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孔繁森同志 践行老西藏精神

70多年前,英雄的十八军进军西藏,把红旗插上雪山,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西藏建设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传承“老西藏精神”,孔繁森同志就是他们其中优秀的代表。2024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2024年也是孔繁森同志殉职30周年、诞辰80周年,党中央向全国发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倡议29周年。孔繁森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一脉相承,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璀璨光芒。
“老西藏精神”可歌可泣
由于父辈们全程参与了解放西藏的历史进程,作为老西藏十八军战士的女儿、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会员,我对“老西藏精神”更加了解、感动、感恩,也更加铭记于心。十八军将士们进军西藏,建设边疆的每一个故事,都值得铭记。
当年的英雄们,克服无数困难,经历千辛万苦,从解放昌都到全西藏和平解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完成了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川藏、青藏公路,二郎山、雀儿山、昆仑山、唐古拉山,都低下了头;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通天河,也让出了路。
民主改革之前,百万农奴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西藏民主改革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万农奴不仅拥有了人身自由,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工厂。解放军为西藏群众发农贷,耕田地,治伤病。西藏群众称解放军是“金珠玛米”“菩萨兵”“好门巴”。进藏部队又是一支文化高尚的部队,在执行完成好任务同时,油印报纸、编演节目;是战斗队、宣传队、生产队,在高原开荒,拖坯建房,种植果蔬。西藏有我父辈的足迹和手印,也有他们的汗水甚至鲜血,展现了他们坚韧不屈的脊梁。
孔繁森精神的聊城印记
山东聊城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乡。我曾经两次参观位于聊城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表达我的深深敬意。
图片
图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图源: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网站
孔繁森情系雪域高原,两次离开家乡到西藏工作。在纪念馆内,他生前用过的笔记本、日记本,他临行前给自己的老母亲梳头的照片,还有他在西藏走访农牧民和群众促膝谈心的图片……通过这些文字、影像、实物和照片,感悟孔繁森精神,学习他的事迹,经历精神洗礼,心灵感到震撼。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职时,年仅50周岁。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当学之、思之、行之。 
家乡人民怀念孔繁森同志,不仅修建了纪念馆,更是用实际行动学习孔繁森:北京援藏医疗队里就有聊城籍的医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为当地群众巡回诊疗。
孔繁森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一脉相承
一批批解放西藏、建设西藏、支援西藏的人们前赴后继,传承着一种精神,他们为此奉献出青春、鲜血乃至生命。他们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孔繁森同志就是优秀援藏干部的典范。
孔繁森把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深深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祖国和人民。他两次进藏,历时十载,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他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还抚育了3名藏族孤儿,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康成长。他用自己的工资给困难群众买药。他目睹暴风雪给牧民生活造成的危害,挨家挨户走访慰问灾民,分发救济粮和救济款。他像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都献给西藏高原的先辈那样,把自己融进这片壮丽的土地,在人们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孔繁森同志严以修身、严于律己,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树立清廉正气,做忠诚干净、勇于担当的时代先锋。孔繁森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阿里地区的发展呕心沥血,直到献出生命。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位列其中。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建设新西藏的征程中,尽管物质条件较之过去已有大的改善和丰富,可老一代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永远不能丢掉的。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弘扬“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悉心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好,保卫好。作为北京市建藏援藏协会会员,我努力向前辈学习,向优秀援藏干部学习。为西藏建设出力,宣讲“老西藏精神”。到中央民族大学、西藏中学看望藏族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如今,孔繁森同志的家乡聊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城面貌生机勃勃。西藏挺拔巍峨、连绵起伏的群山屹立在蓝天下,波光粼粼的雅鲁藏布江像绿色的绸缎飘在其间。澄澈透亮的蓝天,仿佛触手可及的白云,温暖身心的太阳,盛开的格桑花,丰收的青稞田,别具一格的藏式建筑,屋顶扬起的五星红旗……这一切,孔繁森同志一定能感知到,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的。父辈们放心吧,孔繁森同志放心吧,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仍需努力。
来源:中国西藏网