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河北8人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河北省共有8人上榜。
他们分别是:
农民夫妇陈玉理、李青艾,创办青蛙漫画组 引领文明新风尚
护鸟使者田志伟,辛勤奉献20载 描绘和谐生态新画卷
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人张兵,坚持14载致力传承家风家训
义务护林员胡金林,15载以山为家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国电职工邢海明,为山区群众义务“跑腿”服务35载
退役军人张杰,爱国拥军 16年初心不改
七旬老人张玉立,坚守深山支教11载 让太行深处琴声悠扬
敬业奉献类
陈玉理、李青艾:农民夫妇创办青蛙漫画组 引领文明新风尚
图片
陈玉理,男,1934年9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邱县青蛙漫画组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青艾,女,1940年9月生,河北省邱县青蛙漫画组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人系夫妻。陈玉理、李青艾夫妇于1958年创办“邱县农民漫画组”,1983年更名为“青蛙漫画组”。40多年来,青蛙漫画组从最初的14名成员,发展为拥有上千人的民间艺术团体,两位老人的一生都致力于农民漫画的传承和发展。陈玉理本人荣获“中国漫画金猴奖”(终身成就奖),夫妻二人合著的《陈与李漫画集》,获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
白手起家 培养漫画人才
陈玉理和李青艾夫妇是地道的农民出身,因共同的漫画事业和理想走到了一起。他们携手合作,扎根农村,以“陈与李”为笔名,共同创作漫画。1958年,他们夫妻二人创办了“邱县农民漫画组”,开始致力于培养农民漫画人才。为了让农民漫画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1983年,在华君武等众多漫画艺术家的支持下,漫画组正式更名为“邱县青蛙漫画组”,并扩大了收徒范围。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这个漫画团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几百人、上千人。在陈玉理和李青艾的精心培养下,邱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农民漫画家,这些漫画家中,有9人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0人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还有30余名成为河北省美协、民协会员。
为了培养更多年轻的漫画爱好者,漫画组还特别成立了“小蝌蚪”班,对年龄小的孩子们进行精心培养和耐心传授。如今,这些小蝌蚪们已经逐渐长大,他们创作出的优秀儿童漫画作品在全国各大儿童报刊上纷纷发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以画写意 弘扬社会正能量
漫画组的成员们在陈玉理和李青艾的悉心教育与影响下,始终坚守“吃害虫、唱丰收、针砭时弊、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宗旨。他们立足乡土,用农民的独特视角观察社会、描绘生活,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用充满“泥土芬芳”的画笔勾勒中国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公益漫画创作上,他们引领了新风潮。围绕“中国梦”等重大主题,创作的《中国梦,牛精神》《一滴汗一粒粮》《做有“粮”心的人》等作品入选了全国公益广告作品库。在善行漫画方面,他们聚焦于美德的传扬。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原型,创作了110幅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漫画,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倡导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之风,使“看漫画、树正气、做好事、尚公益、行善举”等良好的社会风气在邱县蔚然成风。
思政漫画则是他们铸魂育人的重要手段。结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教材内容,他们创作了3000余幅优秀的思政漫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各学校以漫画形式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达到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此外,漫画家们还化身“宣讲员”,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深入开展“漫画宣讲”活动,生动演绎了新时代“中国故事”。
奉献一生 打造漫画品牌
两位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漫画事业,他们领导下的“青蛙漫画”坚持将漫画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喜爱。“青蛙漫画”在中国文化艺术界逐渐树立起响亮的品牌,为邱县四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漫画组还以画“释”法,推出了“漫说民法典”“检言漫语”等漫画品牌,用“小漫画”传递法治“大能量”,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我们这一辈子就选择了漫画,有了漫画就有了活着的意义。”这句话不仅是两位老人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他们始终追逐和坚守的梦想。
田志伟:护鸟使者辛勤奉献20载 描绘和谐生态新画卷
图片
田志伟,男,1969年4月生,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清河救助站站长。自2004年起,田志伟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多次参加国际鸟类调查分析会议,2015年参与了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
一份情结 开启他护鸟人的征程
唐山海港开发区拥有广袤的沿海滩涂湿地,这里成为了“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每年吸引着数百万只迁徙候鸟在此停留觅食。在2004年一个初冬的早晨,大清河盐场附近的滩涂上,14只中毒的东方白鹳正痛苦地挣扎。幸运的是,田志伟及时赶到并伸出援手,成功将其中11只东方白鹳从死神手中拯救回来。自此,他便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踏上了救助之路。
2011年,田志伟毅然决定投入7万余元,在大清河湿地承包了一块35亩的荒地,建起了一个鸟类救助站,专门用于救助过境鸟类。在最初的五年里,救助站完全依赖于田志伟个人的投入和努力,周围的人们无法理解他这种公益性的做法,甚至有人称他为“败家子”。然而,田志伟却坚定地说:“我是一个爱鸟人,救鸟护鸟乐此不疲。”凭着这一信念,他坚守在救助站的工作岗位上,一做就是13年。
多年坚守 他从门外汉变成“鸟专家”
自救助站成立以来,田志伟积极自学鸟类学和生态学知识,对常见鸟类达到了“听声辨鸟”的熟练程度。10多年来,救助站已成功解救、收养和放飞野鸟百余种,数量上万只,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鸟类如东方白鹳、丹顶鹤、遗鸥、大鸨、天鹅等。此外,田志伟还为这些鸟类佩戴了卫星跟踪器,以便随时监测鸟类的动态及相关数据,为相关科研部门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数据。
同时,田志伟还致力于濒危物种的挽救性保护工作。他成功人工孵化了遗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绿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鸟类。截至目前,海港开发区大清河监测点已观测到过境迁徙鸟类398种,越冬鸟类57种,繁育鸟类29种,这些成就离不开田志伟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初心不改 护鸟已成为他一生的使命
从救助站成立至今,田志伟几乎每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护鸟站观察鸟类。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他都坚持这一习惯,细心观察鸟儿们的吃食情况和动态。
在田志伟的引领下,鸟类救助站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救助功能,还逐渐改造和扩充,形成了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保护区域。这里设有鸟类救助区,用于救助、监控和物资存放;鸟类恢复区,供救助后的鸟类个体进行隔离恢复;野化训练区,为救助成功和人工繁育的鸟类提供野化训练,帮助它们适应野外环境;鸟类保育区,为鸟类提供饮水、休息、繁殖和食物补充的场所;还有科普宣教区和鸟类观测瞭望塔。如今,海港开发区大清河救助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爱鸟者之家,也是受伤迷途鸟儿的温馨家园。
在田志伟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当地志愿者加入到了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从最初的巡护拆鸟网、打击非法盗猎,到现在的救助放飞、调研科考、孵化研究,田志伟在渤海湾护鸟的20年间,用执着和坚守诠释了一种难能可贵、令人敬佩的精神,绘制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张兵:坚持14载致力传承家风家训做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人
图片
张兵,男,1969年10月生,河北省衡水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从一间居民房里朗朗的国学诵读声,到如今传承家风成体系有规模,14年来他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家风文化,在他影响带动下,爱家庭、睦邻里,诵国学、传家风,已经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先后荣获2021年“时代新人·衡水好人”、2022年“时代新人·河北好人”等荣誉称号。
文脉引家风 谱写绵延新章
衡水市,这片被誉为“大儒之乡”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深厚的家庭家教家风传统。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张兵深受启发,积极投身于传承与弘扬家风文化的事业中。2023年,经过张兵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协调,一个涵盖多个场馆的“家风家训”文化带得以建立。这一文化带不仅包括长达500余米的主题大道,还设有面积超过280平方米的家风文化馆,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家文化、红色家文化、新时代家文化等九大板块的完整体系,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
张兵不仅致力于文化带的建设,更在探索和总结中形成了独特的“十家连心”三部曲。他亲自上门,帮助家庭明确家训,让家风文化在每个家庭中生根发芽。同时,他还广泛收集各类家风故事,使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在每个家庭中得以传播和传承。为了进一步弘扬家风文化,张兵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里,他组织居民们一起包粽子、包饺子、猜灯谜,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他还创新性地举办了“月亮节”“邻居节”“邻里百家宴”等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文明家风建设的行列中来。截至目前,张兵共组织开展了家风宣传活动290场,特色活动210余场次,吸引了2700余户居民深度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让传承千年的家风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更让文明家风吹遍了千家万户。
文化养家风 守护朝夕美好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张兵深信家庭教育的力量。早在2011年,张兵便创立了亲子读书社,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浸润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学习礼仪之道。随着读书社的不断壮大,它逐渐演变成了“在田学堂”,一个集国学经典共读、亲子沟通课程、户外亲子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平台。多年来,“在田学堂”共开设了近3000期的相关课程,服务了1200余个家庭。这些家庭在张兵的引领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家长们也在亲情陪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除了关注孩子的成长,张兵也没有忘记社区内的老年人。自2017年起,他发起了“情系桑榆 暖心助老”文明实践项目,涵盖国学讲堂、太极教学、书法指导及餐饮服务等多个方面,让老年人在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新知识,增强自己的才艺。截至目前,项目已经服务了11982人次的老年人,其中还包括1282人次的失能及半失能老人。
文明育家风 涵养时代风尚
张兵深知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他通过“初心邻里汇”微信小程序和“时间银行”等创新方式,吸引并引导居民加入文明实践队伍。在他的引领下,成功培育了“爱在身边”巾帼力量、“悦之声”社区合唱团、“凤之韵”老年模特队等14支社区团队,这些团队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更为社区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他还培养了450名社区文明实践传播者,他们成为了推动社区文明风尚的重要力量。
在团队建设的基础上,张兵进一步推动社区自治。他积极组织社区“热心人”共同筹建邻里理事会,这一平台在社区活动举办、红白事帮办、邻里纠纷化解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截至目前,邻里理事会已组织活动2000余场次,帮助210户居民顺利办理红白事,并成功化解了322例邻里矛盾纠纷。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正是这些微小的、日常的文明实践,让好家风逐渐引领着社区形成良好的民风。
助人为乐类
胡金林:义务护林员15载以山为家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图片
胡金林,男,1947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寺后坡村村民。他从创办石料厂“开山淘金”,到偿还大山“欠债”,修复山体植树护林,15年如一日,为家乡筑起生态屏障,为村民打开致富之门。
他是2000亩山林的“眼睛”
胡金林住在山脚下一个用石头垒起的小院儿里,每当第一缕阳光洒落,他便开始了他日复一日的巡山使命。肩上扛着镢头,手中紧握着柴刀,带上一天的干粮,踏上了崎岖狭窄的山路。这些山路,是他用十五年的岁月和四十多双磨损的老布鞋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的。
白天,他大多从寺后坡村的二道沟走到三道沟,穿梭在两千多亩的山地之间,一趟下来便是二十多里的路程。在此过程中,他细致地观察着树木的生长状况,同时清除枯枝杂草,确保没有火灾隐患和人为破坏的迹象。特别是在火灾高发期,他每日至少要绕着山路巡查三遍,累计行程至少六十里。而在其他时间,他则站在山坡的最高点,凝视着四周的青山,守护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
而当遇到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松动时,他会及时搬动石头加固,甚至从家中带来塑料板,模仿鱼鳞板的设计以保持水土。就这样,15年如一日,他踏遍了每一条山梁、每一道山沟、每一片林地,用辛勤的汗水见证了每一棵树木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轨迹。
从开山人到守山人
胡金林28岁入党,29岁担任寺后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后来村里建起石料厂,他又担任石料厂厂长。靠着开山采石,他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富裕日子,然而,这种“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却也让原本葱翠的大山变得满目疮痍。
“炮声一响,尘土飞扬”,这曾是寺后坡村的真实写照。长期的开采让村民们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胡金林对此看在眼里,痛在心上。2008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当地痛定思痛,决定封山禁采。已经61岁的胡金林第一个报名植树修山。
山体陡峭,机械设备上不去、站不稳,胡金林就带领村民们靠肩扛背驮,把树苗一棵棵运上山,用钢钎、铁锤、镢头凿石开穴,凿出的石头垒成鱼鳞坑,最后再运土填坑栽树。经过不懈的努力,矿山终于重新披上了绿衣。胡金林又当起义务护林员,他说:“这些树来之不易,咱咋能不守护好呢?”
守护山林脚步不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山林愈发葱郁,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就在胡金林守护的大山旁边,村民们陆续开起了农家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自驾游,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村民们手里的金山银山!
如今,胡金林依旧每天巡查山林,向进山踏青的游客宣传护林公约、森林防火知识。在他的影响下,孙子胡子鑫成为一名森林草原消防队员,还和爷爷一起拍摄短视频,呼吁大家增强防火护林意识。
白了头发,绿了青山。从石头院升起的五星红旗,犹如红霞般迎风飘扬、鲜艳炽烈。胡金林把对山林的爱,化作更广阔的根系,牢牢扎进大地,和千千万万“守山人”一起,描绘出一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画卷。
邢海明:国电职工为山区群众义务“跑腿”服务35载
图片
邢海明,男,1969年11月生,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寨头供电所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一个背篓,一辆摩托,他上山为村民采购用品、下山帮村民售卖山货;一个工具包,一双绝缘鞋,他爬山巡线、精心运维;一个帐本,一部电话,他把乡情记在本上、放在心头。35年来,邢海明靠一辆半旧摩托,在山区跋涉超10万公里,用坏了15个背篓,用一片赤诚之心温暖了山区群众,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小背篓里的乡情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木佛塔村距离灵寿县城约76公里,这里地广人稀,山路崎岖,全村138户380人分散居住9个自然庄,村里大多是独居老人,山路出行不便。今年55岁的邢海明,作为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之一,主要负责维护木佛塔村的日常用电。工作之余,邢海明常常骑着摩托车、背着背篓,帮助独居老人采购生活用品并送货上门,偶尔也会把乡亲们家里的山货带到山下的商店售卖。
清晨,邢海明背上背篓,骑上摩托车,从镇子上置办完生活用品,又到药店购买老人急需的药品。到石夹自然庄,给69岁的王秀灵老人送去蒸年糕急需的江米大枣,并帮忙更换厨房老旧线路;到上水泉溪自然庄,给王梅云大娘送咳喘药……摩托车难以通行的地方,他就徒步跋涉,丝毫不敢耽搁。送完生活用品,邢海明的背篓又装满了核桃、板栗、干木耳、花椒等山货,送到山下的特产店售卖,帮老人换回零用钱。
对于邢海明来去匆匆的身影,他经常光顾的商店和药店的店主早已习以为常。“一开始,我以为是他吃药。后来,他三天两头地过来拿药。看着他结实的身体,我就好奇地询问,这才知道,他是为山上的老人义务跑腿。这么多年了,我都看在了眼里,为他的热心肠点赞。”药店店主说。
他的顺手相帮 一帮就是35年
邢海明说,因为他经常在村里巡查线路,还时不时地进户维修,村民逐渐和他熟络了起来。有的老人让他帮忙到乡中心交话费、电费,有的让他帮忙捎带米面油,还有的让他带卫生纸、洗衣液等。邢海明也体谅老人们的出行不便,本就需要经常上山巡线、调试设备或开展抢修的他,逐渐成了老人们的“双腿”。
“我第一次帮老人捎带的是火柴。那是在35年前,我帮村里的五保户邢连忙安好灯泡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家里没火柴了。”于是,邢海明就抽空下山帮老人买了火柴。当年近花甲的邢连忙郑重地向20岁的邢海明道谢时,邢海明心里一暖,便暗下决心:“谁都有老的时候,我顺手就能帮老人跑跑腿、购购物,解决他们的难题,何乐而不为呢?” 此后,一传十、十传百,邢海明的顺手相帮让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热心人。35年来,他常常背着背篓、骑着摩托车,为独居老人购置生活用品并义务送货上门。
服务账本上的亲情
神仙洞自然庄张文兰大娘家的电费该交了,用手机先给她交上;木佛塔村的邢正月大叔修猪圈,需要两袋水泥、一车沙子,抽空开三轮车拉回来……在邢海明的工具包里,一册卷了角的“服务账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们各类需求。
除了服务账本,考虑到独居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为了方便联系,邢海明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设置成老人机的一键拨号。“有事就按一键拨号给我打电话,随叫随到。”这是邢海明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也是老乡们记在心里的贴心话。“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给海明打一个招呼,他都热心地帮忙解决,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说起邢海明的热心肠,村民们都是赞不绝口。
35年来,机动三轮车报废了两辆,摩托车也已用了两辆,他自编的背篓更是用坏了十五六个,行程30余万公里……这就是邢海明服务、守护乡亲们的真实写照。虽然,退休的日子不远了,邢海明却满怀热忱地说,他还很“年轻”。“即使退了休,我也会坚持为留守老人跑腿,直到自己跑不动了为止。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跑腿队伍中来。”邢海明说。
张杰:退役军人爱国拥军 16年初心不改
图片
张杰,男,1980年9月生,河北省沧州市某公司职工。张杰退役不褪色,始终秉承着“保持军人本色,以爱心奉献社会”的原则,宣传红色文化、帮助退伍军人。他的爱国拥军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张杰曾获“河北好人”“河北省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
挖掘抗战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3年的军旅生涯在张杰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退役后的他选择自主创业,但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念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自2008年起,张杰便踏上了公益之路,从慰问军烈属和困难群众,到为环卫工人送去暖心粥饭,再到为灾区寄送救灾物资,16年从未间断。
2020年,张杰组织成立了“青县红色薪火志愿者协会”,将慰问抗战老兵、整理他们的事迹作为协会的首要工作。他深情地说:“我们崇尚英雄,致敬老兵。他们的抗战经历和对党的忠诚与信仰,是生动鲜活的教材。老兵们的事迹不仅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个人,更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4年来,张杰带领志愿者们深入挖掘青县的红色资源,整理老兵们的事迹。他们走访了91岁高龄的张佩君老人、“百岁老党员”王金荣、87岁的抗战老兵张仲伟,还有曾十一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方吉仁等120多位老兵,整理了近3万字的抗战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了爱国教育的宝贵教材。
2020年,张杰又精心策划并实施了“行走的红色课堂”志愿服务项目,与十余所学校建立了紧密的共建联系。张杰带领志愿者们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红色革命历史,宣讲国防教育知识,传承雷锋精神,累计开展了近160余场次的活动,深受师生们的欢迎和喜爱。
创建“拥军爱心小屋” 倾心帮扶退伍军人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退役军人的关爱与支持,2022年,张杰创建了以退役军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县首家“拥军爱心小屋”,专注于帮扶生活困难的退伍军人。
骆某森是一名退役军人。由于腿部受伤,他2021年从解放军西藏某部退役。退役后,打过多种零工,但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在战友的介绍下,他找到张杰,张杰给他安排了一份后勤工作,他的生活终于稳定下来。在张杰的带动下,骆某森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只要有志愿服务活动,就冲到最前面。程某方也是一名退役老兵,退役后回家务农,生活困难。张杰了解到他的处境后,帮助他在公司里找了份保卫工作。生活有了保障的程桂方,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至今,“拥军爱心小屋”已陆续为60余名退役军人提供了就业创业帮扶,成为了退役军人的“娘家”,为他们提供了温暖的家园和有力的支持。
张玉立:七旬老人坚守深山支教11载 让太行深处琴声悠扬
图片
张玉立,男,1955年11月生,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钢铁路街道胜利社区居民。自2013年起,张玉立开始到邢台市信都区西部山区教山娃娃们拉小提琴,一心想让这里的孩子们凭借音乐艺术走出大山。他用自己11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先后在路罗、将军墓、冀家村等西部山区学校教400多名学生学习小提琴,多名学生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得大奖。
给山里孩子多一种希望
张玉立,曾是开滦文工团的小提琴演奏师,在退休后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2013年,他与一群琴友来到邢台市西部山区游玩时,意外地发现这里的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孩子们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小提琴演奏。这一发现深深触动了张玉立,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教这些山里的孩子们拉小提琴,帮助他们通过音乐艺术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同年,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张玉立在路罗完小开办了第一个小提琴班。这个班级最初有24名学生,涵盖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年龄段。由于孩子们之前从未接触过小提琴,张玉立决定从最基础的音乐知识开始教起,从“do re mi”的音符教起,再到简谱和五线谱的解读。每当孩子们持琴姿势不正确时,他都会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演示,亲自扶着他们的胳膊和手腕进行纠正。
“你们不懂、不会没关系,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教授你们小提琴演奏技能。”张玉立对孩子们说。当他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时,他更加坚定了义务支教的决心。他希望能通过这些努力,让孩子们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示才艺,让音乐艺术成为他们走出大山、迈向更广阔世界的桥梁。
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天赋的孩子
相比于传统的教室教学,张玉立更喜欢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他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来到大山旁、树林里、小溪边,让瑟瑟的风声、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声为孩子们伴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11年来,虽然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但也不断有新一批的学生加入。张玉立始终坚守着“只要有一个孩子想学,我就教”的信念。当遇到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学习而想让孩子放弃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上门家访,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让他们看到孩子学习音乐的美好前景。
张玉立还积极为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帮助,筹集学习用品、衣物用具等爱心物资,为这些孩子送去温暖和关爱。他的善举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决心。
想让山里娃站上大舞台演奏小提琴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演奏水平逐渐提高,张玉立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成立了太行少儿艺术团。让孩子们在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文艺会演中亮相,随后又在邢台市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成功表演。张玉立的辛勤付出,让孩子们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他们还在邢台市旅游发展大会和河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开幕式上精彩演出。
11年来,张玉立用他的坚守和奉献教授了400多名西部山区学校的学生,其中26名学生已经取得了小提琴演奏10级证书,更有多名学生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荣获大奖。随着时光的流逝,张玉立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琴的孩子们成长和毕业,他的内心充满了不舍。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张玉立坚定地表示。他最大的愿望是在未来几年里找到“接班人”,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能够继续享受到音乐的魅力,让更多山村的孩子通过音乐走出大山,登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来源:中国文明网、文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