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衔书来 江海流苏|“天际线”图书《鹦鹉螺与长颈鹿》展现生命进化的奥秘

8月18日,“鹦鹉螺与长颈鹿——‘天际线’科普图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举行。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部长王西敏以译者的身份,与读者分享了《鹦鹉螺与长颈鹿:10½章生命的故事》一书的精彩内容,吸引了大小读者踊跃参与互动。
图片
 活动现场
《鹦鹉螺与长颈鹿:10½章生命的故事》是译林出版社出版品牌“天际线”推出的科普图文佳作。该书以诺如病毒、智人、长颈鹿、达尔文雀、斑鳖等10个有代表性的物种为引子,介绍生命故事中的一个个特定元素,从而揭示地球生命在时空中的进化过程,以及人类在其中扮演的愈发重要的角色。在脉络清晰且不失幽默感的叙述中,作者玛丽安·泰勒巧妙地引入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概念和新近数据,通过生态保护、人工生命等具有启发性的话题,绘制出一幅动荡不安又生机盎然的行星画面。
图片
 《鹦鹉螺与长颈鹿:10½章生命的故事》
本书还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全球各地正在进行的重要生态保护项目,其中包括中国近年来对珍稀和濒危物种所做的研究与保育工作,例如国内动物园在斑鳖的繁育上所做的尝试,中国对穿山甲给予的充分法律保护,以及对野生动物制品盗猎和走私活动的严厉打击。此外,该书的科学插图也是一大亮点,这些手绘图片整合了大量最新的生物学研究成果,高度概括化且精准地表现了生命进化的宏观尺度与微观细节,全书版式精美、编排清晰、赏心悦目,对于读者来说,极大地增加了科学传播的有效性。
图片
 王西敏
活动现场,王西敏向现场大小读者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外星访客想要收集地球上有纪念意义的十种生命形式,他们会选择哪些物种?现场读者踊跃发言,蟑螂、长颈鹿、茅根草、海豚……而《鹦鹉螺与长颈鹿:10½章生命的故事》里的十种选择,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是蕨类,因为它是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而植物塑造了地球的大气层。其次是病毒,因为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事实上,许多病毒不会导致疾病,即便是引起疾病的病毒,也倾向于向危害较小的形式发展。“病毒是为了生存才会复制自己,它的初衷并不是灭绝母体,这只是它的副作用。”王西敏说。
第三个选择是鹦鹉螺,它是和菊石同时代的“活化石”,因为生活在深度100~300米的海底,鹦鹉螺在过去五亿年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此外,还有反映“岛屿巨人症”的豪勋爵岛竹节虫、一度被认成植物的海绵、世界上最多的哺乳动物人类、进化论的经典代表长颈鹿……王西敏对生命的进化和分类做了生动而颇具启发性的解读,让现场读者听入了迷。
图片
 王西敏与现场小读者互动
据了解,“天际线”是译林出版社的自然博物出版品牌,所策划的图书均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某一个侧面为切入点,题材多与我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让读者了解这个世界充满生机、丰富多样的另一面,进而提升对自然环境变迁的敏感度和对濒危动植物的关注度。自2018年以来,“天际线”已陆续推出《云彩收集者手册》《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星座的故事:起源与神话》等25种优秀科普图书,荣获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颁发的多种奖项,得到了国内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近日,“天际线”重磅新书、BBC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代表作品《一位年轻博物学家的探险》《前往世界彼端的旅程》也已上市。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斯佳/文 穆子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