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非遗鱼灯传承人的访谈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安徽黄山徽州非遗艺术调研团队来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瞻淇村,采访了老中青三代鱼灯传承人一同探寻鱼灯背后传承的故事。
图片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团队在与青年传承人汪宇昉的交谈中逐渐揭开了鱼灯的神秘面纱,传承人从自身的学习经历、鱼灯制作以及鱼灯的传承向我们讲述了青年一代是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非遗瑰宝的延续与发展。
图片
忆往昔·瞻淇故事
汪宇昉跟着师傅从小学到大的制作鱼灯,但是在一年又一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鱼灯可以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从,所以后面主要根据自己经验去摸索,因此现在年轻一代制作的鱼灯相较于传统的鱼灯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明显的现代特点。
展未来·非遗传承
以往简单的农村食用原料被现在丰富的丙烯颜料取代,这使得鱼灯的骨架更加饱满,线条更加流畅;由于面料破碎的原因,皮现在也演变为布;蜡烛被LED灯取代,大大减少了火灾风险。
图片
慎终且如始,不喜亦不惧
当团队成员入座后,鱼灯队队长郑东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瞻淇村1000多年的历史经历,这里最早的“zhan”其实是“占”,这点从一些年代久远的门牌上也有证据证明。这里的第一个家族是唐朝的年老隐居于此的张官员,后面改名是因为历史上的孝女虎口救母的故事,皇帝为了传递这种孝道精神就封了此地为孝母村。到了明末清初,江西的王县令取自《诗经·卫风》中“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改名“瞻淇”。
图片
在交谈过程中郑队长还给我们展示了鱼灯结构,其中特别点明了鱼灯头顶上的“王”字,因为这个鱼灯最早是用来祭祀的,所以这个“王”字代表了鱼跃龙门的意思,但是毕竟没有物件可以代表龙,就只能用百兽之王的老虎头顶的“王”来表达这种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
图片
现在瞻淇下一步发展计划就是加强资金投入运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以便促进消费,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并且表示希望可以将鱼灯游行时间固定,使人们了解到这种特定文化传承,同时表示正在构思是否可以将鱼灯文化用剧情的方式演绎,以便更加吸引大众兴趣。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瞻淇村唯一市级的鱼灯传承人汪近午带领我们团队进入瞻淇村内的古建筑介绍鱼灯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意义。
图片
他与我们解释道,鱼灯的创作坚持着守正创新的原则,鱼灯创作之初并没有现在的精细,多是孩童拿在手上进行祈福的玩具,工艺上制作简单明了,现代鱼灯则更为讲究耐用及文化传承创新,制作一盏小型手持鱼灯需一人花费3天时间,而大型巡游鱼灯则需要五人花费一个星期时间。
图片
居民与游客跟随戏鱼灯的队伍从瞻淇村主路的最西端走到最东端,而村子旁边的南园河流向则是从东向西。这个习惯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相反的方向象征着人民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的思念与祝福,希望在祖先的庇佑下让瞻淇村人民的生活吉祥如意,蒸蒸日上。
图片
听到此处,大家不禁感慨鱼灯传承责任之重,汪近午老师的一番话让大家感触颇深,他说:“我们的鱼灯之所以能够历经几百年不被遗忘,是因为它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是对生活的希望。很多人会被鱼灯精美的外形吸引,但在我们心中,鱼灯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外在价值。”在采访时最后,汪近午老师非常郑重地对我们说到:“我很欣慰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学习我们这里的非遗文化,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地学习非遗,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里的鱼灯。”
从宋朝“一夜鱼龙舞”的灯火辉煌到如今春节的万家灯火人声鼎沸,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也寄托着无数的美好祝愿,历史车轮滚滚,昔人已去,如今鱼灯传承的重任传到了新生代的肩上,以汪宇昉为代表的瞻淇鱼灯青年传承人将挑起重担,以郑东蛟为代表的瞻淇鱼灯中年传承人将继往开来,以汪近午为代表的老一辈传承人将作育人才,共同带着鱼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