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消失在战场,自由与爱情外,你所不知道的传奇诗人裴多菲

图片
“我相信任何看过这个展览的人都会感到遇见了裴多菲夫妇!”专程来沪的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馆长索尔巴说。
“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由“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翻译的这首《自由与爱情》,让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字近百年来为一代代中国读者熟知。
图片
展览现场的“自由与爱情”艺术装置
自由与爱情,某种程度上正是裴多菲短暂“燃烧”的人生的关键词。8月1日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的“群星闪耀时:裴多菲和时代”展览从匈牙利引进大量裴多菲相关珍贵实物,包括手稿、画像、铜像,诗人生前使用过的器具和衣物,初版《裴多菲诗歌全集》等。不少文物为首次出境,第一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传说中的英雄曾经就在我们中间。这次由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带到上海的一些展览物品,让我们可以想象裴多菲朴素的日常生活。当然,还有纪念革命英雄的物品。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英雄,被他的支持者、朋友和同胞热情追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可能成为我们中的一员的年轻人,挽着妻子的手臂,走在她旁边。在喧嚣的街道上,或者就在这里,在博物馆的围墙内。”索尔巴说。
图片
展览现场
裴多菲去世后数十年,中华大地上悄然酝酿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为推翻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压迫寻找精神资源,在国家破碎、民族危亡的关头为中华民族寻求出路。他们在前进路上找到了精神上的同伴,匈牙利民族的遭遇、裴多菲的身世和诗歌进入他们的视野。这些诗歌里,对群众深重苦难的哀伤、对压迫者的愤恨、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赞颂,在东方传出回响,得到共鸣。从鲁迅、茅盾,到殷夫、博古、孙用,再到兴万生、飞白,裴多菲成为中国左翼作家的前行者、同路人。
图片
裴多菲作品在中国的译介
裴多菲和中国作家
此次展览以三个部分回顾裴多菲的一生与创作,以及与中国文学界的联系。第一部分“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的标题,引自裴多菲1845年所写的《我父亲和我的职业》中的自述。裴多菲的父亲是一位经营肉铺的小生意人,曾经倾尽全力供裴多菲接受系统教育,然而1838年,因多瑙河洪水冲毁家园,借款无法收回,宣告破产。幼年的裴多菲渴望成为一名演员,16岁被迫辍学后,他加入流浪剧团,从事过多种职业,游历了大半个匈牙利,由此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图片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1842年11月,裴多菲创作的《在我的祖国》发表于匈牙利文学刊物《雅典娜神庙》,诗人将自己的本名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改为裴多菲·山陀尔,这个日后震撼诗坛的名字由此固定下来。1844年,裴多菲得到著名诗人沃勒什马尔蒂·米哈伊的帮助,成为《佩斯时尚报》的助理编辑,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逐渐告别演员生活,全心投入诗歌创作。
1846年9月,裴多菲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伯爵管家之女森德莱·尤丽娅,一年后二人结婚,从恋爱到婚后,裴多菲创作了一系列优美诗篇,辑成著名的《尤丽娅爱情诗》。1848年3月佩斯起义后,裴多菲投笔从戎,成为建立现代匈牙利的革命领袖。1848年12月15日,儿子佐尔坦出生,1849年1月,裴多菲告别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回到军营,1849年7月31日的一场战役中,26岁的裴多菲消失在战场。
图片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图片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毫无疑问,裴多菲死于战场,但由于尸体从未被发现,一个神话在大众的想象中诞生了。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层出不穷,人们希望,他能突然敲响小村屋的门……”索尔巴说。
图片
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馆长索尔巴
展览现场,还原了毕尔瓦兹咖啡馆的场景。这里是裴多菲和他的青年朋友们聚会、讨论时政的地方。他们在此成立了“十人协会”,倡导文学的新气象,并酝酿了佩斯起义。正是在毕尔瓦兹咖啡馆,裴多菲首次朗诵了呼唤革命风暴的著名诗篇《民族之歌》,发出了“匈牙利人自由的第一声怒吼”。这份珍贵的《民族之歌》手稿也漂洋过海来到上海。一旁的玻璃柜里,裴多菲生前使用过的酒杯、烟斗等物品,让中国读者感知这位匈牙利传奇诗人存在的时空。
图片
毕尔瓦兹咖啡馆场景还原,现场有裴多菲生前用过的桌椅、穿过的衣物。施晨露摄
图片
裴多菲用过的酒杯和烟斗。施晨露摄
裴多菲《民族之歌》手稿 施晨露摄
第二部分“浪漫主义的革命诗人”,深入梳理了裴多菲的文学成就。裴多菲在短短一生中创作了近千首抒情诗、8部叙事长诗、80多万字小说和剧本。他在诗歌中呼唤自由,为爱而歌,为人民而战,激励人们追求民族独立。裴多菲的手稿和诗作,展现在两面巨大的诗歌墙上,穿插中匈诗文对照及多版本出版物,戴上耳机还能聆听诗歌的匈牙利语诵读。名作《自由与爱情》被打造为一个艺术装置,中文、匈牙利语、法语、德语、英语、日语、世界语和拉丁语八种语言,展现了裴多菲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图片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图片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图片
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裴多菲诗歌全集》1847年第一版,诗集前题写了短诗《自由与爱情》。施晨露摄
图片
《裴多菲诗歌全集》1874年版,这是裴多菲诗歌的第一次完整出版。施晨露摄
图片
裴多菲致友人的信件(1847年)施晨露摄
第三部分“求新声于异邦”,标题选自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介绍了裴多菲在中国的译介和广泛影响。裴多菲诗歌中蕴含的自由、正义、民族解放的理念,与彼时中国文坛产生了深刻共鸣,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在裴多菲诗歌译介中,倾注了寻求民族独立的呼声和决心,影响和激励了一代中国读者。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的《河南》创刊号为河南留日学生创办的进步刊物,鲁迅在刊中发表了《摩罗诗力说》《裴彖飞诗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藏的《奔流》第2卷第5期,殷夫在刊中发表了裴多菲传记《彼得斐·山陀尔行状》以及译诗八首,1933年出版的《现代》第2卷第6期中,鲁迅发表著名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并介绍了殷夫从未发表的《自由与爱情》译诗。
图片
展览现场的《河南》创刊号等
“8月是上海的书香月、文学月,在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即将举办之际,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年度引进大展呈现匈牙利革命者、爱国诗人裴多菲珍贵手稿、文物,鲁迅、殷夫、茅盾、孙用等中国文学家展品同时亮相,是上海文博界、文学界的一件盛事。”上海作协党组书记马文运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社会生活在变,但文学反映时代、鼓舞人民的使命没有变。作家能否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书写出独特的经验和美感,构建一个民族自我识别、自我表达的能力,既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价值观,又形成独立的文化意识和表达方式,是对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裴多菲和中国左翼作家的上下求索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图片
参观者端详展品。施晨露摄
此次展览为期4个月,由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共同主办,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和裴多菲文学博物馆深度合作,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