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对话”哈德逊河 共谋发展新机遇

央广网上海8月1日消息(记者林馥榆)黄浦江之于上海犹如哈德逊河之于纽约,数十年间,两城的母亲河都完成了从“工业命脉”到“城市名片”的转型。一江之水见证城市更新,在滨江共谋美好未来、应对共同挑战,成为上海和纽约两座城市不谋而合的愿景。
日前,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上海美国商会、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未来——上海与纽约的江河对话”(以下简称“江河对话”)在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地——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200余位来自中美两国的商界精英、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中外媒体记者等汇聚一堂,共同见证黄浦江与哈德逊河的对话:特殊的历史情愫和面向未来的怀想,助力两座城市在投资、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展开更多的“双向奔赴”,推动两座城市、两个国家、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
图片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本次“江河对话”通过经贸投资、人文交流、滨水规划等议题深化交流,探讨双城合作的诸多可能,面向大洋彼岸全景式地展示出上海繁荣、友好、充满活力的城市投资环境。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沙海林致开幕辞时表示,“上海是中美第一个联合公报的签署地,见证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建交是两国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件。45年前,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勇气,开启了两个大国之间关系的新篇章,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在主旨演讲中,讲述了美国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故事,他特别提到了美国馆以“拥抱挑战”为主题,以及其中一部名为《花园》的感人至深的美国电影,引发思考并带来启示。周汉民认为,第一个启示是乐观。对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对两国人民深厚友谊,对上海与纽约友好合作,我们始终应抱以乐观的态度,相信未来;第二是善良。要汇聚向上向善的点滴之力,求同存异,消除误解偏见,增进人民互相了解和友谊;第三是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理事长王战以自身经历为例表示,每次在哈德逊河游览之时,都让他想起黄浦江。作为上海滨江建设规划的最早参与者之一,王战表示,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上海就研究了纽约在内的国际大都市河畔改造的经验,重工企业的迁徙为黄浦江畔腾出了“最佳城市实践区”,在世博期间迎接各国宾客。这片江边沃土成为今天许多跨国企业的集聚地,城市滨江改造还河于民,让滨江地带成为了上海的“城市会客厅”,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结出了丰硕成果。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纽约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的最大城市,上海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城市。在世界城市榜单中,纽约作为超一流城市,是上海学习的对象。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包容是上海城市品格。未来上海将全面深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上海美国商会是美国境外最大的美商会之一,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美国商会,1915年由45名美国商人在和平饭店成立的。回顾历史,上海吸引了众多有意到远东发展的美企和美商。明年,上海美国商会将迎来诞辰110周年,他们将坚持初心,协助美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和经营,促进美中经贸关系向合作共赢的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