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变形记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垃圾处理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们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去了哪里?它们被怎么处理了?都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么被收走的垃圾,其中的价值有没有被开发出来?在蚌埠,这些问题,有一个绿树环绕、干净整洁的“花园工厂”可以回答,这就是蚌埠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变“无味”
减量的垃圾不臭了
进入城市东隅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车辆蜿蜒前行,两旁树木郁郁葱葱,绿植簇拥中还有些许花卉点缀,这样的“花园式工厂”是生产什么的?答案是,这个“工厂”用我们日常丢弃的垃圾,生产电力。
在这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之前,我市的生活垃圾使用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渗漏液污染地下水、长期恶臭气味对空气造成影响的隐患,而且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一缺陷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城市中显得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资源化处理,无法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垃圾中可燃物质的热能也未被利用,造成了潜在的能源损失。
6年多前,随着这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成投入使用,蚌埠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正式变“直接填埋”为“焚烧发电”。处理方式的变化,让我们在现场能感受到的最直观区别是,这里并不像一个传统的垃圾场,没有露天堆放、臭气熏天、脏兮兮的垃圾。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完全不是市民传统印象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模样了。”蚌埠循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介绍。我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2台605吨/日的机械炉排炉,同时配置1台额定功率25MW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主要设备焚烧炉引入日本三菱马丁机械式炉排炉。垃圾焚烧炉在处理垃圾时,通过高温焚烧,能够使有机物完全分解,同时杀灭垃圾中的病毒和细菌。焚烧后剩余的炉渣为无机物,且烟气经过净化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无害化程度极高。此外,经过焚烧处理,垃圾的体积可以大幅减少,一般可减容80%~90%,甚至更高。同时,产生的炉渣还可以进行再利用。
处理的过程会不会“臭不可闻”呢?事实上操作时根本闻不到。由于垃圾储存仓和处理设施采用的密闭式设计,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气味不会散发出来。没有恶臭的优美环境,让产业园可以常年向公众进行开放参观和讲解。而参观者最大的感慨,往往都是即使“垃圾山”近在眼前,也闻不到什么气味。
图片
▲图为循环经济产业园
变电力
平均1吨垃圾能产电485KWH
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接收处理生活垃圾95.36万吨,其中焚烧处理75.16万吨,发电36452.69万KWH,除少量自用外,上网电量30645.65万KWH,处理渗滤液20.28万吨。飞灰填埋库区接收飞灰24554.67吨。渗滤液处理站处理渗滤液30.18万吨,达标排放18.8万吨,浓缩液处理65961吨,达标排放64132吨。平均下来,每1吨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处理后,可以产生485KWH的电力。
垃圾发电,会不会污染空气?面对这个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蚌埠循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李秀庭表示,市民完全不用担心。“生活垃圾进来,经过处理后的主要产物除了电力之外,就是烟气、飞灰、炉渣、渗滤液。目前烟气净化采用的是‘SNCR+旋转喷雾半干法+消石灰干法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组合工艺;生产废水及渗滤液经收集后通过专用管线排放至厂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循环使用;飞灰在厂内飞灰固化车间稳定固化处理送检后,送至飞灰填埋场填埋处置;炉渣进行综合利用,可制作成砖制品,用于建筑行业。”
包括市民最关心的烟气在内,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所有排放物,其标准都严于国标和欧盟标准,实现了无异味、景观化、零填埋,已经彻底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体要求。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本身,也已成为展示蚌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还能变
更多部分变建材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经实现,虽然已经减量90%,但是焚烧处理后的飞灰含有有害物质,属于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还是有危害性的。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处置量越来越大,飞灰产生量也随之增加。当前全市(含三县)飞灰处置都是采取“螯合固化+卫生填埋”的方式,即将飞灰螯合剂与飞灰混合后,形成低溶解性、低迁移性、低毒性的高分子络合物,从而实现重金属稳定化。
为了有效地控制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022年1月份,我市建成了飞灰填埋的专业库区。设计库容为10.31万立方米,焚烧垃圾产生的飞灰螯合固化后全部转移至飞灰填埋区进行填埋,做到无害化处理。近两年,飞灰填埋库区就已接收填埋飞灰24554.67吨。
那么,有没有更彻底的处理办法,让飞灰也可以不再填埋,更进一步减少土地占用、消除污染隐患呢?这样的办法是有的,蚌埠正在谋划,明年可望实现。
采访中,记者从市城管局市容科了解到,我市正在推进全市(含三县)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采取国内先进的“深度减量水洗耦合水泥窑处置”工艺处置垃圾焚烧飞灰,主要工艺流程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部分由专用罐车运输进厂,通过真空吸料进入专用飞灰仓,部分由吨袋装运入厂,送入水洗车间暂存区暂存仓库进行暂存。飞灰经计量后进入水洗工段,水洗后灰浆输送到固液分离(隔膜自动板框)设备进行浆液分离,脱氯和减量后的飞灰作为建材原料,送至水泥窑协同处置;母液则进入预处理系统进行处置处理,处理处置后的母液送至蒸发工段进行蒸发浓缩结晶分盐,得到钠、钾盐,从而实现资源化利用。
“虽不准确,但简单理解一下就是,这样的全新处理方式可以让飞灰变为建材原料,而洗飞灰的水处理后得到钠盐、钾盐,从而让焚烧后的飞灰也得到彻底的处理,变为资源。”市城管局市容科科长刘国告诉记者。
据了解,蚌埠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计划2024年年内开工建设,可望在2025年7月末建成投产,届时将接收处置全市(含三县)3.3万吨/年飞灰,实现所产飞灰不再填埋,全部进行综合利用。
(来源:蚌埠日报 记者:郝玉琳 编辑: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