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2024年东森杯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暨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文化节开幕式在福建省连城县举行。(中国台湾网发)
2024年巴黎奥运会已经落幕,中国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的优异成绩,创下参加境外奥运会的最佳战绩;中国台北体育代表团也以2金5铜共7枚奖牌的成绩实现突破。两岸运动健儿们在奥运赛场奋力拼搏,绽放青春,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荣耀篇章。在台湾羽毛球运动员“麟洋配”——李洋与王齐麟夺冠后,国民党民意代表翁晓玲一句“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响彻云霄,回荡海峡两岸。这不仅是两岸同胞对所有运动员骄人战绩的赞誉,更是对国家荣耀深切共鸣的强烈表达。
尽管民进党持续设障,企图割裂两岸情谊,但两岸民众在各领域的交流没有停步,两岸体育界的交流也未曾停歇。两岸体育界密切沟通、协同配合,创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内容涵盖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运动科学、青少年体育等诸多领域,推动两岸体育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1989年台湾开始正式派体育队赴大陆访问,30多年来两岸体育交流往来不断。”中国台北奥委会副主席蔡赐爵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交流不断 两岸体育界共筑“同心桥”
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跆拳道交流赛、排球交流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交流、项目体验和文化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两岸青少年搭建了体育交流互动的桥梁。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体育竞技水平的切磋与提升,更增进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在今年的中国棒球联赛上,一支首次以“闽台联合组队”形式亮相的福建棒球队,以优异成绩展示了两岸体育深度合作的广阔前景。
多年来,两岸体育界加强人才培育,薪火不息。大陆一直在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上,为台湾选手提供训练机会。如乒乓球台湾运动员林昀儒、郑怡静、郑佳奇,与国家乒乓球队和海南省乒乓球队一起集训,竞技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在东京奥运会获得混合双打季军的优异成绩。雅典奥运会前,台湾选手陈诗欣、朱木炎曾到北京与大陆知名运动员一起训练,互相切磋技艺。雅典奥运会共设8枚跆拳道金牌,两岸共夺得4面金牌。为备战成都大运会及杭州亚运会,台湾武术运动员到成都体育学院集训交流。这些举措正是两岸体育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写照。
情感交融 赛场内外见证两岸情深
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世界剑道锦标赛上,来自台北的苏郁程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并取得16强的佳绩。他说:“能代表国家参加剑道运动世界最高水平的赛事,这是一种荣耀!”杭州亚运会期间,两岸运动健儿同享“主场优势”,两岸同胞的情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进一步交融。正如台大教授郑又平所说,500多位中国台北运动员深刻亲身体会到了家的主场的待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大陆观众为台北选手加油、两岸拉拉队联手合作的默契场面也让大家印象深刻。
在2023年法网女双决赛中,由中国网球运动员王欣瑜与中国台北网球运动员谢淑薇组成的“海峡组合”逆转夺冠。这是时隔9年,来自两岸的运动员再次携手拿下这项国际顶级赛事的女双冠军,是两岸体育交流融合、互利共赢的力证。
父母都为运动员的台湾小伙张钊瑞,在福州深耕体育事业,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体育交流。他说,“运动其实是建立友谊的一个特别好的方式,大家在赛场上不‘打’不相识。”在张钊瑞心中,体育成为两岸交流的共同语言,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他在大陆倍感亲切。
制度保障 两岸体育交流持续深入
随着两岸体育交流的不断发展,相关制度与政策也在逐步完善。2019年出台的惠及台湾同胞的“26条措施”,为台湾运动员来大陆参赛、交流等提供便利条件。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两岸体育界深度合作与深度交流,为台湾体育界人士在大陆工作、学习和交流逐步提供同等待遇和便利条件。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向港澳特区和台湾地区运动员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将优秀台湾运动员纳入运动员发展和保障体系。去年9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及今年1月发布的《福建省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创建与管理办法》,为闽台两地青少年棒垒球项目的常态化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体育交流作为两岸交流融合的重要一环,不仅拉近了两岸民众的距离,也促进了两岸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所言,“两岸同胞浓于水,体育交流是连接我们情感的坚实桥梁,让我们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未来,我们相信在两岸体育交流合作将不断持续深入,两岸同胞将与崛起的中华民族一起,共享体育荣光。(文/文方)
[责任编辑: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