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附小足球队在训练中
红星新闻记者丨钟梦哲 罗梦婕
责编丨冯玲玲 编辑丨何先锋
7月31日上午9点,陕西师范大学操场上,红星新闻记者刚靠近崔庭旭时,他旁边的小伙伴们便开始打趣,“大明星又要被采访啦!”
崔庭旭是这支小学足球队的队长,开口说话的这群孩子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下称“陕师大附小”),就在10天前,他们创造了陕西青少年足球的历史,拿下“2034杯”第四届小学生足球大会(U12)冠军。
在冠军背后,则是陕师大附小与中巴国际足球俱乐部开展体教融合的磨合之路。7月20日夺冠的那一夜,中巴国际足球俱乐部创始人刘启圣坐在214看台上,在终场哨和陕西球迷的欢呼声中,他热泪盈眶,往日记忆在他脑海里不断闪回。
当小球员们冲向214看台之后,情绪一瞬间涌上心头,刘启圣终于忍不住哭了。他低下头用帽子遮挡,手不断地擦拭着眼泪,这一路走来的努力在此刻具象化。
“更希望他们可以通过足球去考个好大学,职业球员想出来太难了。”刘启圣认为,不同于传统的青训培养模式,体教融合之下队员们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业,培养职业足球运动员不是最终目标,希望队员们以后可以更多地从事足球周边产业。
01
严格的教练
刚踏进陕师大的操场,从王庆的训练讲话就能感受到他作为教练员的严厉。
有球员偷懒时,王庆说:“你是不是以为我没看见啊!防守没有小聪明,你这第几次了?”有球员给完球后无跑动,王庆在场边大喊:“愣着干什么!给完球以后斜插,往上上呐,要身体对抗啊!”看见守门员随意抛球后,王庆立即问道:“你自己说这球怎么扔的?守门员是不是要为你的队友考虑?”……
彼时的西安虽然刚经历降雨,但太阳在9点就已经晒得人汗流浃背,坐在操场塑胶跑道的边上,一眼就能望到不远处升腾起的热浪。训练还没多久,球员额头上的汗水便开始往下掉,前来陪伴的家长则躲在一旁的树荫下。
在这些家长中,有位老人是陪自己孙子前来训练的,他被周边家长亲切地称为“老爷子”。在“2034杯”的总决赛上,队长崔庭旭接到角球后头顶破门,这粒角球就是由老爷子的孙子樊子淼开出。
对于教练王庆,老爷子由衷地赞赏。在他看来,王庆的执教风格不仅专业程度高,而且注重抓细节,更难能可贵的是王庆教练更加“干净”。老爷子说,有的家长喜欢讲人情世故,会通过其他方式,跟教练说多照顾下自己的孩子,多给点上场时间。
在王庆这里,不存在哪个家长和他私下关系比较好,就可以让孩子在比赛中多踢几分钟的情况,赛场上的战术安排都是依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王庆教练在日常训练中
“在关键的比赛中,你的孩子能力不足,出场时间一定会减少,甚至可能不会出场。大比分领先或者落后的时候,那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场锻炼。”王庆解释,这也是为什么在“2034杯”的赛程中,带了18名球员,但7场比赛中有4场都基本是首发10名球员打满全场。“因为比赛太过激烈,比分很焦灼,一直咬得很紧。”
在这支队伍中,王庆认为有几个好苗子完全有机会走职业足球道路,但是在当前体教融合的培训模式下,学业仍是学生们的主业。在训练结束后,有家长和王庆攀谈起来,打趣地说道:“这孩子作业还没写完呢。”王庆立刻扭头对这名球员说:“赶紧回家写作业去,Right Now!”
在场边的一名家长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家孩子喜欢足球这项运动,他和妻子就告知儿子:“你可以去踢球,去参加足球训练,但是学习不能放松,不好好学习就不能踢球。”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孩子有基础去更好地学习,在这一点上王庆非常认同。“我当然也希望这批孩子以后有的能出现在国内顶级足球联赛,甚至在国家队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所有的前提是建立在尊重孩子本身意愿的情况下。”
02
清醒的队长
王庆口中,有机会走职业足球道路的好苗子,队长崔庭旭就是其中之一。王庆的评价是:“聪明,球商很高,靠脑子踢球,喜欢阅读并且学习成绩很好。更重要的是这孩子非常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年龄段中很难得。”
崔庭旭今年12岁,踢足球已经有4年的时间。如果将时光拉回到2020年,那时候他才上小学二年级,在当年下学期的一场校园足球联赛中,崔庭旭凭借着多粒进球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比赛的最佳射手,紧接着他就被学校的足球队选中。
今年他马上面临着小升初,在暑假期间他每周要训练五天,每天训练两个小时,现在的训练强度他认为并不是很大,自己能够适应。并且他觉得,目前的训练节奏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学习。
“其实我认为足球训练反而会对我的学习有助益,因为我每次训练结束后,都感到开心和快乐,回到课堂上时也会更加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课和学习。”崔庭旭说。
在谈到训练的课程安排以及训练模式和之前的区别时,崔庭旭认为,王庆教练的训练模式更加成体系,不管什么球都注重团队的整体性,而且训练更加的科学。“比如,教练会督促我们传球的时候要传到队友的外侧脚;二打二时,做保护的球员一定要落位足够快;以多打少的进攻时,速度必须提起来。”
▲陕师大附小足球队在训练中,右一为崔庭旭
这种对球员球技细节的打磨,最终在“2034杯”的总决赛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崔庭旭的第一个进球,正是他准确地预判到了角球的落点,之后迅速前顶跃起头球破门。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放学到球场之后认真踢球,是崔庭旭的两种状态。在踢足球和学习之间,他并不认为两者非常冲突,并且自己踢足球、参加比赛也是获得家人支持的。无法否认的是,崔庭旭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在一些比赛被安排在学期内,自然而然会引起担心。
陕师大附小的带教老师任佳鑫告诉记者,除了参加比赛,队员们每天训练的时间都比较固定地安排在下午。“课堂的40分钟非常关键,所以我们学校要求他们必须把课上完,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如果因学期内比赛落下课程时,我们的任课老师们会给他们补上,因此孩子们的学习并没有因为踢球受到很大影响。”
03
校企的合作
在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体教融合的道路上,没有校方的支持,这支球队无法取得如今的成绩。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陕师大附小侯西科校长每次都会亲临球队的比赛,给球员们带去水果和士力架等,在现场他不会讲太多动员的话,但是从行为上会给予球员很大鼓励。
“无论是协调场地、球员奖励,每一件事都落在实处。”刘启圣介绍,“得不了冠军,得亚军侯校长也让我们庆功,不会给特别大的压力,总是跟我们说尽力就好。我觉得中国足球要想进一步地发展好,还得是有这种心态的领导去帮助到中国足球,这个很重要。”
据了解,由于对足球的重视,2016年的时候陕师大附小就组建了校园足球队,长年保持专业训练。从2020年起,就参与西安市级、雁塔区级的比赛,并获得了不少冠军。
刘启圣表示,夺冠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陕师大附小聘请中巴国际足球俱乐部专业教练对校队进行专业培训,是在践行一条让孩子以后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刘启圣在夺冠之夜痛哭
在和陕师大附小合作的三年中,双方的理念是孩子的教育在先。校方一名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希望学生学到真正的东西,而不是过多地追求热度和曝光度。参加足球队的队员身份上首先是一名学生,然后才是一名球员。因为现如今互联网的发达,许多孩子会看到一些足球集锦、球星表现、夺冠荣耀等,但这些荣誉并不属于孩子们。
“我们的青少年在这种荣誉的冲击下,会颠倒自己身份,会被这些冲昏头脑。国外是有一些足球的励志故事,但是这种光环笼罩下,他们只看到冠军、进球,只看到了结果,却没有看到球星的成长。”刘启圣说。
虽然刘启圣曾经也是职业足球运动员,但是他反对这批孩子走职业足球的道路。在他看来,中国足球的职业化道路太难,犹如过独木桥一般,一旦从小升初、初升高走职业足球这条道路,就基本上没有回头路。
刘启圣经常告诉队员们,不一定非得成为球星,踏踏实实地通过足球上一所好中学,上一所好大学,这才是真正的出路,这才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希望这些队员未来可以成为足球产业的从业者,比如当足协主席、体育局局长,成为足球的管理者,也可以成为足球记者、足球教练等。“总之,职业球员不是唯一的出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