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2年9月,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中国现代话剧奠基者欧阳予倩在京去世。同月,上海“报刊补白大王”郑逸梅写了一篇回忆欧阳先生的文章,提到自己和欧阳予倩同事过一个时期,曾经相熟。
“那时他住在复兴西路颖邨,我时常到他那儿去聊天。有一次,赵眠云获得了梅兰芳先生所画的绛梅扇,非常高兴,想请欧阳先生在另一面写字,那么梅欧配合起来,便成为双璧了。当时我就去替眠云代求。欧阳先生很客气,立即染翰,一手流转逸秀的行书,和梅先生的绛梅配在一起,真是相得益彰。”
郑先生提到的作家赵眠云生于苏州,擅书法、篆刻,最喜收藏扇子。大凡海内名家之作,他都不惜重金购买。赵眠云曾印《心汉阁扇集》,郑逸梅为之作《心汉阁扇话》。赵眠云曾任《星报》《消闲月刊》等杂志主编,一度与郑逸梅一起在上海教书,生前常与文友饮酒、作诗、绘画,是个洒脱豪爽、不拘小节的人。
今天的复兴西路,原名白赛仲路,东起淮海中路(原霞飞路),西至华山路(原海格路)。今天的复兴中路,原名辣斐德路,东起西藏南路(原敏体尼荫路),西至淮海中路。文章中,郑先生提到,颖邨在复兴西路,事实上,今日的上海确有一个颖邨,但其地址并非在复兴西路,而是在复兴中路1232弄,位于复兴中路和嘉善路路口。
不论颖邨是否为欧阳予倩先生曾经在沪居所,颖邨所在的区域,和欧阳先生在上海的轨迹高度重叠。
沿着陕西南路,走到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不过10分钟,是去徐悲鸿家的路线。在徐悲鸿家,欧阳予倩曾与田汉等多位艺术家开会,筹办南国社。从颖邨出发,走到襄阳南路和永嘉路口,此地的永嘉路371号,正是田汉旧居,也是南国艺术学院旧址。欧阳予倩曾经在这里亲自授课。
复兴中路,即当年的辣斐德路上,曾有一家辣斐大戏院,由建筑师邬达克设计。1947年4月,抗敌救亡演剧九队借用上海观众戏剧演出公司的名义,在辣斐大戏院公演田汉的新作《丽人行》。演剧九队队长吕复曾回忆说:“此剧(《丽人行》)公演于上海辣斐大戏院,4月21日彩排,有梅兰芳、熊佛西、欧阳予倩等同志来观看,24日公演的第一天又有茅盾、郭沫若等同志来看戏……此剧演到5月21日,连演28天,共有50场。”
1951年,辣斐大戏院改名为长城戏院。1954年,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接管长城戏院,并将其改名为长城电影院。
2
辣斐大戏院建造于1932年,这也是颖邨诞生在这个城市的年份。它是一片三层砖木结构建筑的新式里弄。
同年,它的西面也出现了一片新式建筑(今复兴中路1246—1250号、1248弄1—21号),曾经的弄名“辣斐新邨”记录下了复兴中路最初的名字。而颖邨东面的小桃园,则用名字记录下了这个区域更早的历史片段:
在今复兴中路1218弄至上海大戏院一带,原有金姓人家的大片桃园。而今天的南昌路和复兴中路一带,在1912年和1914年被法租界公董局填没建为道路前,则是水网密布的农田和纵横交错的自然河道。
嘉善路和复兴中路所属的区域,如今被大家归入“梧桐区”,历史上,此处原为上海市第七区,即后来的常熟区。常熟区东以陕西南路循肇嘉浜折向原日晖港,与原卢湾区相连;南隔黄浦江,以龙华港与原龙华区为界,与原杨思区相望;西以兴国路与长宁区毗连,以宛平路、谨记路(今宛平南路)与徐汇区为邻;北以长乐路、华山路与静安区接壤。(《徐汇地名志》)
小桃园也非等闲之地。在2022年上海图书馆馆庆七十周年之际,一篇名为《文献漂流记》的文章,记录了小桃园里的书香底色:
“1924年,由黄炎培发起成立的甲子社,是当时仅有的专门搜集史料、编辑图书杂志索引的出版机构。1925年3月6日,甲子社下设的人文类编辑部租赁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717号发表通启,开始工作……甲子社发起人除黄炎培外,还包括黄伯雨、沈信卿、马世杰、张一尘、史量才、张君劢,集学者、报人、政客于一体,筹款、社务、编辑等各司其职。至1931年3月,甲子社第六届年会召开,‘甲子社’更名为‘人文社’,与人文类编辑部更契合了,社址和图书馆也搬迁至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小桃园巷42号。”
随着纂辑工作的开展,图书、报纸、期刊等资料收集得越来越多,工作人员也相应增加,空间显得局促起来,兴建图书馆便成了当务之急。在沪上巨贾、慈善家叶鸿英(1860—1937)的资助下,1933年4月3日,原人文图书馆正式更名为鸿英图书馆,次年2月暂租霞飞路(今淮海中路)1413号进行工作和新馆舍的筹建。
这家鸿英图书馆,正为上图前身之一。其建筑为一栋三层砖混结构的西式建筑,即后来的徐汇艺术馆,静静矗立在复兴中路、复兴西路和淮海中路的交界处,距离颖邨边的小桃园仅约1公里。
如今,步行于这1公里的范围内,恐怕再无一棵桃树了。但在颖邨西南角的街口,有一家卖油条、豆浆等沪式早餐的点心店,恰好名为小桃园。
1949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
小桃园弄门口的小店
“梧桐区”街景
“梧桐区”街景
3
一片土地,可以从溪流变成通衢,可以从枝叶婆娑的桃园变成人流密集的住宅。但唯有时间,总是一支箭似的往前,不能回头。
但历史有时能在时空中互相致敬。
比如,从颖邨往东,至陕西南路口,是上海大戏院旧址。1943年,正式营业的上海大戏院上演曹禺的话剧《原野》,1944年演完话剧《日出》等后,戏院开始放映电影。1956年,戏院更名为上海电影院。时光荏苒,这里渐渐变成破旧的电影院和芜杂的沿街小店,2017年,上海大戏院在原址改建重生。
又比如,在上海大戏院南面,今天的复兴中路1195号,是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历史上,这里为同济大学前身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址。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初创时期,校址在今凤阳路,后来校方在宝昌路(今淮海中路)南、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西购得12亩土地,建起校舍。为了纪念因病逝世的同济德文医学堂的首任校长宝隆,学校将校舍外一条新辟筑的马路命名为宝隆路,即后来的亚尔培路、现在的陕西南路。在20世纪40年代的登报启事中,颖邨居民给出的寄件地址也曾是“亚尔培路西首颖邨”。
1951年,为迎接“八一”建军节,当时的常熟区在区域内特意设了两家为烈军属免费诊治的诊所,其中一家在斜土路、大木桥路口,一家在复兴中路颖邨门口。免费诊治活动请到了沪上名医、专治咳嗽和吐血的中医马问我先生。大暑时节,梧桐浓荫下,应是一片蝉鸣。
5年后,1956年3月,常熟区建制撤销,并入徐汇区,“常熟区”这一行政名从此消失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