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越深入传统,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知

芦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古人的诗词里,它是茫茫旷土中一抹顽强的绿,是秋风起时岸边摇曳的芦花,默默生长于河滩沙地之间,并以谦逊而坚韧的姿态,铺展着生命的广袤和绵长。
当“芦荻”二字,从自然界的怀抱中跃出,被一位艺术家在中学时代选作自己的姓名时,它不仅成了个人的标识,更映照出这位艺术家如同芦荻般的心性。
芦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委员,郑州市金石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4月,芦荻凭借其在金石题跋艺术领域的成就,成为唯一入选“首届福布斯中国文化影响力人物”的河南籍艺术家。
近年来,芦荻的脚步跨越多地,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金石拓片题跋展览,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与关注。他以题跋为媒介,探索金石拓片的深层韵味,巧妙地将各种书体与拓片中的古人画境相融合,为观众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悠久金石文化的深邃之窗。
图片
芦荻获评首届福布斯中国文化影响力人物
寄情金石,耕耘方寸
金石,本是镌刻文字的青铜器与石碑。古人很早就学会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加以描摹、拷贝,细腻且精准地呈现在拓片之上,用以留存经典,让后世之人得以窥见更多历史痕迹。
中国古代金石学萌发于汉,并在宋代达到第一个高峰,欧阳修《集古录》、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赵明诚《金石录》等都是当时的重要著述。及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随着古代金石资料的大量面世,金石学一时成为显学。
将对金石文字的考据鉴赏等以书法的形式,题写于拓片之上,即为题跋。金石题跋是金石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融珍贵拓片、考究文辞、精美书法于一身,是一门综合学问。创作一件好的金石题跋作品,不仅要求拓片本身精美绝伦,更考验题跋者深厚的学识底蕴,需要经过考证源流、辨析形制、品读文辞、鉴赏笔墨、把玩椎拓等多重环节,方能做出精准独到的评价,非一般书法创作者所能轻易驾驭。
图片
芦荻作品
作为唯一入选首届福布斯中国文化影响力人物的河南籍艺术家,芦荻获得这一荣誉的关键就在于他对金石题跋艺术的研究和贡献。
芦荻是当代金石文化研究和金石题跋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深谙“题跋四功”——书法之韵、文辞之美、史证之实、美术之境,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作品的整体美感与意境。在书法上,他灵活运用篆隶之庄重与小行草之灵动;文辞上,坚持文言书写,融入古今诗人之佳作,增添文化深度;史证方面,他严谨治学,力求还原每件金石的原貌与背后的故事;构图上,则注重空间布局,使题跋与拓片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近年来,芦荻寄情金石,或考据文字源流,或探讨书法风格,或弥补史籍之缺,或鉴赏器物之美,在古钟鼎彝、碑碣石刻间寻觅到了无尽的乐趣与慰藉。
面对那些珍贵而稀缺的金石拓片,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与独到深刻的见解,赋予这些碎片化图像以新的生命力。其金石题跋作品,广泛涉猎画像石之古朴、碑刻之雄浑、摩崖刻经之深邃、佛教造像之庄严以及墓志之幽远,时间脉络横跨汉魏晋南北朝至宋金,穿越千年。
芦荻作品
为了将金石题跋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芦荻不遗余力地策划了一系列展览,从字体的选择到章法的布局,从标题的拟定到内容的撰写,乃至印章的大小、语言的形式,无不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智慧。他用“漫长”来形容筹备金石题跋展的过程,其工作量远超普通书法展的十倍之多,但正是这份坚持与付出,使得金石艺术的独特韵味与细腻之美得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激荡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观者在静谧中聆听到芜杂生命深处的诗意回响。
与此同时,芦荻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吉金乐石》《稽首龙门》《芝兰香霭玉堂春》《华山庙碑临写指南》《汝南王修治古塔铭》等多部专业著作。他以学者的严谨与艺术家的热情,将金石艺术的奥秘与魅力娓娓道来,引领着更多人去发现、去欣赏、去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初心如磐,细水长流
芦荻的艺术生涯,始于对笔墨的兴趣。早在五六岁时,他便开始练字,后来又在家人的支持下系统学习素描、色彩。上中学时,芦荻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崭露头角,曾一举夺得首届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此后更是荣誉不断,各种奖项接踵而至。
这份际遇,他认为是个人天性与环境交织的结果——在乡野,没有琳琅满目的兴趣班和玩具,一支笔、一张纸,便成了他最忠实的玩伴。兴趣在专注中萌生,在亲友的肯定中滋长,时间也随之倾注……
上世纪90年代初,怀揣着对艺术更高境界的向往,芦荻踏上了北上的求学之路。北京,这座文化名城,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艺术视野。“在这里,能看到国内最好的展览、最好的藏品,接触的人也都是行业当中的佼佼者,忽然就感觉空间很大,视野就开阔了。”芦荻回忆道。
步入社会后,芦荻先后在媒体和出版行业深耕,尤其是在《书法导报》的工作经历,让他得以深入全国各大展览现场,采撷灵感,艺术视野与鉴赏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后,他重返校园,于首都师范大学深造,师从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刘守安,进一步锤炼技艺,深化艺术修养。在《中国书画》工作期间,芦荻更以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的身份,积极投身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多场赴日、韩、法、意等国的展览活动,成为这一专业书画学术期刊的拓荒者。
图片
芦荻作品
然而,无论走得多远,芦荻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深情始终未曾改变。最终,他选择回归故里,加入大象出版社,专注于艺术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前些年,他又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引进,担任艺术学院教授及硕士生导师,传道授业,解惑答疑,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回顾芦荻的人生经历,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细水长流的轨迹,缓缓铺展,每一步都坚实而充满意义。他笑称,自己的人生虽看似平淡无奇,但内心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与放弃,且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转折,皆源自个人对书画艺术深沉的热爱,以及工作环境自然而然的提升与拓展。
“从事艺术的人,在哪个时代都很多,但最终能成名的寥寥无几。”芦荻深知,行成于思,业精于勤,善建者行,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看淡得失,且行且乐
无论是在书斋静读古籍,还是四处跋涉搜集拓片,芦荻如锦衣夜行般,心怀纯粹与谨慎。他将“文、义、趣”内化为灵魂的信条,以澄净之心,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环境对话,通过作品,完成一场关于传统、生活与自我的深度探索。
未经训练的观者,很难一眼就理解他的作品,但细品之下,就能从中看到其洋溢着的蓬勃的、个体的生命力。这正是艺术之魅力所在——它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追求“有我”之境。
有评论家在谈及芦荻的作品时说道:“他更注重视觉艺术的审美倾向,用心经营着各种书体与拓片中古人画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虔诚地表达了他内心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与崇拜,同时又不失一个当代书家用构成的艺术形式,强调拓片视觉美感的冲击。”
面对外界的赞誉,芦荻却保持着难得的自省与谦逊。他回顾往昔,坦言年轻时曾沉迷于装饰性与形式美的尝试,而今看来,那些创新尚显青涩与不成熟。
“越深入传统,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知,现在我觉得,能忠实继承并接近古人的艺术高度,已是极为难得了。”因此,他不再轻言创新,转而以更加敬畏的态度对待传统,潜心钻研,力求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探索个人艺术风格的独特之路。
图片
芦荻作品
在芦荻身上,有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味道和风骨。人至中年,他对很多事看得很淡,对待那些梦寐以求又擦肩而过的拓片,他学会了释怀,相信命中注定的美好终将以某种方式再次相遇。
对于过往的荣誉与奖项,芦荻更是抱以一颗平常心,认为它们不过是特定历史阶段的见证。现在,卢荻对于自己的生命和艺术追求更加坦诚开放,宽容谦逊地接受外界各种评判,恭敬专注地从经典中汲取灵感,同时积极与时代潮流互动,希望在传统与时代潮流的交融涤荡之中,他对于生命和艺术追求的活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他表示,在这个日益电子化的时代,传统艺术更显其独特价值,它们承载着人类的精神与情感,是任何高科技都无法替代的,“以后不会一些琴棋书画,在社会上可能就缺少了一些交流资本。”
他同时提到,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技术与情感的结合,“同样是一幅字,情感不一样,写来的东西就不一样。AI感动不了人,因为它不是创作,只是复制品,没有生命力。”
展望未来,芦荻有一种务实的态度,并不奢求宏大的成就,只愿能继续保持对爱好的热情,脚踏实地地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例如,他计划与华夏古乐团合作,推出青铜传声拓片展,将中原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以拓片的方式推广出去。再如,他正在主编一套名为《民国金石史料丛编》的大型图书,旨在将民国时期出版的历代数千种金石著作进行筛选与整理。
芦荻作品
寄情于金石之中,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化之美,芦荻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专注生活、沉淀个人的范本。正如著名评论家何柏青所说,芦荻的意义在于——当日益浮躁的“快餐文化”,捆绑现代书法陷于纷繁乱象之际,芦荻的修行,无疑是一贴镇静剂。他会让我们的灵魂,复归宁静,敬畏虔诚;他会让我们重新咀嚼经典,回望传统。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正观新闻记者 张晓璐)
版权声明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