游底色。广南县应在“特”字上下功夫,充分做好高峰牛、八宝米、富硒水(母之山泉)等高原特色农产品,整合蒜头果、铁皮石斛、三七等中药材瑰宝优势,精心设计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康养旅游项目和产品,结合游客需求,抓住微旅游、微度假等新旅游形态,注重潮流的表达方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厚植旅游底色。二是“旅游+文化”增强旅游特色。依托红色文化,让《苗岭雄鹰王开洪》《狂飙诗人——柯仲平》等文艺精品进景区景点,增加景区历史厚重感;依托民族文化,把壮族以刺绣为特色的服饰文化,用糯米加工食物的美食文化,以歌代言的歌坛文化等融入景点,增添沉浸式旅游方式,增加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感。三是“产业+文旅”提升旅游品质。文旅是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的一大法宝。将广南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延伸特色产业产业链统筹布局,把资源优势、文旅优势变现为富农红利。
  做好宣传合力文章,提高景区知名度。一是用好官方媒体。整合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宣传资源,让广南传统文化或者非遗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在官方媒体上多亮相,让外界感知广南,增强广南文化吸引力。同时在地方媒体如视听广南、广南微信公众号等定期推出不同时节的景区视频、活动预告及文化旅游品牌,扩大广南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扎实推进文旅新媒体整合传播项目,搭建全媒体营销网络,注入新内容、创造新供给、催生新业态。三是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广南县莲城镇南街和杨柳井乡六郎城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广南小地标,景色美而有内涵,但外界知晓度不高。应结合南街古建筑、六郎城仙草秘境康养胜地打造网红拍照合影地,为广南吸引更多游客。四是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提高坝美、八宝田园综合体等景区知名度,使广南旅游实现“少数人高频次旅游”向“多数人高覆盖旅游”转变。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