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公示拟确定全国15个地区作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武汉位列其中。
自2021年10月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以来,武汉市商务局推动出台全市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编制专项规划,形成了商务、财政、民政、卫健、文旅、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横向统筹和市、区、街、社区纵向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截至目前,全市建设改造便民生活圈52个,商业网点总数达到1.4万个,品牌连锁化率超30%,服务社区居民150余万人,带动就业11万人。武汉市按照“党建引领、五圈合一”的建设模式,不断扩大党建“同心圈”、提升社区“商业圈”、打造品质“生活圈”、扩宽便民“服务圈”、搭建社交“朋友圈”,一个个“小而全”“小而美”的生活服务圈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家门口生活,更成为延续城市人文历史脉络的生活方式。
武昌府社区托管班的孩子们体验手工制作。
扩大党建“同心圈” “邻居们”出谋划策
以党建为引领,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不断扩大党建“同心圈”是社区打造便民生活圈的有效路径,社区、街道与便民生活圈商户密切合作,充分问需于民,满足居民各类需求。
正值暑假,家住洪山区洪山街道武昌府社区的邵睿麟每天都很充实。与以往不同,除了完成暑假作业,8岁的他还在托管班老师的带领下做手工、参观科技馆、摆摊“跳蚤市场”。
武昌府社区地处南湖商圈核心地段。“我们干脆组建一个商户联盟,大家共同发展。”中国农业银行文治街支行负责人提出建议,社区和周边商户一拍即合,2023年初商户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通过走访发现,辖区内年轻父母较多,许多小学生放学后无处托管。借助周边教育资源,武昌府社区拥有了自己的托管班,周边教培老师轮流免费为孩子们上兴趣课,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又为自己做免费宣传。
“商户联盟不仅仅是商户的‘娘家人’,也是商户和群众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袁于纾说,社区网格员会定期走访入户调查,在居民反馈下,社区商业街今年陆续引进了书店、托育幼儿园、食堂等新商户,开业便爆满。
在党建“同心圈”的引领下,武汉市社区“商业圈”品质不断提升。中百等商贸龙头企业重视社区网点布局,中百深耕社区门店达1100家,连锁便利店超4600家,便利居民消费;全市适时出台咖啡茶饮经济鼓励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社区商业消费需求。
扩宽便民“服务圈” 小修小补上门服务
“孩子给买的裤子,裤腿太长了,我来裁一下。”家住武昌区姚家岭社区的何女士下班后来到小区中心广场,带着新衣服找裁缝师傅改短。裁缝师傅王井熟练地接过衣料,伴随着“嗒嗒嗒”的缝纫机声,一条裤子很快就改好了。
“‘小修小补’服务如何回归社区,更好地服务广大居民,是我们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姚家岭社区书记袁学刚说。
为有效满足居民需求,姚家岭社区定期联合湖北木兰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轮流“上门”服务辖区内各小区,为他们提供修鞋补衣、小家电维修、理发、磨剪子等便民服务。过去一年,这类活动累计举办4次,平均每次服务居民近800人。居民纷纷表示“这种流动修补的模式蛮好”。
在武汉,不少社区通过开设“零工微站”、设立“邻里工场”,组建流动小分队、延伸物业服务等举措,有效解决了居民的日常修补需求,不断扩宽便民的“服务圈”。
荣东社区“螃蟹街”人头攒动。
打造品质“生活圈” 老社区蝶变打卡点
“豆叶黄,秋风凉,蟹脚痒”“菊报酒初熟,橙催蟹又肥”……过一个月螃蟹就要上市,硚口区荣东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为9月开始的螃蟹街活动准备着俚语灯饰。
上通利济北路下连武胜路,短短一条街上有近20家从事螃蟹相关行业的商户。荣东社区党委副书记严海介绍说,有的批发店已经在此经营了数十年。
过去因经营海鲜生意,街面卫生问题困扰着附近居民。为提升商居和谐,荣东社区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载体,举行“螃蟹一条街”特色街区品牌工作会议。商户代表纷纷出谋划策,整条街的容貌随之进行整体升级。
“螃蟹街的存在是一种街道文化的传承。”严海说,社区为店铺统一换了更美观的水缸,还计划为街面铺上防污防滑地毯。待到螃蟹街旺季,这里会设立临时店铺,方便更多流动商户在此售卖。“有了整体规划,名气响了不少。去年旺季,最老的两家店铺月销售量增长近30%。”
近年来,武汉积极引导社区商业街向特色街区转型升级,以老街区历史为载体,一批特色社区商业街蝶变重生。华侨城·东方里临近东湖绿道,整个街区绿树环绕,喷泉水池相围,是市民夏日纳凉的好去处;汉口北湖正街曾是烟火气息浓厚的夜市街区,经过一番改造,旧楼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巨幅戏剧脸谱,如今成为“戏码头”街区打卡热点。
此次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武汉将利用两年时间在中心城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覆盖。到2026年,全市将建成130多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雷心蕊 徐海玲)
【编辑:陈明】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