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军网记者探访“塞上江南”:长河奔腾,何妨再踏征途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军网记者探访“塞上江南”:长河奔腾,何妨再踏征途
■中国军网记者马嘉隆 杨徐子琳
岁月悠悠,大河滔滔。
宁夏,巍巍贺兰绵亘西北,红色六盘雄踞南陲,亘古沙海驼铃吟唱,丝绸之路穿越古今。黄河九曲,孕育稻香鱼肥、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
河,晕染这片土地一往无前的血脉;山,支撑这片土地坚韧不拔的风骨。初秋时节,中国军网记者走进“塞上江南”,见证这片土地上的全新篇章。
(一)
图片
宁夏石嘴山市旧照。(资料图)
石嘴山,宁夏第二大城市,开宁夏工业之滥觞,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均产自于兹。
1957年春节,破败的药王庙前新贴了一副对联:白昼间到野外与风沙搏斗,黑夜里在庙中同泥神共眠。
万家团圆日,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已在沙砾荒滩间辗转勘测了一年的主任孙昶,带着石嘴山煤矿筹建处的三名同志,留在离家不过500多公里的小庙里。庙门上挥毫写就的横批,昭示着他们此时的心境:“乐在其中”。
孙昶,历经抗日抗战烽火洗礼,从事地下工作多年。革命胜利后,主要任务变为搞建设,面对新的挑战,这位老党员没有二话,一句“服从组织分配”掷地有声。
同年10月,石嘴山煤矿开始动工。“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时间,无数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赶来,吴侬语、中原音让这座塞北小镇再度热闹起来。
顺着汹涌的支援“人潮”,一批百战余生的老兵,再度踏上曾经战斗过的土地,成为开凿煤矿的中坚力量。今年已90岁的刘忠,14岁就在河北入伍,转战华北、西北,战功无数。解放宁夏后,他和战友们铸剑为犁,就地建设西北。不久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们入朝作战,曾临危受命死守涟川,以无畏牺牲为志愿军的其他战友抢得生机。
凯旋后,众多如刘忠一样的老兵脱下军装、穿上工服,继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力量。那时,矿工在百米岩层下进行艰苦卓绝的劳作,几乎都是伤着筋骨、豁着性命拼过来的。刘忠总喜欢和工友们讲自己的战友、战斗英雄刘光子的故事。“同志们挖矿拿铁镐,也要像当年志愿军炸碉堡一样。”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采访时,刘忠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身上的三处伤疤:左膝打太原挨一枪,右脚在朝鲜被炮弹破片划过,可相对最严重的,却是在当书记组织生产时,右腿不慎撕脱性骨折……
走过战火硝烟,走进昏暗矿井,战场虽变,血性犹存。刘忠始终记得,刚当兵时,首长和他们说,等打完了仗,回到家,“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转战千里,昔日一起从宁夏出发的战友,归来时十不存一。刘忠常觉得自己是“幸存者”,更是总能梦到当年的战友。越是如此,越不甘心就此止步。当党和人民发出新的召唤,总要带着牺牲战友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再度踏上新的“战场”,替战友、替后人,建成一个更好的新中国。
各民族的煤炭工人,隐身埋名,同舟共济,铸牢宁夏工业的地基。参观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时,记者发现,展览入口是一面陈展着当年热门口号的文字墙,及至出口,则是于少保的《咏煤炭》映入眼帘。“祖国在召唤”“奔赴边疆”“建设新中国”……声声呐喊激扬着时代的鼓点,与五百多年前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交相辉映。
母亲河流贯古今,同饮一河之水,血脉中流淌的,自是同样的报国热忱。此志,如滔滔大河,百折不回,一往无前,昼夜不息。
(二)
图片
航拍白芨滩。(资料图)
“三春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风柳眼舒。”明代诗人朱栴笔下的宁夏,一派田园牧歌气象。近年来,为了留住古人笔下的春日风光,人与沙的抗争在不断持续。
自高空俯瞰,一道“绿色长廊”牢牢挡住毛乌素沙漠南移西扩。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0多年来,三代白芨滩人不懈努力,给曾经的荒漠披上绿衣,打赢了黄河生态的“保卫战”。
在白芨滩有这样一头“老黄牛”,守着沙地,默默耕耘。在茫茫沙海里,你可能看不清他的脸,但他的背影一眼就可以辨出。他就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
1953年,王有德出生在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灵武马家滩。在他的记忆里,儿时家乡的天空是黄色的,空气是苦涩的,井水是混浊的,饭菜是喇嗓子的……无处不见的黄沙是当地人生活起居的日常,为了改善这种寸草不生、难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王有德下定决心:宁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
“每年造林,每年不见林;每年栽树,每年没有树。”日日夜夜,反反复复,每一个草方格、每一株柠条苗,都是治沙人以愚公移山志向沙漠发起的冲锋。每次分治沙任务时,王有德总给自己多分点,“我是干部,要带头。”
王有德是白芨滩民兵连的首任连长,在他的带动下,这支民兵队伍成为奋战在毛乌素沙漠的一支生态铁军,行过之处,皆为绿色。这片绿,一半是生态,一半是迷彩。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有德站在沙丘之麓,艳阳将他那黝黑的皮肤衬得发亮。在他身旁,一棵齐肩高的树,用倔强的身姿与盎然的绿点染着沙漠的生机。他望向树上静静绽放的粉色小花出了神,飞过的蜻蜓也被迷住了眼,他笑着和记者说:“你看,蜻蜓也来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黄河岸边,夕阳西下,数千只候鸟掠过银河村湿地上空。“以前在黄河边是劣势,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优势。”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锋骄傲地领着记者游览银河滩新貌。
上世纪80年代,银河村生态环境堪忧,在王学锋的记忆里,“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一个冬天农渠就被沙子填满了。” 迫于生计,村民们只能在河滩地上放牧、耕种,虽是广种薄收,也勉强多了一份收入。
越是垦荒,生态越是脆弱,收成越差,就只能继续垦荒。摆脱恶性循环,只有“刮骨疗毒”!
“退耕还湿,可要了大伙儿的命!”王学锋为了安抚村民费了不少劲儿,但能否成功,他心里也犯嘀咕。“这是场硬仗,但也必须打,更必须赢!”
河湖保洁、水系修复、巡护监测……湿地保护工作稳步推进,脚踏实地,仰望星空,银河村开启“美颜模式”,万亩湿地与千亩红柳交相呼应,这座历史悠久的回汉聚居村落被打造成集生态、休闲、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村民收入不减反增。
乡村美了,诗意浓了,远方近了。盎然生机吹散过往云烟,多年的疑问找到答案,笑与泪,苦与乐,尽在不言中。
(三)
图片
宁夏八宝茶。(资料图)
福建的茶叶、宁夏的枸杞、新疆的沙枣、河南的芝麻、广西的桂圆、云南的玫瑰……五湖四海的物产,汇聚成宁夏吴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宝茶。
吴忠,唐时旧称灵州。贞观二十年,唐太宗出巡灵州,在此地与诸部落首领近千人会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吴忠这座“水旱码头、天下大集”,素来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分享风物特产,不同的风俗碰撞交融,让一碗普通清茶增添许多繁复风味,也造就了吴忠“融合南北、荟萃东西,饮食唯良、健康养生”的美食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从不是“零和博弈”“你多我少”,而是在相互借鉴中百川汇海,共同凝聚璀璨的中华文化,开创美好的多彩生活。
197952分钟,是一粒粮食蜕变为一滴醋的时间。走进宁夏第一家由传统醋坊发展起来的文化养生园,记者发现,在淡淡醋香中,天南海北的游客都可以体验到全流程的酿醋技法。如果有志于详细学习,一百多年、七代传人积累的经验和核心技术都会被毫无保留地分享。如今,每年在非遗工坊中学习酿造技艺的各民族群众都有几十人。在该技艺的传承人强海峰看来,每一份非遗传承都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将代代相传的酿醋法公开分享,不仅能让其蕴藏的非物质文化永葆生命力,也能带动更多乡亲脱贫致富。
文化繁荣发展绝不能因循守旧、敝帚自珍,唯有走出去交流,才能遇见更广阔的天地。创业时几经挫折的强海峰,成功复原“小时候的味道”以后,继续挖掘吴忠地区传统食醋加工工艺,还主动与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借鉴山西老陈醋的做法经验,研发出富硒老醋、苦荞醋、养生果醋等三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类的产品,让当地人民的餐桌和生活更加丰富。
文化血脉的传承,不仅是对过去风俗习惯的留存,更是各族人民动态奋斗的映照。
昔日扬沙之瀚海,今朝繁荣之绿洲。位于吴忠南部的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走进红寺堡,记者发现,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片千年未曾开发的土地,如今已是绿树成荫、屋舍俨然、酒庄林立。红寺堡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是优质酿酒葡萄成长的“沃土”。2015年,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红寺堡区“中国葡萄酒第一镇”荣誉称号,从这里走向世界的葡萄酒,连续四年斩获布鲁塞尔世界葡萄酒大赛大金奖。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及至盛唐,这一曾经中西文明交流的代表物,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潋潋酒光映照边塞月色,芳醇酒香洒满长安街巷……
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在红寺堡,用工需求较大的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各族人民通过小小的葡萄脱贫致富。如今,各民族的种植师、酿酒师以弘扬中国葡萄酒文化为己任,努力将红寺堡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新生态葡萄酒产区”……
一盏茶、一滴醋、一瓶酒的演变,映射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历史始于当下,自强不息的奋斗底色,永远是中华文化再续新章的无穷动力。
山临绝顶,再踏层峰,长河不息,奋斗不止。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马嘉隆 杨徐子琳 责任编辑:于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