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巴黎奥运会·记者手记|云南女将伍志帆与世界越野自行车高手过招

  7月28日,巴黎奥运会展开第二比赛日的争夺。女子山地自行车决赛在法国埃朗库尔山举行,云南女将伍志帆与世界各国高手们过招,勇气可嘉。
图片
  28日的巴黎终于雨过天晴,然而骄阳对于越野自行车运动来说并不是好消息,过热的温度和空气中较低的湿度,让原本在山地进行的比赛更具挑战性。此次巴黎奥运会女子山地自行车比赛设置在巴黎埃朗库尔山,这里是法国的最高点,可以俯瞰埃菲尔铁塔和巴黎郊外的全貌。比赛全程为30.8公里,每圈长度为4.4公里,运动员需要骑行7圈才能完成比赛。女子组共有来自28个国家的36名运动员参加角逐,根据比赛规则,如果落后选手被前面的选手套圈,或是落后选手成绩达不到第一名的80%就将被取消成绩。这样的规定,无疑是给实力稍逊的选手施加了不小压力。
图片
  在36名运动员中,伍志帆身披34号号码牌,这意味着她之前的比赛成绩放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并不高。出发时,伍志帆排在队伍最后,作为奥运赛场的新兵,伍志帆显得有些局促。平稳出发后,伍志帆拼命抢占着有利位置。依山路而修的赛道蜿蜒曲折,狭窄之处仅容一人一车通过,第一圈后伍志帆处在28名,虽然和欧美一线选手的差距很大,但伍志帆并没有削弱自己的斗志,相反越战越勇。在不断有选手发生意外、爆胎、淘汰和退赛的情况下,伍志帆平稳心态、埋头苦追。在第5圈时,伍志帆已经追到了第23位,而她每圈与第一名的差距也从最开始的1分40秒缩小到1分钟。
图片
  最后一圈,是对运动员体能和毅力的最大考验,伍志帆在体能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依然猛追猛赶,最终她以1小时36分07秒的成绩第22个冲过终点,顺利完成她的奥运会首秀。东道主选手费朗-普雷沃以1小时26分02秒的成绩站上最高领奖台,美国选手巴滕和来自瑞典的里斯维兹分获银牌和铜牌。赛后,伍志帆显得格外冷静:“能与欧美这么多优秀运动员一起比赛,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从比赛中我看到了自己爬坡的优势,但是从下坡和过障碍的顺畅感来说,我与她们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不过通过这次比赛,我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看到了世界高手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竞技状态,为我树立了全新的目标。”
  伍志帆教练童卫松:云南自行车精神在巴黎奥运会赛场得以传承
  云南省自行车队教练童卫松早早就守在电视前,时刻关注着伍志帆的成绩和排名变化。12年前的伦敦奥运会,童卫松披挂上阵,代表中国征战奥运。如今,他的爱徒伍志帆也登上奥运会的赛场,这让童卫松心潮澎湃。
  “看完小伍的比赛,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替她骄傲。这次巴黎的赛道以飞跃、石头阵、圆木为主要技术难点,难点多、飞跃落差较大。”童卫松点评了今年的赛道,“小伍24号才开始官方训练,她只用了4天的时间来进行适应,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难度这么大的赛道,对她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和突破。”虽然没能前往巴黎,但童卫松每天都要通过电话和伍志帆一起分析训练细节。“伍志帆是非常自律的运动员,她每天都会和我们讲训练情况,我和国家队教练们在赛前针对她热身时间的长短、如何处理技术难点等问题都反复和她沟通。”
图片
  虽然电视直播上伍志帆的镜头并不多,但童卫松通过每圈的成绩来分析着伍志帆的整体表现:“前三圈她骑得有点保守,每一圈落后第一名1分30-40秒。第四圈开始,她慢慢找到状态,逐渐追到每圈1分钟的差距,最终完赛。整场比赛非常惊心动魄,极大积累了她的大赛经验,相信今后伍志帆的运动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童卫松长出了一口气。
  云南自行车项目是传统优势项目,从朱勇彪、童卫松,到现如今的吕先景、伍志帆、唐欣,代代相传、薪火相承,才造就了如今云南自行车人才济济的大好局面。“云南省体育局非常重视自行车运动,国家体育总局也给了云南自行车极大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我们各州市对自行车的热情高涨,像昭通、玉溪、昆明、曲靖这些州市都组建了较完整的自行车梯队体系,这为我们省队的选才奠定了基础。”童卫松说。“其次,云南自行车专业教练力量接续,之前的朱勇彪教练是专业运动员出身,我也是从运动员转为教练员,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可以把自己参加大赛的宝贵经验和对技术的理解,很好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让他们通过我们更快速和准确地掌握技术知识,从而运用到日常训练中。”
  现如今,云南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范畴进一步扩大,除了呈贡体育训练基地作为云南省自行车队的主管单位和国家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接待单位外,曲靖市马龙区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芒市训练基地也逐渐羽翼丰沛,每年都吸引众多来自全国的自行车队伍、俱乐部上高原集训。环滇池、环洱海自行车赛,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等知名自行车赛事,也为云南高原自行车赛事丰富了内涵。“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这一近年来云南省致力打造的高原体育目标,在自行车运动身上都得以完美地彰显。在云南省体育局的呵护和扶持下,自行车运动在云南丰沃的土壤中繁育壮大,云南自行车敢于拼搏、突破自我的精神也在巴黎奥运赛场发扬光大。
  花絮:
  来自埃朗库尔山的欢呼
  从记者住处到达艾朗库尔山,需要转地铁和城市区域快铁才能到达,2个小时的路程对于巴黎普通民众来说也并不轻松。然而在28日的女子山地车赛场,近万名自行车爱好者涌入艾朗库尔,漫山遍野的观众瞬间成为赛场以外最引人注目的群体。
图片
  巴黎人不爱开车,大家都选择公共交通前往比赛地,每种公共交通都人满为患,巴黎市政府派出了大量警力和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为了减少赛道对山体植被的影响,此次赛道多依原来的山路而建,许多观众都选择爬山观赛,比赛前两个小时,赛道两边就开始聚集人群,在起终点更是聚满了手拿各种标语的狂热粉丝。开赛后的艾朗库尔,欢呼声、高歌声震山响,人群像潮水一般在赛道间流转,漫山人潮涌动的画面颇为壮观。
图片
  作为传统,粉丝们拿着牛铃铛当作加油神器,叮铃哐啷的声响倒也别具一格。每当骑手通过人群最密集的终点处,观众们都会给予热烈的助威声,前排的观众更是激动地用手使劲拍打着挡板,热烈的场面给了每一位参赛运动员极大的鼓励和尊重。此时的艾朗库尔是没有国界的,每一位能登上奥运赛场的选手在观众心里都是英雄。相信这场赛事以后,艾朗库尔将会成为运动员们美好的记忆,因为来自这里的欢呼纯洁、真诚。
  艰苦卓绝的山地自行车比赛
  第一次观看世界顶级的山地自行车比赛,那种窒息感扑面而来。单看7圈30多公里的比赛量,就足以说明强度之大,加上山地自行车危险系数极高,对于山地越野自行车手而言,要么不受伤,要么就是重伤、大伤。
  山地自行车集速度、技巧、耐力和抗压能力于一体,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可以看到这些顶级的山地自行车女运动员个个都是精瘦的体型,常年高强度的训练,让运动员的消耗巨大,从而形成了这样纤细且极具操控力量的体型特点。昨日比赛中,奖牌有力争夺者法国名将勒孔特起初一直保持第一集团的优势,但在第四圈时,她重重摔在圆木阵,当场昏厥。后面的选手从她身边擦肩而过,看得让人冷汗直流,虽然身体并无大碍,但不得不退出比赛。而荷兰名将特裴斯塔·安娜因为爆胎,一下从第三的位置跌落,后面尽管全力追赶,可也最终无缘奖牌。这样大起大落的剧情,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持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当看到伍志帆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的心才回到肚子里。对于初登奥运赛场的云南女娃来说,顺利安全完成比赛,就是最好的结果。
  云报全媒体记者 娄莹 巴黎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