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墓前的沉思

编者按:人类文明的发展滚滚向前,留下的是“文化遗产”。绍兴灿若星河的名人文化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名人的遗存、故居、墓地等则是物质文化遗产。但许多时候,非物质的东西往往会通过物质的彰显出来。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利用参加上虞工艺美术大展的间隙,拜谒王充墓,并在《绍兴日报》刊文沉思录,很有深意。现全文转载,分享读者。
王充墓前的沉思
甲辰大暑初候,我在参加2024上虞首届工艺美术大展的间隙,再次拜谒了位于上虞章镇乌石山的王充墓。
图片
上次我探访王充墓,是在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受一位老领导的委托,安排一位北京来的客人寻访绍兴的人文历史。这位客人是位大学问家,不愿走寻常的旅游线,我就安排他拜谒了长眠于绍兴大地上的六位先贤墓地:允常、王充、王義之、谢安、王守仁、徐渭。客人说,绍兴之行,令他印象深刻,不虚此行。至今,我还依稀记得那次寻访的情景,我们在王充墓地,天空飘着小雨,还有飕飕凉风,几个人默默地围着墓地转三圈后,撑着伞在那里站了半个小时。
图片
在王充墓地,何会长巧遇一位十余年来为王充扫墓守灵的陈先生,两人交流甚欢。
我认为,绍兴大地上的名人墓地、故居、遗存,自带气场,蕴藏着无限的文化力。
图片
王充是绍兴众多名人中,一位鲜为大众所懂的人物。王充当年敢于在经学颓废、神学横行的时代,完成划时代巨著《论衡》,与“天人感应”说形成对峙之势,具备了一种超然的勇气和智慧。
图片
王充(27一约97年),字仲任,祖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先世因军功受封会稽阳亭,后在一次突发事变中,王家失去了爵位,只好就近安顿下来,先迁会稽,后居钱塘,先事农桑,后来经商。至王充父辈王蒙、王诵时,因好勇任气之习与地方豪强结仇,被迫举家从钱塘迁入上虞章家埠。而少年时代的王充,身上却完全没有祖辈勇武好斗习性的遗传。其自幼好学,八岁能习《论语》《尚书》,日诵千字。后送京城洛阳太学受业,师事班彪,博学强记,通百家学说而不拘一家之言。
和许多读书人一样,王充学成之后,也曾抱着致君尧舜的梦想,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游学十几年后,王充返回故乡,担任上虞县掾功曹(在当时官僚体系中属中级官员),不久又升任会稽郡尉府掾功曹。王充嫉恶如仇、悲悯苍生,注定在官场境遇不畅,他终因政见不合,离职居家。后来王充写《逢遇篇》一文,对仕路穷通作过分析和论述,将入仕宦的达与不达归结为遇与不遇。生逢其时,仕遇其主,虽才浅德薄也因缘得进;反之,如果生不逢时,所遇非人,即使才高八斗,德比夷齐,也会落拓在野,沉沦下僚。
图片
在王充写作《论衡》时,是“贫无一亩庇身”,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他仍疾笔奋斗,笃定前行,终于在公元86年、60岁时,完成了这部著作。王充在《论衡》中建立了完整的无神论思想体系,对当时流行的儒家学说、天人感应论和谶纬之学进行了批判和否定。他的思想强调自然科学和理性思维,对运动、力、热、静电、磁、雷电、声等现象都有所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许多与今日科学结论相符的观点。例如,他对声学的解释,即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要靠一定的物质来传播,这一观点比欧洲人波义耳的认识早了约1600年。因此,《论衡》是古代的一部“小百科全书”,成为浙学开山,王充也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图片
王充耳顺之年、还有一个小插曲:谢夷吾向皇帝举荐“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歆、司马迁,不能过也。”汉章帝闻之特下诏书,令用公车将王充征往京师,这是王充一生中唯一一次由皇帝正式下令征召的荣耀。可王充并未成行,范晔《后汉书》载“(因)病不行”。也恰在这一年,汉章帝驾崩。新君继位,万象更新,从此,谁也顾不上老皇帝曾下过的征贤诏书,王充也就失去了重出江湖的机会。
图片
晚年的王充又坚持写了《自纪》篇收在《论衡》里,成为《论衡》传世的85篇文章之一。大约在公元97年、约71岁时,王充与世长辞,门人把他葬在上虞城西南的乌石山。
图片
回望王充的一生,其写《论衡》仿佛始终在挑战当时的主流思想和传统观念,但历史证明,他这种质疑现状、追求真理的理性思维和批评精神,至今仍闪耀光芒。今天,我们沉思于王充墓前,拜谒这位先贤,通过这种跨越时空的交互,我们可以更好地架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的桥梁,历史上的争议和讨论对现代社会仍具启迪意义。
图片
去王充墓的路上,偶遇一片荷塘,大暑时节,荷花展露出最美的容颜,那些荷花展示着成熟之际多姿多态的美,仿佛在体会、在彰显生命即将成熟的喜悦。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