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方得书签趣 | 语闻·万有引力

把原本不是书签的东西当作书签来用,别有一番情趣。

比如山东博物馆的一套二十四节气门票,每张一个节气,每个节气选一件最能代表该节气之馆藏书画,古雅缤纷,惹人喜爱。立春,“阳和起蛰,品物皆春”,选的是清代上官周之《飞雪春晓卷》;立夏,“一夜薰风带暑来”,选的是清代周荃的《夏山图》;立秋,“云天收夏色,秋花插小瓶”,选的是明代蓝瑛之《秋壑清言图》;立冬,“立冬前未冷,已是放梅时”,选的是元代赵孟頫的《雪赋卷》。

图片

这套二十四节气门票,大小正好可作书签,而且因为有二十四枚,用起来就格外有意思:可以按照读书的时间,用相应的书签,春日读书用“春签”,窗外的绿意呼应着书签上的盎然,岂不有趣;也可按照所读之书的内容,选不同的书签,读李白选“夏签”,诗行里的热烈应答着书签上的奔放,多么好玩。

其实如今好多博物馆都不用门票了,山东博物馆也是如此,要进门,刷身份证或者手机上预约的二维码就可以了。如此一来,这二十四张门票的“实用价值”便接近于零,但功能上的无用却恰又凸显了其审美上的有用,用作书签,还会在有意无意间提醒我们该多去读一些“无用之书”,如此“胡思乱想”一番,自然也是意外之趣。

藏书票当然也可以用作书签,虽然“体形”上藏书票比寻常书签要短要宽,但当书签来用,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每一本书的藏书票,都是专为这本书特别设计的,可谓独一无二。如最近所得之崔莹著《花之语:英国古典版画里的花草秘事》,此书所据为作者在苏格兰伏尔泰&卢梭书店淘得的出版于19世纪末的几百册《熟悉的花园之花》,每本小册子都含有两种花的介绍,并含有两幅版画插画。这些彩色版画由英国插画师、植物学家爱德华·休姆绘制,是手绘和石版彩印的完美结合。书中作者从人文的角度出发,把个人生活融于其间,写了很多和花有关的有趣故事。如写水仙花时,作者写了这样一个故事:“1802年4月15日,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在湖区散步时遇见漫山遍野的水仙花。那是一片灿烂的黄花,花形像小喇叭。美丽的景色令两人都兴奋不已。多萝西在日记里写道:‘有些花把头靠在石头上,像是累了枕在枕头上,其余的花则漫不经心地昂着头。它们互相拥抱着,或在跳舞,又好像伴随从湖面吹来的风笑着。它们看起来有无穷尽的快乐。’哥哥在看过妹妹的这段文字后诗兴大发,写下《水仙》。多萝西敏感善于观察,哥哥下笔即成诗,两人经常互相启发,给彼此灵感。华兹华斯曾说过是妹妹给了他‘一双耳朵’和‘一双眼睛’,这首《水仙》也是兄妹情深的见证。”

图片

就是这一本《花之语》,扉页上带一张藏书票,印一幅美轮美奂的花之图,让人如能听到柔情蜜意的“花之语”。还有什么比将这样一张藏书票当作书签更合适的呢?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很多人来说,花花草草是“无用”的。可是看一看书中那些美丽的画,读一读那些有趣的故事,想一想作者竟然在满世界逛旧书店淘好玩的书,这本身又是多么有趣。

何况,这些无用而美好的东西汇集起来,至少能让我们知道,在匆忙的内卷的时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审美的有趣的时空存在。即便进入不了,窥一眼那时空里的美和诗意,也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吧。

记者:钱欢青 编辑:徐敏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