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15家文博机构联手 135件展品讲述马可·波罗的传奇之旅

7月29日起,“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型文物展,亮相中华世纪坛。来自15家中、意文博机构的135件珍品,如抄本、油画、雕塑、珠宝、陶瓷、钱币、玻璃制品、纺织品、插画等,聚焦东西方文明交流,以物述史,讲述马可·波罗所在时代的威尼斯,并追溯13至20世纪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历史故事、宗教、商业、战争、知识、传奇再现……展厅内,一趟自西向东的旅程就此展开,为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和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米兰波尔迪·佩佐里博物馆藏《饰有圣马可翼狮的自鸣座钟》 本报记者 方非摄
一段旅程改变对世界的认知
700多年前,各大洲尚处于天各一方的时代。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旅行,在不同文化间架起了桥梁。他通过游记带回到西方的故事和知识,被迅速翻译成上百种文字,深刻改变了人们对已知世界的看法,也让中国复杂而有序的文明从此成为一种向往。
图片
威尼斯马尔恰那国家图书馆藏复制品《世界地图》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对世界认知的改变,可以在展厅内的巨幅“毛罗地图”上寻到踪迹。它绘制完成于1460年,综合了马可·波罗以及同时代多位航海者、旅行家、商人对世界的探索而成。它突破了此前欧洲地图的宗教色彩——不再把耶路撒冷绘制到地图的中心,而真正以地理认知为基本逻辑。不过,这幅地图要旋转180度观看,才与当今地图更接近。
图片
《世界地图》的局部细节放大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图上,参观者可以找到被标注为“汉巴里”的元大都北京,甚至看到卢沟桥,也可以找到杭州、福建、成都等马可·波罗旅居中国17年期间曾到访过的地方。地图是为当时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绘制的。此图完成后2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抵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又过去10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了好望角,开辟了从西方来到印度、中国的新航线——大航海时代轰轰烈烈进入了高潮阶段。
一件儿童长袍折射出贸易繁盛
观展过程中,观众仿佛化身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一路向东,沿途可以欣赏到威尼斯盛产的玻璃器皿和珠宝,中亚的丝绸和黄铜器,乃至中国的瓷器。
图片
米兰波尔迪·佩佐里博物馆藏《戒指》   本报记者 方非摄
一条长长的胸链,取形自威尼斯帆船,贝壳为帆、船身串珠、双面彩绘,异常精美。它折射出威尼斯海上文明的强盛。参展的渔业行会章程、兽油和肥皂行会章程等文献,也反映出当时威尼斯经济的发达程度。17岁前的马可·波罗,生活在这样活力而开放的城市,也就让人不难理解其日后那跨越半生的东方冒险了。
图片
佛罗伦萨斯蒂伯特博物馆藏,17世纪土耳其《儿童长袍》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展厅内亮相的一件蓝色儿童小长袍则集中体现出纺织贸易的繁盛。小小的半袖长袍裁剪精良,肘窝部分为方便活动,做了外长内短设计。它的外形是经典的土耳其开襟袍样式,面料是来自意大利的织金锦,边衬则使用了来自印度或波斯地区的亚麻。可以看出,繁盛的贸易带来文化沟通与交融日渐深入,也让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一方瓷器引发的审美新潮
马可•波罗曾在自己的游记中,首次记录了西方人与瓷器的邂逅。展览资料显示,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行路线有两条,一是从元大都向西南方向旅行,径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最后到达缅甸。第二条线路是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经过扬州、杭州,到达福建泉州。其中,西南方向的旅行中,他曾到过迪云州,也就是今天的景德镇。他记录“这里烧制的瓷碗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蓝色,细腻而有光泽,极为美丽。”在展厅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带着淡淡蓝色的瓷器——景德镇青白釉花瓶。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元代青白釉瓷器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来自东方的瓷器工艺新颖、优雅精致,自15世纪末以来掀起欧洲的审美新潮。“中国风”艺术作品不断问世,甚至这种热潮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展厅中一尊出产于18世纪中期意大利都灵的观音像,就是佐证。当时,意大利工匠们以白瓷烧制出身着中式古典服饰的观音形象。虽然东方人一眼就能看出其形象于本土同类作品的差异,但这种尝试,也印证了当时欧洲社会对东方文明的认可与向往。
图片
米兰波尔迪·佩佐里博物馆藏瓷《观音像》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