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昌邑市北孟镇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针对当地实际,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探索实行党政牵头、企业众筹、共建共享模式,建成全市首座“互助式”乡镇消防救援站,打通了基层消防治理“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了远距离消防救助等难题。
首先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夯实消防基础。聚焦“资金、设备、场所”关键因素,拓宽投入途径,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实现乡镇消防救援站从“无”到“有”。一是创新资金筹措方式。顺应企业、群众对消防救援站建设的期盼,按照企业自愿捐款、政府财政兜底原则,借鉴“众筹”模式,采取“设立专门账户—企业自愿捐款—资金专款专用”方式筹措资金,仅一周时间40家企业自愿捐款85万元,破解了消防救援站建设资金难题。二是采购设备多方比价。组建由镇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市消防救援大队指导、企业代表参与的消防设备采购团队,赴多地考察、询价和多方比价,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最终确定采购河北保定专业消防车3辆以及消防头盔、灭火消防服等消防器材600余件,在全部符合消防救援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节约采购成本30余万元。三是科学合理确定场所。坚持便于出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以接到指令后10分钟内到达火灾现场为标准,在辖区居中位置建设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标准化消防救援站,内设值班室、备勤室、消防车库、宿舍营房等,大幅提升消防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打造形成10分钟灭火救援圈,救援时间比以前缩短20分钟以上。
其次建立正规化管理机制,锻造合格精兵。聚焦“建队伍、提能力、强实战”人力支撑,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用、管”全链条培育,保证随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一是变“企业老总”为“消防战士”。针对专职消防员培养周期长、运作成本高等现实情况,结合辖区企业负责人积极投身消防事业的意愿,镇委、镇政府牵头成立由42名企业负责人组成的“驻在身边”的消防救援队伍,实行义务上岗,充分发挥重视和热心消防且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及时联动处置本地火灾扑救工作。二是变“业余选手”为“消防专家”。着眼提升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水平,在“企业老总”消防队员掌握一定消防知识的基础上,邀请市消防救援大队专业人员对队员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掌握相关器材装备调试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维修技能,做到消防知识“六熟悉”,并已开展实战演练30次,切实提高实战能力。三是变“单一救火”为“综合服务”。将消防队伍救火职能扩展为思想引导、隐患排查、督促整改、宣传培训、模拟演练等综合性服务,加强消防隐患前置排查预防,组织消防志愿队伍定期到企业开展消防演练,熟悉内部情况、宣传消防知识,帮助企业排查处置消防隐患,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目前已推动整改消防安全隐患200余个。
再者完善实体化运行机制,筑牢安全防线。聚焦“反应迅速、多点联动、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建立值班备勤、统一调度、现场实战协同联动体系,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抓好值班备勤。将消防志愿队伍按照驾驶员、战斗员、机修员等不同职责分工,划分为7个小组,每天至少有6名队员24小时在岗待命,确保出现火情第一时间到位处置。二是完善处置体系。依托镇应急联动机制,推动火情即时发现报告、消防队伍迅速集合出动、现场科学有效处置,在确保消防队员自身安全的同时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实现初期火情1分钟接警、10分钟内到达、5分钟处置,形成“1105”火情处置模式,目前已成功处置10余起火情。三是强化协调联动。将镇消防救援站作为昌邑专业消防救援体系的有力补充,立足救早救小、前端处置,努力防止火情升级。同时,与119消防指挥中心、饮马消防救援站等专业化救援力量连点成片、联勤联动,做到小火自行扑灭、大火共同处置,有效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通讯员:邹维豪
责编: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