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晶晶 蒋丰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应该说,此言非虚。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它如同一条细流,悄无声息地滋养着人们的心田。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也在这一方面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我们不妨探寻那封藏于京都东福寺,后移至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板渡墨迹”,又称“板渡之书翰”,它背后真的有故事。
距离京都车站不过一站之遥,有一座古刹静静伫立,那便是京都五山之一的东福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公元1236年,由镰仓时代的政治家九条道家发愿兴建。寺名取奈良东大寺之“东”,兴福寺之“福”,寓意在京都再造一座与奈良寺庙相媲美的大伽蓝。岁月流转,东福寺如今已成为日本临济宗东福寺派的总本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东福寺的开山祖师圆尔辨圆(1202-1280),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日本临济宗杨岐派之始祖,更在公元1311年被花园天皇追赠“圣一国师”之谥号,这是日本最早的国师称号。圆尔辨圆在34岁时,毅然乘船渡海至中国南宋求法。他的足迹遍及天童寺、天竺寺、净慈寺、灵隐寺,可谓遍访名师,最终在杭州径山万寿禅寺落脚,师从南宋高僧无准师范法师。无准师范在东亚乃至日本佛教史上均享有盛名,他的影响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禅僧。
圆尔辨圆在南宋求法的6年里,深入研习佛法与中国文化。他归国时携带了千卷宋书,更将茶种籽播撒于安倍川一带,成为日本“静冈茶”的始祖。他的诞生日公历11月1日,也被定为“静冈市茶之日”。
再观中国南宋著名禅僧无准师范致其弟子圆尔辨圆的一封信函。公元1242年,无准师范所住持的杭州径山万寿寺遭遇火灾。这座始建于唐大历四年的寺庙,历经沧桑,至南宋时已成为禅宗“五山十刹”之首,东南第一禅院。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却让它陷入了困境。
得知万寿寺火灾的消息后,圆尔辨圆心急如焚。他立即求助于华裔豪商谢国明(浙江杭州人,与日本海上豪族宗象氏联姻),募集椤木大板一千块,泛海运抵杭州,以助修寺之用。无准师范在收到椤木大板后,手书《板渡》一信以示感谢。这封信件在日本被誉为“板渡墨迹”,1952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它如同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诉说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一番情谊。
除了“板渡墨迹”外,日本还收藏有34件无准师范之墨迹,其中7件已被定为日本国宝。现存于东福寺之《无准自赞像》便是其中之一。这幅画作是宋代顶相(肖像)画中之极品,后来成为日本顶相画制作之范本。在东福寺的镇寺之宝中,无准师范的顶相图和圆尔辨圆本人之肖像画尤为引人注目。这两幅画也作为中日文化交流之象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圆尔辨圆的身上。他深谙禅宗“无念为宗”之思想精髓,倡导人们不执著名相、不求取舍、断除烦恼和世俗观念。他曾引用中国唐代德山宣鉴之言:“佛也无,祖也无,达摩大师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这番话语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人们的心灵。总有人觉得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并非无缝对接,然而聆听圆尔辨圆这番话语后,或许便能领悟其中之真谛。
感恩之心跨越时空界限,曾在中日两国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我们惟愿能够续写前缘。(作者分别系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日本华侨报》总主笔;2024年8月19日写于中国西安皇苑华美达广场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