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闽南丨老照片回望130年前的泉州

老照片是时空隧道里的一抹剪影,也是一本纸片薄的书,老照片不厚,但却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娓娓道来。
家住晋江市陈埭镇的陈金圹是一位自媒体人,也是一位文史爱好者。他经历了泉州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崛起,也见证着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长逐渐转化为乡愁,这几年他坚持收集老照片、老视频和地方志,探索地方历史文脉、民俗信仰,记录时代变迁,并在自媒体上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地方文化、用怀旧影像定格乡愁记忆。
他收集有一组英国传教士拍摄于1888—1906年的照片,让我们跟随这一组照片,走进130年前的泉州,看看当时的泉州人是怎样生活的。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邱丰/文 本版老照片由陈金圹提供(彩色图片经过后期修复)
中外合作共营惠世医院 促进泉州现代医卫发展
清朝虽然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但也已经消失了100多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它的痕迹。可能很难想象,在当时的泉州府,有一些传教士在古城及永春等地传教,同时也在当地居住、就医甚至长眠于此。
1888年左右,一位英国长老会叫佩顿的传教士来到泉州宣传宗教。当时的长老会成员由不同职业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佩顿带来了一台相机,拍下了几十张珍贵的照片,虽然这些老照片里没有出现很多泉州古城的街道和建筑物,但却记录下当时工作、教育、就医等场景。通过他的视角,我们能看到130年前,我们爷爷的爷爷那一代人的真实生活面貌。
1881年,英国长老会传教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的医学博士颜大辟医师来到泉州,他先在泉州南大街新花山出租房开办诊所诊治市民,求医者络绎不绝。1882年诊所向北迁至连理巷租房办医,正式定名为泉州惠世医院,也就是如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颜大辟为首任院长。
图片
惠世医院外国医生与其六位中国助理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英国长老会陆续增派人员,并聘请中国医务人员参加救治工作,医院规模日益扩大,这促进泉州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在陈金圹收集的历史老照片中,有一张惠世医院外国医生与其六位中国助理的合照,这几位助理属于泉州较早接触西医理论与实践的一批人。同时这张照片也反映了当时惠世医院中外合作的工作模式。
图片
父母抱着小孩在惠世医院门口等着打预防针
图片
惠世女院门口女患者正在排队等待看病
1900年,惠世医院及长老会决定另外建立一家分院专门收治妇女和儿童,于是在泉州西街裴巷购地建设。1901年医院建成并命名为“惠世医院女医院”(简称“惠世女院”,民间亦称其为妇女医院)。惠世女院存续的时间长达34年,曾专门收治女性和儿童患者,医务员工全是女性,1933年,男、女医院合并,惠安、永春两处医院也成为惠世医院的分院。
清末泉州女孩子也读书 百年前女校是幼高专前身
1890年,英国长老公会的女传教士礼荷莲(Lilias Graham)在泉州创办了培英女子学校,培英女校是闽南地区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其最初的定位是小学,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华人牧师或教徒的子女,年龄参差不齐,既有学龄儿童,也有成年女性,初始阶段多为免费招生和教学。
图片
培英女校是闽南地区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
图片
培英女子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合影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培英女校逐渐对学生的年龄进行划分,教学逐渐覆盖幼儿、小学、中学三个阶段。
现在还可以找到一些培英女子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合影,在幼儿园内景,一位女老师在弹钢琴,应该是教音乐的,坐在地上和站着的娃娃排着整齐的队形,那时能读这间幼儿园的,应该是富裕之家;而另一张照片中的女老师刚刚生育,怀里抱着她的小孩,学生站在两边,其中还有光着脚的,陈金圹推测可能是当时学校对穷人家的孩子有资助;第三张师生合影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可以看出她们存在年龄差距,一些孩子手中拿着折扇,这在当时是识字者的身份象征。被不同年级学生围在中间的是两位教师,她们除了日常上课以外,还兼舍管阿姨的工作。
图片
盲人学校学生正在学习纺织
1895年,礼荷莲在泉州驿内埕创办了一所盲人学校,名为“指明堂”。只有十名年龄大小不一的学生,有一位老头和一位老太太分别负责照顾这些男孩女孩的日常生活。经过在盲校中的学习,这些孩子有的学会了盲文阅读,有的学会了纺织,有的学会了织布鞋,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一点收入。
1906年,礼荷莲因病回国,盲人学校随之停办。培英女子中学在1927年由中国人接管,1955年正式改名为“泉州幼儿师范学校”,到2011年又在其基础上设立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泉州幼高专”)。
130年前泉州手工业门类众多 勤劳朴实的手艺人行走江湖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130年前泉州的普通老百姓是如何营生的。
图片
三个农民正在踩老式水车灌溉田园
图片
农民驱赶水牛拉磨榨甘蔗汁
图片
130年前泉州人正在用石磨给米脱壳
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多数农民依旧驱赶着牲畜劳作。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农民正赶着三头水牛,令其拉磨碾榨甘蔗,让石磨压榨出甘蔗汁,再经提纯得到蔗糖。农民在夏秋两季收割稻子,在老式打谷机上摔打稻穗,让谷粒脱落,再通过石磨盘和木杵对干燥后的谷物进行碾压,筛去米糠,白米就脱壳而出了。如果追求饮食的精细,还可以用石磨碾磨糯米,得到糯米粉,制成极具闽南特色的红圆等小吃。
图片
清末百姓挑着竹箩做买卖
商业方面,1888年清末的泉州西街,一大早,几个百姓就挑着竹箩,从石板街上走过,穿过画面左边的一座牌坊,要去做买卖。画面右边这座大厝是开元寺的天王殿,当时开元寺还未经过修缮,部分墙皮脱落,屋顶的瓦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位于牌坊和天王殿中间的石塔是西塔仁寿塔。
图片
商人们通过摆渡进城做买卖
泉州市境内溪流密布,其中,泉州的“母亲河”晋江为泉州市第一大江,不少生意人要渡过晋江进城办事或者做买卖。当时晋江两岸的古渡头有许多做摆渡生意的船家,离顺济桥和笋江桥比较远的人,大多选择搭船过江,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沉重的货物压弯了肩上的扁担。
图片
泥瓦匠和小工正在砌红砖墙
图片
130年前泉州的木匠正在把木头刨成平滑工整的木枋
除了农业和商业,130年前的泉州也拥有门类众多的手工业。在当时,木工是一项特别厉害的民间手工艺,他们能将大小不一的木头刨成平滑工整的木枋,用于搭建房屋骨架及门窗。那时人们早已开始用红砖砌墙,泥瓦匠与小工协作,用红砖将墙体垒得高高的。
图片
1900年泉州的“街头画师”
图片
走江湖的民间乐师通常是“一大一小”的组合
除了建房子,当时还有满足人们各类生活需求的手艺人,如果在清朝的泉州街头走上一遭,说不定能见到十几类街头技艺。不论什么年代,都有人出现蛀牙、牙痛等问题,当时也存在牙医这一职业;1900年的泉州,也有街头画师,他用笔墨现场作画现场卖,水准也不低;清朝的男人虽然都留辫子,但是头的前半部分是必须剃光滑的,所以要经常剃,当时的理发师挑着担头,行走于街道和村落,几乎是“走到哪剃到哪”。再往前走两步,说不定还会遇到补伞者和民间乐师。100多年前的泉州民间乐师通常是“一大一小”的组合,大人表演音乐,小孩子向周围的观众讨要打赏。
陈金圹说:“这些老照片,把我们的目光拉回了130年前的老泉州历史现场,让我们体会到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勤劳与朴实。透过这些照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风貌,还能寄放我们的乡愁,更能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什么叫作传承,还有泉州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