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物+”,共探文化遗产新未来

聚焦“文物+”,共探文化遗产新未来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物传播利用创新论坛”侧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禹琳 胡雪怡 龙文泱
文物能说话唱歌?人可以虚空弹奏古琴?文物也可以提供情绪价值?
8月18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物传播利用创新论坛”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学术界、文化界、科技界及传媒界7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围绕文博教育融合的新模式、科技赋能文物的最新成果、国际交流的深化合作等多个维度展开跨领域交流,共同探索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物+”的无限潜力。
“让辛追夫人唱歌是可行的”
“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文物传播利用方式。”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说道。
论坛上,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与博物馆》的演讲。他表示,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文博语言模型和方言语言模型的研发,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开辟了新路径。他提出,可通过声音采样、建立声音模型、互动编码等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我们与历史对话的方式。因此,“让辛追夫人唱歌是可行的”。
“人和科技的互动,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昕博士从观局、谋变、研判、展望四个部分讲述《科创遗产教育:通向遗产宇宙的钥匙》。他提出,未来的宇宙应该是一个遗产宇宙,通过数字化场景互动、创意启迪、多维赋能等策略,连接人与万物,遗产、教育、社会经济将融为一体。这不仅将革新教育模式,更将推动遗产地实现从美学观光到知识经济的转型升级。
怎么让科技促进文化繁荣?怎么让文化赋予科技温度?怎么打造和积累科技文化成果、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腾讯集团副总裁陈发奋以“数字科技助力焕活中华文化”为主题,提出要找准定位、找出方法、坚持探索实践,“让文化产品从科技中生长出来。”
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研究馆员陈叙良阐述了数据融合在文物保护、研究及价值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为文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表示,湖南博物院积极拥抱变革,实施了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协同发展的战略,并结合“数字马王堆”项目、音乐文物展等文物与VR、MR、AI等技术融合案例,展现了湖南博物院在推动文物数据资源在阐释传播、保护修复、监测预警、精准管理等场景中的应用。
“文物也能提供情绪价值”
“文博知识的传播是可以追热点的,文物也能提供知识、情绪、生活和美学价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副召集人唐怡认为,在文博内容的传播工作中,创新性是必须要去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她以《文博日历》新媒体产品为例,深度解析其如何成功“破圈”。例如,在淄博烧烤爆火时,《文博日历》找到了临沂市博物馆里的一幅汉代石画像,关于撸串与烤串姿势,古今并没有太大区别。将文物作为互联网“嘴替”、找古今同款等方式都能让文博内容贴近用户。
马洪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牍探中华》总导演。从不太清楚简牍是什么到看到简牍后热泪盈眶,他在现场分享了《简牍探中华》节目制作经验和创作体验。通过近距离观察一枚枚简牍,他感受到了2000多年前的人及其笔下的故事,“他们如此鲜活”。于是,他通过实地探寻、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方式,把冷门的研究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用简牍探访中华文脉,引领观众走进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当中去。
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从中国博物馆国际交流40年中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探讨了《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提高国际传播力》。安来顺强调,共享文化遗产价值是博物馆国际传播的关键切入点。最后,他呼吁中国博物馆在国际传播中需注重战略与策略,通过民间外交与人文情怀,将中华文明融入世界文化体系,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