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第二届“全国生态日”国家主场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如期举行,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5日下午,昆明市在翠湖莲花池畔同步组织地方主场活动,活动由市发展改革委、五华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五华区发展改革局、翠湖公园、昆明低碳投资集团承办。市级相关部门、五华区有关部门及群众、党员志愿者代表参加活动。
近年来,昆明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第二届“全国生态日”的活动中,昆明市以其显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创新的绿色发展路径,争当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典范。
据介绍,昆明市2023年12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首次排名168个全国重点城市第一,新增500个“口袋公园”,完成滇池外海西岸1707亩湿地建设,23公里长的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向市民开放。截至目前,昆明市共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7个、绿色工厂54家,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成功入选云南省首批“零碳园区”创建名单,建成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2023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2022年的84%提升至86.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39.8%以上。
其中,滇池作为昆明市的“母亲湖”,其生态保护成效尤为显著。昆明市在滇池治理上持续发力,全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Ⅳ类,入滇河道水质实现全面脱劣,一系列“美丽河道”的创建,不仅改善了滇池的水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周边村落的绿色发展,涌现出海晏村、福安村等网红打卡地,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昆明市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施策的生动实践,也是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昆明市同样走在了前列。通过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推动产业园区向零碳方向转型,昆明市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迈出坚实步伐。同时,昆明市还注重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应用,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显著增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昆明市还被确定为全国50个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之一,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昆明市水资源管理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节水型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成就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近年来滇池鱼类恢复至26种,水生植物从2010年的238种增至303种,鸟类从2012年的96种增至175种。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滇池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重现滇池,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彩鹮出现在滇池之滨。
未来,昆明市还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不动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