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和宝岛的朋友聊天儿,惊讶于他对中国地理简直太熟了,甚至超过对宝岛的了解。为什么啊?
回答说是小时候学的,地理是重要课程。那我就更不理解了,地理是挺枯燥的学科,尤其是宝岛人,没解禁的时候想亲身体验都不允许。除非是真的喜欢,否则研究这玩意儿干嘛?
他的回答让我觉得有些好笑,也似乎有些无奈。在80年代之前,宝岛是很强调“反攻大陆”的,那既然有这么个远大的梦想,就必须让孩子们学好地理了。否则跨海过来都找不着北,往哪儿攻啊?
所以当年的宝岛孩子不仅熟悉大陆的气候,对城市分布更加了解,甚至能捋着铁道说出沿线的各个车站。他们对宝岛则不是太重视,就跟当年的重庆似的,反正是陪都,临时落脚点而已。
我真挺惊讶的,之前一直以为这所谓的反攻不过是个空洞的口号呢,敢情是在现实中有准备的啊。想想也合理,如果都敷衍那也就没人当真了,就跟这买美国武器似的,是否用得上无所谓,但必须掏出真金白银,都够糟蹋的。
宝岛朋友还说了些事儿,都是我之前没听说过的,但都和内地的似曾相识。比如以某种崇拜来说,宝岛比内地做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们上学的时候,不仅要背诵各种语录,还要向“凯申”先生的雕像行礼,甚至如果老师提到凯申的名字,全班同学必须起立,至少也要端正坐姿以示恭敬。至于课本中伟人小时候的故事一类的就更多了,一点儿都不比邻国三千里的内容少,也全都神乎其神的。
这种事儿直到80年代后期才逐渐减少,1987年解除戒严令和停止“动员戡乱”之后,这些内容才逐渐消失,民进党兴起之后才完全消失,比内地多延续了十来年。
其他的就不说了,有些敏感,简单总结就是两岸都是龙的传人,在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和组织方式上都很相似。或者说人类社会的思维都差不多,各种手段也都是那几招儿,环球同此凉热。
对了,龙的传人就是1989年创作的,那年宝岛发生了“美丽岛事件”。这首歌开始很被推崇,但后来在宝岛一度是禁歌,禁了八年。从作者侯某“叛”到内地,一直禁到他从内地再次“叛”回宝岛。
宝岛朋友甚至指着桌上的西瓜说,他小时候就认为大陆小朋友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还受到各种的欺压。
能理解宝岛专家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吗?因为那人的小时候也受到的是这种教育,大陆就是什么都吃不起,甚至连西瓜都只能吃皮。所以朋友从小就有个疑问,那西瓜肉都被谁吃了?
他说到这儿的时候我似乎也想起来了,小时候总听说宝岛人穷的只能吃香蕉皮。那问题来了,香蕉肉都被谁吃了?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房价,宝岛朋友也很感慨,因为他是参加过1989年“无壳蜗牛”请愿行动的。当时他还是刚出校门的热血青年,一心想的就是努力工作,然后拥有一套自己的小房子,哪怕是“合宜住宅”(宝岛的保障房)。
但是他们的理想早就破灭了,房价虽然也下跌过几次,但之后的反弹更加猛烈。到今天,台北房价已经是当年的3/4倍以上了。如果不是他在2000年初咬牙买了房,那或许就再也没机会了。
对了,我在90年代初的时候很爱听“郑智化”的歌,就是那位残疾歌手,唱《水手的故事》的。他还有一首歌叫《蜗牛的家》,写的就是1989年的无壳蜗牛事件,夜宿忠孝东路。
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
找不到我的家
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
浪迹天涯
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
努力往上爬
却永永远远跟不上
飞涨的房价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
蜗牛的家
能挡风遮雨的地方
不必太大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
蜗牛的家
一个属于自己温暖的
蜗牛的家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