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东莞·阅动潮流丨作家陈年喜携《峡河西流去》来莞 讲述乡土情怀与文学写作

2024东莞第二十届读书节暨南国书香节东莞分会场于8月16日正式启动,以“品味岭南书香,阅见文明之光”为主题,融合多元文化、覆盖33个镇街(园区)、持续五天的80余场活动火爆进行,知名作家助阵,书香氛围浓厚,推动“书香东莞”品牌影响力持续升温。
图片
8月18日下午,诗人、散文作家陈年喜携其最新力作《峡河西流去》来到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开展“我不过是个写信的人”新书分享会,与广大读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交流与分享。
“如果你曾被《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的文字治愈,那么便会在陈年喜的文字中自愈。”这是书友对散文作家、诗人陈年喜的评价。陈年喜是陕西丹凤人,作为一位热爱写作的农民工,他曾作为爆破工,在大地的五千米深处弯腰度过16年,但多年来他笔耕不辍,铿锵有力的文字震响了当代文坛,伴他走向世界,登上哈佛耶鲁的讲台。
“矿工诗人”陈年喜根据自己十六年的矿工经历,创作出版了诗集《炸裂志》《陈年喜的诗》,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一地霜白》等多部作品,提醒社会不要忘记矿业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困难时刻,铭记那些为矿业安全和进步付出生命的无名英雄。
图片
分享会观念浸润人心 予人疗愈之能量
“我这半生,和两个场域扯不断、理还乱,一个是关山万里的矿山,一个是至今无力抽身的老家峡河。”陈年喜曾经如是说。在分享会现场,陈年喜向读者讲述了他写作背后的这两个场域:矿山与峡河。自1999年起,陈年喜踏上了长达十六年的矿山爆破工作之旅,足迹遍布中国南北,从青海到内蒙古,从太行山到长白山,再到江西九江和广东韶关,他的诗歌与灵魂也随着脚步从一个矿洞到另一个矿洞的迁徙而不断升华。峡河则是陈年喜结束近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回归的故乡。在这里,他创作了自己的根源散文集新作品《峡河西流去》,在作品里有对故乡的深情倾诉,也有对文学根源的深刻探寻。两年半时间的书写,乡音、乡貌、乡土人情呈现在27篇佳作中,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相融合,成为书中一幅幅生动的峡河人群像,陈年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家乡,寻找到根系的所在。
分享会上,主持人张攀多次朗诵《峡河西流去》的章节,勾起市民读者对《峡河西流去》的整体认知。陈年喜以平实的语言、诗意化的语调带领读者溯源家乡峡河,娓娓道来的观念浸润人心,给人以力量。
图片
“没有想到刚刚朗诵对‘亲人离世’描写的诗句,是那么彻底地疗愈了我。我觉得,冥冥之中它会有一些力量向我们奔赴而来,这是我今天意外的收获。”因缘际会冒雨前来的文学爱好者邹女士分享道。此外,现场读者中不乏慕名而来的书迷。
图片
90后东莞书迷卢靖文就是其中之一,她说,“陈老师是我关注了好几年,也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能来到我的城市开分享会,或者说我有机会面对面地跟陈老师交流,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分享交流环节中,市民读者兴致盎然,踊跃提出自己的疑惑与观点。“如今我们大多数人身处异乡工作、生活、生子,新时代的年轻人没有故乡的概念、缺乏乡愁,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我觉得故乡是不可亲近的,故乡与人的想象不一样,您怎么理解?”“我们应该怎么保有生活的乐趣?”……
读者围绕乡愁、写作等话题与陈年喜进行了深度互动交流。陈年喜表示,“人生就像一条船,我们的生活在命运的惊涛骇浪中飘荡,需要有一个类似锚的东西,让我们在疾风大浪中有个短暂的停歇。”“个体的根源在故土,故乡不是恒定的,但对故乡的情结是永恒的。”他还谈到“文学不能离开常识,要遵循逻辑”,并分享了一些写作技巧,鼓励大家感受生活,从人生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灵感源泉。读者杨先生深受触动,他表示:“陈年喜老师的分享让我深受启发。他对于写作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深刻理解,让我意识到原来文学并不遥远,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图片
陈年喜的精彩分享引领现场读者一起探寻家乡的意义,探寻写作的真谛和文学写作的魅力,激发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真实与美好的追求。在新书签售环节,陈年喜还亲手为读者写下深情的寄语,为每位读者的文学之旅送上期许与鼓励,更为东莞城市的书香增添温情与祝福。
陈年喜谈“2亿分之一”的第二故乡东莞
“我对东莞并不陌生,我们家乡很多青年人南下打工,进到东莞的电子厂,其实我们对这里面有很深的情感。”这是陈年喜对东莞的初印象。
他谈道,中国工人文化、工人文学或者是一些底层文学的发端发轫就在东莞。陈年喜对从东莞走出的“打工诗人”郑小琼等名作家也特别熟悉,也经常读她们的作品。“本质还是写人、写这个时代的细节。”
图片
对于当下应该怎么理解来东莞务工生活的“2亿分之一”对东莞抱有“故乡”及“第二故乡”的情结?陈年喜说,“其实,人的本质上像候鸟一样,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他觉得气候等方方面面适合自己,哪怕时间不长,也会给他留下各种感受。”他表示,前前后后有2亿人在这里流转过,肯定有相当多人群会留下自己的记忆、印象,“东莞这一片热土给过他们拥抱,我相信这些人也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拥抱这一块热土。”
(记者 尹麗钧 陈涌嘉 通讯员 吴纯)
(东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