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夏日文艺盛宴,8月湾区好戏推荐!

踏入8月,戏剧演出市场也进入了下半年的旺季。
这个盛夏,好戏扎堆而来,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原版音乐剧《摇滚学校》重磅回归,里马斯·图米纳斯执导的史诗巨著、俄语原版话剧《战争与和平》首次来华,“爆款”中文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将带来3个小时的视听盛宴。
话剧方面,香港一票难求的《天色》将首次巡演到深圳,还有长演不衰的经典话剧《宝岛一村》和《蒋公的面子》同样值得期待。
收下这份演出推荐,一起迎接夏日文艺盛宴吧。
《摇滚学校》
图片
时间:8月23日—25日
地点:广州大剧院
在创作了《猫》《剧院魅影》《万世巨星》等闻名于世的经典音乐剧作品后,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宝刀不老,再度施展大师手笔,创作了全新力作《摇滚学校》。
图片
该剧改编自2003年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杰克·布莱克主演的同名派拉蒙电影,是一代摇滚和乐队青年的“圣经”。劳埃德·韦伯找来了《唐顿庄园》的主创朱利安·费列斯主笔撰写剧本,并邀请2014年百老汇复排版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导演劳伦斯·康纳执导本剧,而他本人更是为《摇滚学校》创作了12首原创曲目。劳埃德·韦伯谈及此剧时,曾评价道:“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力量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音乐如何改变孩子们生活的故事。”
图片
2015年《摇滚学校》在百老汇冬日花园剧院正式上演,一经亮相就掀起观看热潮。2016年,《摇滚学校》获得托尼奖、剧评人奖、百老汇观众选择奖等多项奖项提名,2017年荣获whatsOnStage奖最佳音乐剧、奥利弗奖最佳音乐成就奖。
图片
在音乐剧中最大的看点可谓是舞台上12名个性迥异的孩子,他们连唱带跳,现场演奏吉他、贝斯、鼓和键盘等多种乐器,以过硬的表演实力上演了一场摇滚Live秀,把剧场气氛推向高潮。
今年夏天,《摇滚学校》将再次登陆广州,带来一场献给所有年龄段观众的视听盛宴。
《战争与和平》
图片
时间:8月29日—9月1日
地点:广州大剧院
五年前,图米纳斯导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造访广州时曾一票难求,并被奉为“年度神剧”。作为图米纳斯个人职业生涯中篇幅最为宏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将为羊城观众带来俄式美学的巅峰体验。
图片
话剧《战争与和平》改编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史诗文学巨著,今年恰逢原著全本正式出版155周年,《战争与和平》的舞台剧版本于今年的上演具有重要意义,并以原汁原味的俄式风格呈现,成为戏剧与文学爱好者们不容错过的文化盛事。
图片
该剧是为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诞辰百年而排演的院庆大戏,也是图米纳斯作为艺术总监为剧院留下的最后一部制作,曾荣获俄罗斯国家戏剧最高奖“金面具奖”8项提名以及“评委会特别大奖”。
图片
图米纳斯遵循列夫·托尔斯泰的哲学思想,将“家族理念”作为核心贯穿于作品的始末。并将“幻想现实主义”的戏剧排演理念融入其中,在没有任何装饰,巨大的、空荡荡的舞台之上,构筑起的“战争与和平”的世界。剧中的情节、人物、对白均出自原著,以充满诗意的戏剧语言,生动再现了原著中的经典场景。在近五小时的演出中,展现19世纪俄罗斯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和库拉金等几个名门望族的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
《人间失格》
图片
时间:8月16日—17日
地点:深圳保利剧院
在众多中文原创音乐剧作品中,《人间失格》无疑是一部备受瞩目的诚意之作。
该剧由染空间历时两年精心打磨,延续一直以来集结国际化专业创作团队的高标准,阵容豪华。由曾多次获托尼奖、格莱美奖提名的百老汇明星作曲家Frank Wildhorn担纲作曲,欧美顶级舞美设计Leslie Travers打造“人间失格”风格化舞台,刘令飞、叶麒圣联袂主演,音乐剧全明星卡司阵容呈现,将太宰治与其笔下人物大庭叶藏唏嘘的人生搬上舞台,化作3个小时的视听盛宴。
图片
好听的曲子是音乐剧的灵魂,作为Frank Wildhorn的第一部中文原创作品,音乐剧《人间失格》被认为是“每一首都好听”的百老汇级音乐盛典,歌曲听一遍就上头,有很强的记忆点,将剧中每个角色的情感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Leslie Travers是当今国际上炙手可热的舞美设计大师,擅长出其不意地玩转舞台空间,巨型装置是他的标志性风格,舞台上方象征父亲的巨大面部雕塑、象征太宰治与叶藏对峙两只大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图片
音乐剧基于原著全新解读,创新演绎。将作者太宰治与剧中人大庭叶藏置于同一时空,形成平行世界双男主叙事结构。作者与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在平行时空相互映照,互为羁绊,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却终究踏入命运布好的棋局。
图片
与原著作品大写的“丧感”不同的是,《人间失格》音乐剧在承袭关于自我、孤独与迷惘的犀利解剖之后,用理解与关怀为人物赋予了一个温柔的结局。
《蒋公的面子》
图片
时间:8月16日—17日
地点:佛山大剧院
这是一场围绕“年夜饭邀请”引发的文人大战
这是一场炙烤灵魂的黑色幽默喜剧
这是一部巡演超500场的现象级作品
这,就是《蒋公的面子》
图片
《蒋公的面子》是一匹从校园走出来的话剧黑马,2012年,南京大学三年级本科生温方伊创作了话剧《蒋公的面子》,一年内开启全国巡演,金句频出,笑点密集,引人深思,被观众赞为“最好的民国戏”。
该剧简单来说就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蒋介石请这三位教授吃饭,这三个教授纠结了。看似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矛盾与人物这两个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部戏精妙的骨骼。
图片
这部戏之所以能够经年不衰,自有其个中缘由,第一要义即在于——抓住观众。在这一点上,《蒋公的面子》做得可谓尽善尽美:双线叙事,现实与回忆两个年代的冲突,让观众在廿余年的时间跨度中,既感受到人物性格的二元性,又生出个人在时代改弦易辙面前的无力怅惘之感。而人物语言的雕琢、在情节伏笔上的悉心安排,则赚取了观众们的会心一笑,以及恍然大悟时的由衷感叹。
图片
2013年,该剧获得了“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戏剧奖”,导演吕效平与编剧温方伊获“2013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大奖”。今年已是《蒋公的面子》演出的第十个年头,这其间《蒋公的面子》已经走过南京、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武汉等多个中国大陆城市,并受邀到美国东西两岸巡演,累计演出近500场,称得上是话剧中的精品,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不断地刷新,口碑相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观众认识到这部剧,看一遍还不过瘾进剧场N刷的观众更是不在少数。
《宝岛一村》
图片
时间:8月9日—10日
地点:佛山大剧院
《宝岛一村》是著名华人戏剧家赖声川与著名影视制作人王伟忠思想交汇的火花,讲述了眷村居民从渴望归乡到最终扎根宝岛的生活变迁。剧本源于编剧王伟忠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以及对25户家庭上百个真实故事的提炼。台湾演员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赋予了角色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图片
摄影:王开
该剧用戏剧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缩影,与《如梦之梦》《暗恋桃花源》并列为赖声川最经典的三部话剧作品。而这段跨世纪的历史、那代人的乡愁故事,在剧场一讲就是十余年。这其间,有人长大,有人离去,也有人一直都在。
赖声川说,《宝岛一村》不仅是剧场的一部作品,它更是无数迁徙者心声的载体。2010年,该剧首次登陆大陆,即刻触动了第一代眷村人的心弦,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通过演员们的演绎得以重现,那份情感的连接,超越了语言和地域的界限。
图片
如今,《宝岛一村》已走过16个年头。今年,我们又将与老朋友们重逢,以屈中恒、冯翊纲、宋少卿为代表的宝岛剧场前辈,他们是村里的大家长,从2008年开始就陪伴着《宝岛一村》,一年又一年与全国各地的观众们见面。
而他们不仅是扮演者,更是剧中人。许多人本身就是眷村子弟,从小在眷村长大。在赖声川和王伟忠要做这部舞台剧之初,就主动请缨,“我们会拿出所有的时间来做这个事”。对他们来说,这是身边人的故事,他们在舞台上演绎的就是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宝岛一村”是最后一个还亮着灯的眷村。《宝岛一村》只要演一次,台湾的眷村就活一次,他们身边的人也好像在舞台上再活了一次。它的意义是跨时代的,它是薪火的传承,是一代人生命的延续。
图片
这次巡演也有新鲜活力的注入,从去年开始,司雯、雪炜、窦进三位上剧团演员加入了《宝岛一村》大家庭,而今年,两代人正式融合,在这个村子里紧紧地依偎在了一起。
《天色》
图片
时间:8月22日—9月1日
地点:深圳万象天地剧场
《SKYLIGHT》(天色)由荣获过“英国电影学院奖”“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美国编剧协会”“金熊奖”以及多项“奥斯卡”“金球奖”提名的英国剧作家、编剧、戏剧电影导演大卫·海尔创作,曾获奥斯卡三次提名的史蒂芬·戴德利导演,1995年于英国国家剧院首演,后在英国伦敦西区和美国纽约百老汇上演,并收获热烈反响。曾荣获“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新创话剧奖和第69届“托尼奖”最佳复排话剧奖。
图片
这是大卫·海尔首次尝试的室内剧,从客厅里的对话展开,着眼的却是整个社会。大卫的创作初衷是有感于当时英国政府将企业家立为社会标杆,认为从事公共事业的教师、医生、护士等无足轻重。该剧通过一对爱人的命运如何因各自不同的价值观而改变,折射了当时甚至当下的社会现状。
图片
在崇尚“金钱至上”价值观的社会中,还会有人愿意勇担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吗?大卫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阶级和价值观分别赋予一对昔日情人,通过一场对话来表达社会关怀的内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时过境迁,经历多次复排,依然有人能从《SKYLIGHT》(天色)中看到当下社会现实的投影。
图片
这次的粤语版,则由王菀之翻译并出演,携手谢君豪和梁仲恒主演,可以说是强强联手,非常值得期待。在王菀之翻译的这版《天色》中,对白和语言风格更追求本土化,全剧采用粤语对白,普通话字幕,部分英文台词被保留,让观众仿佛跟随演员走入了伦敦的冬夜。此版《天色》也是王菀之的内地话剧作品首秀。
图片
在王菀之看来,《天色》的故事中,因为“或然率”,台上的角色在同一场景和时空出现,他们各不相同,都选择了在彼此眼前演绎自以为精彩的人生。至于角色的悲伤,也许只有台下的观众才能真正看到。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片: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