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30名游客28人买黄牛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图片

七、八月份,正是旅游的旺季,北京一些热门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一些原本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却被“黄牛”炒出高价,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据央视新闻报道,八月初,记者连续几天登录国家博物馆的微信小程序,在点击“参观预约”页面后,发现七天内全都显示约满,根本没办法进馆参观。而在馆外随机采访了30位游客,发现只有2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预约,其他人都是购买了“黄牛票”。

正常预约约不到,30位游客中只有2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预约,这些信息放在一起看,还是能说明一定问题的。这也与一些网站上,大量存在的倒卖信息,相互印证。而据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军事博物馆,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都出现了“预约难”现象。这背后,除了暑期因素以外,都有“黄牛”的影子。

一边是消费者望眼欲穿,另一边是“黄牛”手握大量票源坐地起价。那么,“黄牛”手中的票是怎么来的?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刚刚办理完的一起“黄牛”倒票案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套路并不复杂,无非是通过抢票软件和大量的身份信息先占坑,招揽到真正的游客后,又不断退票、抢票,如此反复,全国知名旅游景点的预约门票就成了他们的掌中玩物。由此可见,预约系统并不完美,还存在相当大的漏洞。

景区、博物馆需要立刻行动起来,与相关部门一起,认真调查一下这些票从哪来的,预约机制存在什么样漏洞,能不能补上,从各个方面对预约系统的防“黄牛机制的有效性作个评估,对漏洞作出修补,对于一些有异常的手机号码,能不能在预约时作出限制,对于一些失信行为,老是出现的身份信息,也完全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

治理一些领域存在的“黄牛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黄牛何以不绝,是因为其中存在巨大的利益,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定不能小看了“黄牛的“韧性”。“黄牛用了一种“笨”办法,有效地避开了科技的壁垒,但它也同样存在软肋。比如,必须先期掌握大量的身份信息。海淀区查办的那起“黄牛”倒票案件中,“黄牛手中掌握的大量个人身份信息,成了关键,那么,这些个人信息是怎么来的,怎么流入到“黄牛手中的,这背后又有一条怎么样的利益链?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去查一定能查到问题,这些漏洞,只要认真去补,也一定能补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