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的自西到东 | 书人茶话

图片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Daniel Coit Gilman,1831-1908)。
不少人喜欢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 (1889—1962)的“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语挂在嘴边,有研究者指出,这句话的源头来自于美国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大学校长之一丹尼尔·吉尔曼(Daniel Coit Gilman ,1831-1908)。吉尔曼在筹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伊始(1872年) ,先往欧洲考察各国大学教育制度。在欧洲,大学这个词在不同的社会领域被不同地使用。大学的类型在欧洲是如此千差万别,使得人们出现多样化的观点不足为怪。吉尔曼认为要办“好的大学”,必须有“好的教授”。大学基础在“人”,不在“建筑”, 他写道:“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聚集于此的教师和学者的质量,而不应取决于数量,更不能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为此,要把充足的资金花在“人而不是砖瓦和灰浆上”。“一所大学真正的核心不是由建筑、地理位置或者设施构成的,而是由教师的数量与特征所构成的”“大学发展的力量依赖于常驻教师和永久教授的质量”。
吉尔曼有一句超短式的名言“Men,not buildings”,亦即“大学”所需要的“是大师而非大厦”之意。就梅氏自述原文品读,1931年12月他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上所说:“一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的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原载清华大学《校刊》314号,1931年12月4日)。梅氏用孟子的话讲解西方的“新概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或可称“旧瓶装新酒”。
梅贻琦是清华早期的留美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也是来自美国。吉尔曼那句话在美国也是名言,梅贻琦不可能不知道,他的高明之处是把美国的话用中国的方式说了出来,显得很有表现力。梅贻琦还说过:大学应“无所不思,无所不包”。
图片
1912年10月29日《申报》。
其实,此类句式在民国创建之初就有了。著名教育家马相伯1912年10月27日上午到北京大学校(编者注:民国成立后,将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后改名北京大学)“接印视事”,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学生欢迎之礼演说中说:“诸君皆系大学生,然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诸君在此校肄业,须尊重道德,专心学业,庶不辜负大学生三字云。”(见当年10月29日《申报》)
1912年10月1日,北洋政府任命章士钊为北京大学校校长,但章士钊故意拖延而不就。教育部无奈,遂于10月18日任命马相伯为代理校长。至1912年11月底,寒假将至,而学校的下学年经费尚无着落,马相伯便向比利时银行商借40万法郎,约定以学校地产作为抵押。何燏时(后任北大校长)得知,即告知北大学生起来反对。学生闻讯,亦认为马相伯在“盗卖校产”,遂群起而攻之,使马相伯不得不辞职离去。
裴伟
责编 刘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