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书展 | 读图时代,经典如何走近大众

图片
历经岁月沉淀的中华经典启迪智慧、荡涤心灵,甚至蕴藏解决当代难题的重要启示。读图时代,如何让人们爱上经典?
上海书展上,一系列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的经典普及类读物,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诗经译注:彩图玲珑本》《封神演义:插图注释本》、“中国四大古典名剧”插图本……这些新近面世的出版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经典,让流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近当代人。
以易于上手的打开方式亲近上古诗歌
“这套书有货吗?”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展区内,陈列于中心展台C位的《诗经译注:彩图玲珑本》,吸引了不少人驻足翻阅试读本。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自上海书展开幕以来,该书已经补了两次货。
图片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的这句话,彰显出《诗经》的重要性。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推崇,历经两千多年,已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然而,《诗经》用词古奥,发音多变,没有专门的参考书籍,连字都容易念错;且里面的名物种类繁多,三百零五首诗里,各具来历的动物和植物不计其数,为此甚至发展出了专门的名物学;再加上相关的研究著作千百年来浩如烟海,普通读者面对古人纷杂的观点,一时很难辨别对错真伪。
全新推出的《诗经译注:彩图玲珑本》提供了易于上手的打开方式。它以《诗经》现代译文的典范之作《诗经译注》为文字底本,并配上230余幅名物彩图,引导人们领略《诗经》的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诗经译注》由从“觉醒年代”走来的第一代女教授、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程俊英于85岁高龄时著成,出版40年来销量已超过50万册。作为用白话民歌体逐句对译《诗经》的第一人,她的译文生动还原了《诗经》时代先民的生活与情感,以朴素的词句和鲜明的个性,向世界打开了广阔而独特的中华文明的大门。
图片
《诗经》,往通俗了说,就是一首首古代歌曲。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认识《诗经》中实实在在的名物,是亲近这些上古诗歌最自然的方式。现藏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诗经名物图解》,是研习《诗经》鸟兽草木的上佳资料。本次出版的《诗经译注:彩图玲珑本》,除了完整收录《诗经名物图解》六部200余幅名物彩图,还用心搜罗了橘国雄、毛利梅园、岩崎灌园等江户名家的数十幅作品,并为每种名物找到对应的《诗经》篇目,在图下方撰有专业的名物图释。为了帮助读者厘清各国的地理位置,书中还特别绘制了十四幅《诗经》地理位置示意图。比如:周南、召南的“周”“召”在哪里?邶、鄘、卫三地为什么总是“抱团”出现?每幅图旁都有程俊英的考证文章,深度还原历史。
“读者友好”让经典阅读更具创造性
“阅读经典不是一种复制行为,而是创造性行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认为,对于传统经典,从来有学者专业之学与大众通识之学的分别。对学者,“以古释古”,“汉话汉说”,力求恢复经典的原始面貌自然很重要;但对大众而言,重点落在据实感悟,如朱熹所说“要体会亲切”。
记者注意到,此次亮相上海书展的经典普及类读物主打“读者友好型”:在内容上,选择经过时间检验的最优文本,在形式上,“放下身段”将经典深入浅出地普及给大众。比如,新近出版的《封神演义:插图注释本》,以清初“四雪草堂”刊本为底本,校勘精良;收录了钱伯城对《封神演义》的内容、成书等的详细介绍;并新增注释、插图和附录三部分,以便广大读者阅读。其中,注释600余条,重点解释疑难字词及文化常识;插图近200幅,选自明万历金阊载阳舒文渊刊本、清“四雪草堂”刊本、清光绪上海广百宋斋铅印本、清代墨绘本《封神真形图》等;附录采用《史记》《尚书》《诗经》等古代典籍中对“封神演义”历史的记载,以及鲁迅、郑振铎对《封神演义》的评价。
图片
中国四大古典名剧——《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的插图本集结上新,引人关注。书中,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专家俞为民对经典名剧进行全新整理,配上详细导读和简明注释,并配以诸本精美绣像或古代绘画。书籍的装帧也颇具特色——小32开,裸脊护封,配色既亮丽又雅致。现场读者表示:“艺术的加持,让阅读更加赏心悦目。”“通俗易懂的文本,加上古典配图,经典好像也不那么难‘啃’了。”
图片
  作者:李婷
文:李婷图: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宣晶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