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的AGV机器人停车楼宝安“智”造

全文3104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研发的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AGV机器人停车楼。

02该项目占地1.4万平方米,一次性可满足5200辆进出口汽车存储需求,较传统立体车库堆存量提升2.5倍。

03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和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库内任意一台智能设备、任意一个车位、任意一台库存车辆的精确管理。

04此外,该项目年减碳量约780吨,为码头生产提供绿色电能,年平均发电量达100万度。

05目前,中集智能停车为立体车库项目是国内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AGV智能车库,为行业探索应用新场景、促进行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示范性样本。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中国的东海之滨,一个五层楼的立体空间里,一辆辆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机器人在巷道旋转、穿梭,依照智能指令协助车辆“出海”。
近日,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竣工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营。据了解,该项目不仅是全球最大的AGV机器人停车楼,也是全国港口行业中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集约化水平最高,并且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汽车物流中心。
图片
而研发并生产该项目机器人的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智能停车),正是来自被誉为深圳制造业“压舱石”的宝安区。在这个“数实融合”“两翼齐飞”的时代,宝安正引领本地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带上乘风而起,踏浪而行。
宝企发力破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瓶颈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在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不少新能源车企瞄准了海外,把“加速出海”视作重要战略布局。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幅明显,助力我国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整车外贸出口稳居全国前三的连云港港口在2023年出口汽车突破30万,连续7年高增长后再创历史新高。面对“井喷式”的出口业务,用于出口车辆停放的平面堆场不足10万㎡,停车位不到1万个,现实是30万辆吞吐量需配套平面堆场45万㎡。作为港口生产重大业务增长点,却受限于堆场面积不足的窘境,基于“寸土寸金”的港口土地资源、建设绿色智慧港口及国际枢纽海港的目标,连云港港口加强深水大港“储”能和“智”能势在必行,双层AGV机器人停车产品的应用成为港口码头“向上要空间”,同时兼顾港口智能化趋势的优选解决方案。
2022年底,宝安企业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智能停车)“斩获”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中上线双层AGV机器人自动停车系统项目的开发建设权,历时18个月建设,该项目于2024年7月竣工验收、通车运营,为中国制造“新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项目位于连云港片区港口汽车码头旁,车库占地1.4万平方米,一次性可满足5200辆进出口汽车存储需求。较传统立体车库堆存量提升2.5倍,较港口传统地面堆场提升9倍。在AGV机器人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下,每年可供18万辆汽车周转。
“智”向新新质生产力撬动中国港口新发展
只要置身于物流中心5楼的运营中心数字大屏前,就可以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和智慧管理平台对库内任意一台智能设备、任意一个车位、任意一台库存车辆等进行精确的、实时的、动态的可视化管理。凭借“上帝视角”的数据全局观,根据车辆出口目的地、装船时间、汽车品牌等信息,借助AI算法,一辆辆计划出海的新能源汽车通过“搭载”AGV机器人出库,大大提升运营和运维的数智化水平。
 中集智能停车公司总经理程宏达介绍,该项目是目前港口行业数智化程度最高的滚装汽车物流中心,综合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技术、BIM、数字孪生、光伏绿电等技术,打造了物流中心的“数字眼”“神经网络”“数智大脑”“能量包”和“数字孪生体”。
图片
含“智”量拉满的成绩单上,物流中心年的含“绿”量也引人瞩目。AGV机器人的运转、光伏发电技术的采用、“即发即用+余电上网”供电模式的运行,实现车库的全系统零碳化运营,年减碳量约780吨。此外,还为码头生产提供绿色电能,年平均发电量达100万度。
向“智”而行、向“绿”发展。目前,中集智能停车为立体车库项目是国内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AGV智能车库,还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汽车物流库,为立体车库行业探索应用新场景、促进行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示范性样本。这不仅彰显了宝安企业对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理解和精准把握,同时也勾勒出其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共生、协同发展的崭新图景。
打造硬核新质生产力宝安工业机器人产业
中集智能停车自主研发的双层AGV机器人是宝安工业机器人产业向更广泛场景拓展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展现了数字时代下的宝安企业对物联网、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技术集成应用的硬核实力。
在外形上看,工业机器人不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终结者”形象,而是以机械臂为主;再就是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强调精度和承载力,用于高强度、高精度要求的工作场景。更关键的是,相比商业化前期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正是看得见的星辰大海。
面向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新时代,宝安已经率先拿到了入场券。作为工业强区和领先全国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宝安区拥有超5万家制造业企业,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更为显著。近年来,宝安区抢抓机遇,积极打造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区内集聚了大族、劲拓、汇川技术、安诺机器人等一批工业机器人企业,连续四年保持着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纪录,其占比高达23.93%。虽然从产值和专利数量来看,宝安区位列全市第二,但宝安在机器人产业的基础和产业链优势方面表现突出。
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安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业底座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社会服务、医养健康等众多场景。
在宝安,各种“机器人+”的场景正在不断丰富:去年12月,深圳首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实验室落户宝安区中心医院,将利用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为骨伤患者提供更智能、精准和安全的治疗。千巡科技研发的“巡检机器人”穿梭在空旷的变电站、核电站、化工厂、矿山里,一边检测现场的情况,一边将生成的数据传送到系统后台,避免了人工巡检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实现了数据智能化采集和分析;金大智能生产的小胖丁智能伴宠机器人,可通过App远程操控进行视频语音沟通,对萌宠进行投喂奖励和激光逗宠;墨影科技自主研发了一体化控制及多机调度系统等核心技术,相当于为机器人制作了一套“安卓系统”;再如机器人+环卫,今年3月,全球首届人工智能清扫机器人大赛在宝安区举办,两家参赛的外地企业安徽酷哇、苏州云创智行现场签约落户宝安,将在场景应用、研发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大布局力度。
宝安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迅猛的背后,相关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接续出台。今年1月,宝安区发布《关于推动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重点支持领域除了工业机器人,也包含了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对产业重点项目,宝安区拟按设备投资额20%对单个项目提供最高5000万元补贴。
要想让机器人替代人,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生产流程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否则机器人无法发挥作用。而越是专业化、标准化,就越离不开规模化的供应链体系。
起步早、家底厚是宝安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底色。五万余家制造业企业如同星辰般汇聚,共同构筑了产业要素的璀璨星空。在政策红利的持续照拂下,不仅催生了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级自主移动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个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创新平台,犹如科技森林中的参天大树,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控制器、集成应用等研发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滋养与支持。今年3月15日,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举行了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合作签约仪式,华为把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大前海,携手宝安、前海共同擘画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宏伟蓝图,不断涌现的亮点使宝安成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全国最耀眼的区域之一。
专家 政策引领和融合创新擦亮“皇冠明珠”
纵观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正在加速成长。作为全国首个五星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宝安明确提出要“围绕工业互联网等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重点领域”。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副秘书长谭维佳认为,机器人将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高技术,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无疑是把握时代脉搏、推动中国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它将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持续竞争力提供不竭动力。宝安区作为深圳市的制造业大区,也是率先孕育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的强区,相关政策的出台,展现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将机器人与智能传感器两大产业的创新融合提升至全新高度,此举不仅为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更为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跃升铺设了坚实的基石,让这颗“皇冠明珠”更加夺目。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