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我来到曾经帮建过的“老连队”指导开展半年工作总结。看到一个个亲切的面孔,不禁回想起一年前蹲点的经历……
当时我任指导员刚满两年,来到机关担任组织科干事,恰好赶上旅里机关下连蹲点帮建,我便准备大展身手。
那些日子,连队行政例会、支委会,我次次不落;一有空闲就捧起“兵情档案”,仔细了解官兵特点。几天后,我感觉越来越得心应手,不自觉加大了参与度:为连队制订完善管理规定,查找连队抓建方式漏洞……
“刘干事很认真负责,但感觉有些急功近利。”“总是没有深入了解我们的实际情况,就匆匆下结论……”一次班务会上,我偶然间听到战士们的对话,顿感失落,同时也不禁思考:下连后的这段日子,虽然战士们看到我都笑脸相迎,我自己感觉与他们打成一片,可总是聊工作训练多,谈及生活经历少;与班长骨干座谈,自说自话提出建议多,耐下心来倾听了解少……
正当我反省自责时,蹲点领导找到我,说:“你想尽快摸清连队情况无可厚非,可有一些发力过猛了。”看到我不解的神情,他递过来一摞调查问卷,“不少官兵认为‘蹲点是走过场’,满意度低。归根到底还是方法不当,‘走近’基层,却没有‘走进’官兵,战士当然不会拿你当自己人、说心里话。”我突然意识到,蹲班蹲不到点上,下连走不进心中,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盲目蛮干。
“不妨交几个朋友!”蹲点领导语重心长地说道,“蹲点干部要扑下身子融入基层,‘脱鞋下田’深入兵心,与官兵交朋友是拉近距离的捷径。”
思路一变,新风拂面。我开始主动找官兵聊天,从个人喜好聊到发展规划,从家庭情况聊到现实困难。渐渐地,官兵对我敞开了心扉,有人感情受挫找我倾诉,有人愿望落空找我吐槽,还有的让我帮忙解决家庭涉法问题……面对矛盾诉求、问题难题,我都悉心倾听、耐心解决,尽力为官兵排忧解难。交往中,我和基层一些官兵关系不断深入,成为朋友,一些隐蔽性强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问题越讲越明,路子越走越宽。摸清了连队情况,我积极反馈给连主官,共同研究制订整改措施。涉及到阻碍抓建的“梗阻问题”,从根子上分析问题诱因;需要机关协调解决的急难问题,对接业务科室,及时协调解决,跟踪整改进度;同时召开问题答复会,向大家明确问题整改措施和时限……
“刘干事,我的差旅费报下来了!”看到银行卡里资金到账,战士张梦楠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上个月他还在为差旅费报销缺手续少材料而苦恼,这个月我们就及时协调解决了问题;几名新兵反映办证难,我当即对接机关科室,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战士们反映送诊就医不便,我带着意见到交班会上,现在送诊大巴已穿梭在各营区之间;此外,我和连队主官同向发力、一体推进,让官兵用上了样式丰富的文体器材……
很快,蹲点帮建工作进入了尾声,临行前,官兵自发给我送行,战士黄鑫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刘干事,感谢您为我们解难纾困,这样的‘蹲点’我们真欢迎!”
整理:王子杰、丛镕基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